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奧旨》~ 卷八 (2)
卷八 (2)
1. 骨羨瘡
骨羨瘡生於神堂二穴,或膈關、膈俞之穴上也。雖穴屬太陽膀胱之經,似乎陽經之病,然而,此瘡不發則已,發則未有不癢者也。夫瘡之痛乃毒發於陽,瘡之癢乃毒發於陰也,癢之極者,陰之極矣。骨羨瘡之癢,正患其癢之極也,癢極則不可忍,必抓搔而少已,而無如愈搔而愈癢,愈癢而愈搔,抓搔不已,必至皮肉損破,久而抓搔,乃見骨矣。此瘡雖是陰虛而生,亦生於祟也。
祟之來也,原非無故,大約乃冤家債主耳,急為祈禱,庶幾易救。但既已祈禱,而無神方治之,恐亦難痊也。我有仙傳之方,不忍秘隱,公傳萬世,以救之也。
救祟湯,巫彭真君傳。治骨羨陰瘡。
人參(五錢),黃耆(一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二兩),茯苓(三錢),貝母(三錢),草烏(一錢),水數碗,煎一碗半,飢服,服數劑即不癢而漸愈。
白話文:
【骨羨瘡】
骨羨瘡通常發生在人體的神堂二穴,或是膈關、膈俞這些穴位上。雖然這些穴位屬於太陽膀胱經,看似是陽經的疾病,但是這種瘡若不發則罷,一旦爆發,必定會讓人感到極度瘙癢。一般來說,瘡口疼痛是由於毒素從陽性部位釋出,而瘙癢則是由於毒素從陰性部位釋出,瘙癢到極點,就是陰性毒素達到頂峯了。骨羨瘡的瘙癢,正是讓人苦惱的地方,瘙癢到極點,人往往無法忍受,必定會去抓撓以求片刻的緩解,然而越抓就越癢,越癢就越想抓,不停抓撓下,必然導致皮肉受損破裂,長期下來,甚至可以看到骨頭。這種瘡雖然是由陰虛導致,但也是因為邪祟纏身所致。
邪祟的出現,並非毫無緣由,大多可能是過去的冤家或債主找上門,此時應緊急進行祈禱,也許能較容易得到救治。然而,就算已經祈禱,若沒有對應的神效藥方治療,恐怕也難以痊癒。我這裡有一個來自仙人傳授的藥方,不忍心藏私,願意公開傳世,以救助世人。
「救祟湯」,這是巫彭真君所傳授的藥方,用於治療骨羨陰瘡。
配方如下:人參五錢,黃耆一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二兩,茯苓三錢,貝母三錢,草烏一錢。將這些材料與數碗水一起煎煮,煮至剩下一碗半的藥汁,空腹服用,服用幾劑後,瘙癢感就會消失,病情也會逐漸好轉。
2. 骨毒滯瘡
骨毒滯瘡,生於兩腿之內,箕門之穴也。腿上箕門之穴,原屬足太陰脾經也。脾旺則氣血流通,雖有火毒,必然易散,即或不散,而生瘡亦必輕而易愈。大約輕者必痛,重者必癢。如生瘡不痛而發癢,必難治也,一名腿發。十二日可刺,如膿黃赤色可治,清稀腐臭者不治。其瘡赤白色,是毒發於骨,本是難治之症,倘毒發於外,十日之內未膿必死。
完足湯,巫彭真君傳。治骨毒滯瘡。
白朮(一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二兩),牛膝(五錢),貝母(三錢),水數碗,煎一碗服,連服數劑無膿,有膿可以不死。
白話文:
【骨毒滯瘡】
骨毒滯瘡這種病症,通常出現在雙腿的內側,位於箕門這個穴位。箕門穴在腿部,屬於足太陰脾經的範疇。如果脾臟功能旺盛,身體的氣血就能夠順暢流動,即使有火毒存在,也能夠容易地散去,即使不能完全消散,所生的瘡也會較輕,且容易痊癒。一般來說,病情輕微的會感到疼痛,嚴重的則會感到癢。如果生瘡後不痛卻發癢,那病情就比較難以治療了,這種情況也被稱為腿發。這種病可以在第十二天進行針刺治療,如果膿液呈現黃赤色,那還可以治療;若膿液清稀且帶有腐臭味,則病情較難治療。如果瘡口呈現赤白色,這表示毒素已經影響到骨骼,是難以治療的重症,倘若毒素擴散到體外,十天內如果還沒出現膿包,患者可能會死亡。
【完足湯】,這是巫彭真君傳下來的藥方,用於治療骨毒滯瘡。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白朮一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二兩、牛膝五錢、貝母三錢。將這些藥材加入足夠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的量,然後服用。連續服用幾劑後,如果瘡口沒有出現膿包,或者即使有膿包但病人狀況穩定,則病情有望得到控制。
3. 骨痿瘡
骨痿瘡生於兩胯骨之上,乃環跳之間也。先小後大,筋骨俱疼,癊開流水,水盡則死。如胯相對並有瘡腫者,十無一生。勿謂瘡不若癰,即可輕視之也。此處生瘡,左右俱難側臥,用大馬屁勃墊睡,不令磨著,內服補中益氣藥治之。
補中益氣湯,祖傳。治骨痿瘡,生於腿上胯骨間。
人參(五錢),白朮(一兩),生黃耆(一兩),當歸(五錢),柴胡(一錢),升麻(五分),陳皮(一錢),生甘草(二錢),半夏(二錢),茯苓(三錢),水煎服,數劑愈。
加味參耆湯,祖傳。治腳腿生疽,或忽然腫起一塊不痛者,並治各瘡。
黃耆(一兩),人參(五錢),荊芥(三錢),當歸(五錢),天花粉(三錢),附子(三分),生甘草(一錢),牛膝(三錢),金銀花(一兩),水煎服,多服自愈。
白話文:
【骨痿瘡】
骨痿瘡發生在兩側髖骨上方,即位於環跳穴周圍。這種瘡初始時很小,隨後逐漸增大,會導致筋骨疼痛,一旦破潰流膿,膿液排盡後患者往往會死亡。如果雙側髖部同時出現瘡腫,十個人裡面很難有一個能活下來。不要因為瘡不像膿包那樣嚴重,就輕易忽視它。患有這種瘡的人,左右側躺都會感到困難,建議使用大馬屁勃墊來輔助睡眠,避免患處摩擦受傷,內部治療則應服用補中益氣的藥物。
「補中益氣湯」,是祖傳的方子,主要用於治療生於大腿髖骨間的骨痿瘡。
配方為:人參五錢,白朮一兩,生黃耆一兩,當歸五錢,柴胡一錢,升麻五分,陳皮一錢,生甘草二錢,半夏二錢,茯苓三錢。用水煎煮服用,連續幾劑後可以痊癒。
「加味參耆湯」,同樣是祖傳的方子。用於治療腳腿上長出的瘍,或者突然腫起但不痛的一塊,也能用來治療各種瘡。
配方為:黃耆一兩,人參五錢,荊芥三錢,當歸五錢,天花粉三錢,附子三分,生甘草一錢,牛膝三錢,金銀花一兩。用水煎煮服用,多服自然會痊癒。
4. 陳肝瘡
陳肝瘡,即蚤疽也。生於左右臂上三五處,如癤毒腫痛,痛不可忍,擦挨難忍。如有頭,二七可刺,刺之有膿者生;刺而無膿,身熱虛硬,面赤者,二八日便有歸陰者;癢甚者,一月後死。然大補氣血,亦有變死為生者矣,未可信是死症;而聽其必死也。
加味參耆湯,祖傳。治兩臂生陳肝瘡,神效。
黃耆(一兩),人參(五錢),荊芥(三錢),當歸(五錢),天花粉(三錢),附子(三分),牛膝(三錢),金銀花(一兩),白芍藥(五錢),白朮(五錢),水煎服數劑,亦不至死。
白話文:
【陳肝瘡】
陳肝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蚤疽。它通常出現在雙臂上,可能出現三到五處,就像癰毒一樣引起腫脹和劇烈疼痛,讓人難以忍受,甚至輕微的摩擦都會感到極度不適。如果瘡上出現了頭,一般在第二或第七天可以進行穿刺,若穿刺後有膿液排出,病情可能有好轉的跡象;但若穿刺後沒有膿液,且伴有高燒、身體虛弱僵硬、面色潮紅等症狀,大概在第八天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若病情非常瘙癢,一個月後可能有生命危險。然而,如果大力補充氣血,也可能會使病情由危轉安,因此不能單純認為這是一種必死的病症,不能就此認定患者必然死亡。
加味參耆湯,這是祖傳的祕方,用來治療生在兩臂上的陳肝瘡,效果神奇。
藥方如下:黃耆(30克),人參(15克),荊芥(9克),當歸(15克),天花粉(9克),附子(1克),牛膝(9克),金銀花(30克),白芍藥(15克),白朮(15克)。用水煎煮服用幾次,病情就不會發展到致命的地步。
5. 赤炎瘡
赤炎瘡,遍身有赤點子,乃手太陰肺經受風熱而生者也。肺主皮毛,肺經氣有餘而血不足,風熱在肺,難於抒泄,無血以潤之,故留戀於皮毛而不散矣,又名赤炎風。因肺熱而心火又侵,則火以助火,血愈耗矣,血耗則肺氣更熱,此赤點所以更現,或有或無,久而不愈,變為癘風者有之,故治法必須消風退熱,而瘡自愈也。
潤肺化炎湯,巫彭真君傳。治赤炎風瘡。
桔梗(三錢),桑白皮(三錢),炙甘草(二錢),黃芩(二錢),玄參(五錢),麥冬(三錢),天門冬(三錢),貝母(二錢),陳皮(五分),生地(三錢),升麻(一錢),水二碗,煎八分,食後服,數劑自消。倘左寸脈旺大,乃心火也,本方去黃芩,換黃連一錢可也,亦服數劑自愈。
白話文:
【赤炎瘡】
赤炎瘡是一種全身出現紅色斑點的疾病,這是因為手太陰肺經受到風熱影響所導致的。肺主掌皮膚和毛髮,肺經的氣多但血少,當風熱在肺部時,很難釋放出去,沒有足夠的血液來滋潤,因此這些風熱就滯留在皮膚和毛髮上,無法散去,這種情況也被稱作赤炎風。
如果肺熱再加上心火的侵擾,那麼火上加油,血液會更加消耗。血液消耗過多,肺氣就會更熱,這就是紅點不斷出現的原因,有時候出現,有時候不見,久久無法痊癒,甚至有可能轉變成癘風。所以治療的方法必須要消除風熱,這樣瘡病才能自愈。
【潤肺化炎湯】,由巫彭真君傳授。用於治療赤炎風瘡。
藥方包含桔梗(三錢)、桑白皮(三錢)、炙甘草(二錢)、黃芩(二錢)、玄參(五錢)、麥冬(三錢)、天門冬(三錢)、貝母(二錢)、陳皮(五分)、生地(三錢)、升麻(一錢)。用水兩碗,煎至剩下八分,飯後服用,服用幾次後自然可以消退。如果左寸脈搏強大,這是心火的表現,這種情況下,藥方去掉黃芩,換成黃連(一錢),同樣服用幾次後可以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