《洞天奧旨》~ 卷六 (1)
卷六 (1)
1. 卷六
2. 胸乳上發
胸乳上發者,發於彧中、神藏、靈虛等穴也,其穴俱屬足少陰腎經。其症多心懸若飢,飢不欲食,舌乾咽腫,乃心熱而不能下交於腎,以致腎經之氣遏抑於外,故生癰瘍於胸乳之上偏也。有生於左者,有生於右者,甚則左右俱生,皆腎水不能濟心火也。必須大補其水,而佐之內疏心火之藥,則水生而火毒易散也。倘不早治,則毒攻於心,去生便遠矣。
十州散,巫真君傳。治胸乳上生癰。
人參(二錢),熟地(二兩),山茱萸(三錢),生甘草(二錢),遠志(二錢),麥冬(一兩),金銀花(一兩),茯神(三錢),黃連(一錢),蒲公英(四錢),水五碗,煎服八分,連服數劑自散。
柑仁散,治婦人裡外吹乳。
柑子核一歲一粒(陰陽瓦焙乾枯,為末),陳酒,熱,送下即蓋被,出汗而愈。
白話文:
[胸部乳房上方發炎]
當病竈出現在胸部或乳房上方,這通常涉及到人體的彧中、神藏、靈虛等穴位,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少陰腎經的範疇。此病症常見的症狀是心中空虛如飢餓感,但卻不想進食,舌頭乾燥且喉嚨腫脹,這是因為心臟的熱氣無法向下與腎臟相交,導致腎經的氣流在外部受阻,所以會在胸部和乳房上方產生膿包或腫瘤。這種病可能只發生在一側,也可能兩側都出現,都是因為腎水無法調節心火所造成的。治療上,必須大力補充體內的腎水,同時輔以能清除心火的藥物,這樣水分增加後,火毒就容易消散了。如果不及早治療,毒素可能會侵入心臟,那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十州散」,由巫真君傳授,用來治療胸部乳房上方生膿包。
配方如下:人參二錢,熟地二兩,山茱萸三錢,生甘草二錢,遠志二錢,麥冬一兩,金銀花一兩,茯神三錢,黃連一錢,蒲公英四錢,用五碗水煎煮,服用時取八分量,連續服用幾次自然就能消散。
「柑仁散」,用來治療女性乳腺炎。
配方如下:取一歲年齡對應數量的柑子核,曬乾後磨成粉末,用老酒熱服,然後蓋上被子讓身體出汗,病就會好轉。
3. 胸發
胸發者,發於玉堂、膻中、中庭、鳩尾之四穴也。又有發於胸者,名曰井疽。此症初起如豆,肉色不變,必須早治,若不早治,下入於腹,必至死矣。屬任脈之經絡,四穴在心之外郭。凡邪不可犯心,一犯心輒死。夫臟腑邪遠,苟若犯心,尚有下堂之走,豈四穴逼近心君,而反得逍遙無慮乎?自然直入臟中,亦勢之甚便而甚利也。即曰經絡專屬任脈,然任脈名陰脈之海,周流諸陰,循環無已,一有癰毒,則陰不能行。
況未生癰之前,亦因陰脈不行,而火毒乃結聚不散,以致成癰。矧既已生癰,又何望其周流諸陰而無滯耶?自然滯者益滯,而結者益結矣。苟不速為星散,則火毒歸心,死亡頃刻。
救心敗邪湯,巫彭真君傳。治正胸生疽。
人參(一兩),茯苓(五錢),麥冬(五錢),熟地(一兩),山藥(一兩),芡實(一兩),甘菊花(五錢),芍藥(五錢),忍冬藤(二兩),遠志(三錢),天花粉(二錢),王不留行(三錢),水數碗,煎一碗,一氣飲之,火毒不結而散矣,二劑必愈。倘已潰爛,必須多服始愈。
白話文:
[胸發]這是指在胸口特定的四個穴位:玉堂、膻中、中庭、鳩尾上發生的病狀。另外一種在胸部出現的,稱為井疽。這種病症剛開始像豆子大小,皮膚顏色不會改變,必須要盡早就醫治療,如果不早治療,病情會向下蔓延到腹部,最終可能導致死亡。這些穴位屬於任脈的經絡,位於心臟的外圍。一般來說,邪氣不能侵犯到心臟,一旦侵犯到心臟,就會立即致命。身體的臟腑距離心臟較遠,如果邪氣侵犯心臟,還有時間可以處理,但這四個穴位緊鄰心臟,怎麼可能被侵犯了還能安然無恙呢?邪氣會直接進入臟腑,這是極為快速且容易的。
就算這些穴位只屬於任脈,但是任脈被稱為陰脈之海,循環全身的陰脈,一旦有癰腫的毒素,陰脈就無法正常運行。
更不用說在長出癰腫之前,就是因為陰脈運行不順,才讓火毒聚集無法散去,進而形成癰腫。況且既然已經長出癰腫,又怎能期待陰脈可以順暢無阻的運行呢?必然會讓情況更加惡化,毒素聚集更多。如果不馬上治療,火毒侵入心臟,死亡就在瞬息之間。
有一種藥方叫做「救心敗邪湯」,是巫彭真君所傳下的,用來治療胸口生瘡。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一兩),茯苓(五錢),麥冬(五錢),熟地(一兩),山藥(一兩),芡實(一兩),甘菊花(五錢),芍藥(五錢),忍冬藤(二兩),遠志(三錢),天花粉(二錢),王不留行(三錢)。加幾碗水煮至一碗,一口氣喝完,可以讓火毒不結聚而散去,服用兩次後通常會痊癒。如果已經潰爛,則需要多服用幾次才能痊癒。
4. 額髮
額髮者,發於額上攢竹之穴也。夫曲差、攢竹,雖屬太陽之經,然近於督脈之旁,亦陰陽雙合之處也。初發之時,必然頭痛,憎寒惡熱,項似拔,腰如折,正顯太陽之症。然太陽膀胱與少陰腎經為表裡之臟腑也,發太陽之火,即顧少陰之水,則膀胱不燥,內有滋潤,自易發汗,汗出而火毒隨之而盡散於表矣。
否則,單以托表為事,倘陰虛之人,禁再發其汗乎?吾恐因汗而愈虛,反不肯遽消其火毒耳。
藤葛散,巫彰真君傳。治額上生癰。
忍冬藤(二兩),麻黃(一錢),茯神(三錢),香附子(二錢),白芷(二錢),當歸(一兩),川芎(一兩),蒲公英(五錢),乾葛(三錢),天花粉(三錢),水數碗,煎一碗,食後服。初發者,二劑即散。如陰虛之人,此方不可用,另用轉敗湯。
白話文:
【額髮】
額髮指的是長在額頭上,靠近攢竹穴位的毛髮。攢竹和曲差,雖然屬於太陽經脈,但因為它們位於督脈附近,也是陰陽交匯的地方。剛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通常會感到頭痛,怕冷又怕熱,脖子好像被拉扯,腰部好像斷裂,這些都是太陽經的典型症狀。然而,太陽膀胱經和少陰腎經是互為表裡的臟腑,如果調理太陽經的火氣,就能照顧到少陰腎經的水分,這樣膀胱就不會乾燥,體內得到滋潤,就容易出汗,汗水出來後,火毒也會隨著汗水從體表散去。
但是,如果只是簡單地想讓皮膚表面排汗,對於體質陰虛的人來說,能再讓他們出汗嗎?我擔心這樣會讓他們更加虛弱,反而無法快速消除火毒。
「藤葛散」,這是巫彰真君傳下的配方,用來治療額頭上長癰的情況。
成分包括:忍冬藤(二兩),麻黃(一錢),茯神(三錢),香附子(二錢),白芷(二錢),當歸(一兩),川芎(一兩),蒲公英(五錢),乾葛(三錢),天花粉(三錢)。用幾碗水煮至一碗,飯後服用。剛開始出現癰時,服用兩劑就可以消散。但如果屬於陰虛體質的人,這個藥方不適用,應該改用轉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