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3)

1. 血胤瘡

血胤瘡,生脅肋淵液之間也。此處本是足少陽膽經所屬,膽經屬木,木氣若舒,何至生此瘡乎。膽木之氣不舒,則木難攄泄,多生此瘡。論理婦女郁多,男子郁少,男之郁易解,女之郁難開。故男生此瘡易於散,女生此瘡難於痊。往往有結成腋癧,數年不化,忽至腫突崩潰,流黑水而死矣。

所以此瘡必須將憂愁頓釋,後服藥餌為妙。蓋瘡雖成於膽經之郁,然膽鬱則肝亦郁矣,肝膽同郁,則肝膽同病也。夫肝之氣最宜通達,而不宜閉塞,肝氣閉塞,則肝血必至騰越,腫突崩潰,非氣之通達,乃血之潰壞也。是以治此瘡,必當先用舒膽舒肝之藥,而佐之生血生氣之品,則肝膽相宜,而鬱結自散,瘡亦愈矣。

苟不知治法,而妄用敗毒之劑,則瘡必現於肉中,隱然作痛,或忽長大至胸,發於期門而成腋癧矣,可不慎哉!

解鬱散毒湯,巫彭真君傳。治血胤瘡、腋癧神效。

白芍(四錢),白芥子(三錢),香附(二錢),鬱金(二錢),柴胡(一錢五分),茯苓(二錢),蒲公英(三錢),陳皮(五分),生甘草(一錢),白礬(一錢),當歸(三錢),野菊花根(二錢),薏苡仁(三錢),乳香末(一錢),水數碗,煎一碗,連服八劑自化。

如已潰者,本方倍加當歸,少加附子二分,去鬱金、野菊花、白礬,加黃耆三錢、白朮五錢,多服自愈。

白話文:

【血胤瘡】

血胤瘡,生長在脅肋與淋巴之間。這地方原本屬於足少陽膽經的管轄範圍,膽經屬性爲木,如果木氣順暢,怎麼會生出這種瘡呢?當膽木之氣受阻,木難宣泄,就容易產生此瘡。理論上女性抑鬱情況較多,男性較少,男性的抑鬱較易解開,女性的抑鬱則難以打開。因此,男性患此瘡容易消散,女性患此瘡則難以痊癒。有些患者會結成腋下腫塊,數年無法化解,突然間腫脹潰破,流出黑色液體而死亡。

所以治療此瘡,首要將憂愁放下,然後服用藥物效果更佳。瘡雖由膽經的抑鬱形成,但膽鬱同時肝也會鬱,肝膽同時抑鬱,則肝膽同病。肝臟之氣最適合通暢,不宜閉塞,肝氣閉塞,肝血必然騰躍,導致腫脹潰破,並非氣的通暢,而是血的潰壞。因此,治療此瘡,應先使用舒膽舒肝的藥物,再輔以生血生氣的藥材,讓肝膽功能正常,抑鬱自然散開,瘡也會隨之癒合。

如果不懂治療方法,胡亂使用敗毒藥劑,瘡就會在肉中顯現,隱隱作痛,或者突然長大到胸部,從期門處發作成爲腋下腫塊,不可不慎!

「解鬱散毒湯」,巫彭真君傳授的祕方,治療血胤瘡、腋下腫塊特別有效。

藥物成分:白芍(四錢),白芥子(三錢),香附(二錢),鬱金(二錢),柴胡(一錢五分),茯苓(二錢),蒲公英(三錢),陳皮(五分),生甘草(一錢),白礬(一錢),當歸(三錢),野菊花根(二錢),薏苡仁(三錢),乳香末(一錢)。用水數碗,煎成一碗,連續服用八劑即可自行化解。

如果已經潰爛,此方需加倍使用當歸,少量加入附子二分,去掉鬱金、野菊花、白礬,添加黃芪三錢、白朮五錢,多服用自然會痊癒。

2. 天疱瘡

天疱瘡,生於頭面、遍身手足之間,乃毒結於皮毛,而不入於營衛。論理尚輕,然治之不得法,疼痛難忍,不啻如火烙炎燒矣。此瘡乃肺氣虛,而火毒結於肺本,是暑熱濕蒸之氣,因肺氣虛而犯之也。其症燎漿白疱,皮破赤沾,小兒生於夏日居多。故治法必須用解暑散火之藥。

然單散火而不補肺,則火不能去,而氣益虛,瘡難速愈矣。補氣而佐之解暑,則火毒自消,而瘡亦易愈。外用絲瓜葉搗爛,調定粉敷之,尤易奏功也。

香薷補氣飲,內治天疱瘡。

香薷(一錢),天花粉(一錢),生黃耆(一錢),白朮(二錢),炙甘草(一錢),黃芩(一錢),茯苓(二錢),人參(五分),厚朴(五分),麥冬(二錢),陳皮(三分),桔梗(一錢五分),水煎服,數劑愈。

定粉散

定粉(五錢,火煅為末),絲瓜葉(搗汁半茶鍾),輕粉(五分,為末),雄黃(三錢),將定粉、雄黃、輕粉共研細末,將絲汁調搽瘡上,即效應如響。

仙爐脂,治小兒天疱瘡。

香爐蓋上煙脂(三錢),黃連(二錢),青黛(二錢),冰片(二分),各為細末,雞子清調,或豬汁調敷,甚妙。

白話文:

【天皰瘡】

天皰瘡這類疾病,常見於頭部、面部以及全身四肢,是由於毒素在皮膚表面聚集,但並未深入到身體的營養和防禦系統中。理論上來說,病情並不嚴重,但如果治療方法不當,會導致患者極度疼痛,猶如被火燒一般。這種病是由於肺部氣虛,火毒在肺部積聚所致,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因為肺氣虛弱而更容易引發。其症狀主要為皮膚出現白色的燎漿水泡,一旦破裂,皮膚呈現紅色,且夏季多見於兒童。因此,治療時必須使用能清熱解暑的藥物。

然而,如果僅僅清熱而不補肺,火毒無法根除,反而會使氣血更虛弱,使得瘡口難以快速痊癒。若是在補氣的同時輔以清熱解暑,則火毒自然消失,瘡口也較容易康復。外用治療上,可以將絲瓜葉搗碎,與定粉混合後敷在患處,效果更佳。

【香薷補氣飲】,是用來內部調理治療天皰瘡的。

配方:香薷、天花粉、生黃耆、黃芩、茯苓各一錢,白朮二錢,炙甘草、人參各一錢,厚朴、麥冬各五分,陳皮三分,桔梗一錢五分。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連續幾次即可見效。

【定粉散】

定粉五錢(需先經過火煉成粉末),絲瓜葉搗成汁半杯,輕粉五分(需磨成粉末),雄黃三錢,將定粉、雄黃、輕粉共同研磨成細末,再用絲瓜葉汁調勻後塗抹在瘡口上,效果立竿見影。

【仙爐脂】,適用於治療兒童天皰瘡。

香爐蓋上的煙脂三錢,黃連、青黛各二錢,冰片二分,各自磨成細末,用雞蛋清或是豬汁調勻後敷在患處,效果奇佳。

3. 瘰癧瘡

瘰癧之病甚多,名狀不一。大約得病有九:一因怒而得;一因鬱而得;一因食鼠食之物而得;一因食螻蛄、蜴、蠍所傷之物而得;一因食蜂蜜之物而得:一因食蜈蚣所遊之物而得;一因大喜,飽飧果品而得;一因縱欲傷腎,飽飧血物而得;一因驚恐失枕,氣不順而得。初生之時,每現於項腋之間,或牽蔓於胸脅之處。

其形之大小,宛如梅核,或動或靜,或長或圓,或連或斷,及至潰爛,或流水、流膿、流血之各異。未破之先易於醫療,已破之後難於收功。蓋未破雖虛,而不至於五臟之損;已潰漸虧,而難救夫七腑之傷。故必須補其虛而救其傷,始為妙法也。然病雖有九,而治法止有三也。

其一,治在肝膽;其二,治在脾胃;其三,治在心腎。治肝膽者,其左關之脈必澀,而右關之脈必滑者也。蓋肝膽之郁不開,必下克脾胃之土,土氣受制,難化水穀,必至生痰以助結,而瘰癧不化矣。治其肝膽,而消化其痰涎,則瘰癧易化矣。治脾胃者,其右關之脈必浮而無力,或滑而有力也。

明是脾胃之中,無非痰氣之升騰,土氣之蕭索,不健脾則痰不能消,不健胃則涎不能化,痰涎日盛,瘰癧難開,何能治乎?故必大補脾胃以消化痰涎,然後佐之敗毒之味,則病去如掃矣。治心腎者,切其左寸之脈必滑,右尺之脈必澀者也。明是心腎兩開,不能既濟,而肝膽脾胃各不相應,故痰塊不消,瘰串更甚。

補其心腎則陰陽和合,而少佐之去毒破堅之味,則取效益速矣。倘不明三治之法,而妄用刀針,愈虧其根本,安得濟事乎?必至與死為鄰,不重可惜哉!

開鬱散,巫彭真君傳。治肝膽鬱結之瘰癧,神效。

白芍(五錢),當歸(二錢),白芥子(三錢),柴胡(一錢),炙甘草(八分),全蠍(三個),白朮(三錢),茯苓(三錢),鬱金(二錢),香附(三錢),天葵草(三錢),水煎服,連服十劑自愈。

培土化毒丹,巫彭真君傳。治脾胃多痰,瘰癧難消,治之神效。

人參(二兩),白朮(十兩),茯苓(六兩),炙甘草(一兩),紫蘇(八錢),半夏(二兩),殭蠶(二兩),陳皮(六錢),白芷(七錢),木通(一兩),金銀花(十兩),天花粉(三兩),各為末,蜜為丸,飯後吞服三錢,早晚各一服,一料全愈。然必須斷色欲三月。

神龜散,巫彭真君傳。治心腎不交,瘰癧久不愈者,神效。

大龜(二個,一雌一雄),遠志(一兩),麥冬(三兩),山茱萸(四兩),肉桂(一兩),白朮(炒,五兩),蒼朮(二兩),熟地(十兩),玄參(十兩),茯神(四兩),何首烏(十兩,生用),桑椹(四兩),紫花地丁(四兩),夏枯草(五兩),各為細末,將大龜飯鍋蒸熟,火焙乾為粉同用,蜜為丸,每日早晚,白滾水各於飯後送吞三錢,一料必全愈。

治瘰癧腫硬疼痛久不瘥。

貓頭、蹄骨(一具,酥炙黃,為末),昆布(一兩五錢),海藻(一兩五錢,二味酒洗,去鹽水,曬乾),連翹(一兩),黃芩(一兩),金銀花(一兩),穿山甲(一兩),皂角(五錢),枳殼(一兩),香附(一兩,用醋煮乾),為細末,將玄參煎膏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一日三服,以薑汁三匙調入,好酒下,能收全功。

消愁破結釀,岐天師傳。治瘰癧。

殭蠶(炒,五錢),全蠍(五個,不去頭、尾、足),白芷(一兩),白芥子(炒,一兩),白朮(土炒,二兩),附子(二分),紫背天葵根(八兩),先將前六味各為末,將天葵煮汁一碗,同入在黃酒內,用酒二十斤,煮三炷香,三日後,日服三杯,以面紅為妙。

樟腦丹,《活法機要》。治癧瘡潰爛,牽至胸前、兩腋,塊如茄子大,或牽至兩肩上,四五年不能療者,皆治之,其效如神。

樟腦(三錢),雄黃(三錢,為末),先用荊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湯,溫洗良久,看爛破處紫黑,以針一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後用樟腦、雄黃末,麻油調掃上,出水,次日再洗再掃,以愈為度,專忌酒色。

葛真君湯,治瘰癧,載在末卷十五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