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奧旨》~ 卷七 (1)
卷七 (1)
1. 骨癰
癰生之後,其口不收,腐爛之中,忽長一骨,疼痛難熬,俗以為多骨癰也,誰知乃濕熱之毒所化乎。夫多骨之癰,隨處能生,不止長強之穴也,其先起於過飧水果生冷之物,其終成於因循失治,使濕壅而添熱,熱盛而化骨。往往有一二年而不愈,常落骨一片,或一細骨,或有蛀蝕之眼,或三五月落骨一片,以鐵鋏取出,而口仍不生肉,已而又生骨,終朝呼號,望其痊可,杳無期也。此其故何歟?蓋徒知外治,而不知內治也。
外治難化而內治易化者,以多骨之癰疽,無形之所化也,非肉中真有骨在,乃似骨而非骨耳。真骨非內治可化,似骨而非骨,內治又何難化乎?內用五神湯,或九轉神丹,利其濕熱而又不耗其氣血,不必化骨而骨自化。倘必欲奏功甚速,外用飛過密陀僧,桐油調膏攤貼,亦相得益彰,而取效尤捷也。
白話文:
癰瘡產生後,它的傷口沒有癒合,腐爛的過程中,突然長出了一塊骨頭,疼痛難忍。一般認為這是多骨癰,但實際上是由濕熱毒氣轉化而來的。多骨癰可以長在身體任何部位,而並非只長在長強穴(背部)。它最初由食用大量生冷水果食物引起,後來演變成因治療不當,導致濕氣滯留而加重熱氣,熱氣過盛而轉化為骨頭。
通常會拖延一兩年才痊癒,經常會掉下一片骨頭或細小的骨頭,有的會出現蛀蝕的孔,有的會每隔三四個月掉下一片骨頭。用鐵夾子取出後,傷口仍然無法長肉,又會再生出骨頭,患者長期承受痛苦,看不到痊癒的希望。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只注重外治,而忽視內治。
外治難以治癒而內治容易治癒,是因為多骨癰疽並非由實體的骨頭轉化而來,它不是肉裡真的長了骨頭,而是類似於骨頭但又非骨頭的東西。真正的骨頭無法通過內治治癒,但類似骨頭而非骨頭的東西,通過內治治癒又有什麼難度呢?
內服五神湯或九轉神丹,可以祛除濕熱而不耗損氣血,不必化骨,骨頭自然會化掉。如果希望快速見效,外用飛過密陀僧、桐油調和成膏藥貼敷,兩者相輔相成,效果更佳。
五神湯,統治多骨癰。
茯苓(一兩),車前子(一兩),金銀花(三兩),牛膝(五錢),紫花地丁(一兩),水煎服,六劑骨消,再服十劑愈。
九轉神丹,治多骨癰。
白礬(二錢),茯苓(一兩),車前子(五錢),黃柏(三錢),紫花地丁(五錢),連翹(三錢),牛蒡子(三錢),穿山甲(一片),萆薢(五錢),水煎服,四劑骨消,再用加味四君子湯調理。
白話文:
五神湯,治療多發性骨癰。
茯苓,車前子,金銀花,牛膝(五錢),紫花地丁,水煎服,六劑骨消,再服十劑痊癒。
**九轉神丹,茯苓(一兩),車前,黃柏,紫花地丁,連翹,牛蒡子,穿山甲,萆薢,水煎服,四劑骨消,再用加味四君子湯。
加味四君子湯
人參(五錢),茯苓(一兩),生甘草(二錢),金銀花(一兩),牛膝(五錢),炒白朮(一兩),水煎服,以瘡口生滿日為度。
白話文:
加味四君子湯
藥材:
- 人參:五錢
- 茯苓:一兩
- 生甘草:二錢
- 金銀花:一兩
- 牛膝:五錢
- 炒白朮:一兩
用法: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至瘡口癒合為止。
2. 腰癰
腰癰者,發於軟肋下近腰帶脈,乃玉樞、維道之穴也,屬足少陽之經。初長之時,疼痛呼號,似乎陽症,然而腰腎乃至陰之地,未可作陽症治之。此症本生於過忍其精,欲泄不泄,以釀成火毒,似乎純陰之症也。但火發毒成,則陰中有陽矣,未可以純陰法治之,法宜陰陽並治為佳。
倘不補陰而單治火毒,則腎氣愈傷,而火毒難化。即補陰而不補陽,則陰無陽不生,火毒且深藏於腎宮,而不得外泄矣。惟合補陰陽,庶免偏勝之虞,而有解紛之妙也。
兩治湯,治腰眼生疽,疼痛呼號,毋論陽症、陰症,俱神效。
白話文:
腰癰的治療
腰癰是指發生在靠近腰帶脈的軟肋下,也就是玉樞、維道穴位的病症,屬於足少陽經的病變。
剛開始發病時,患者會感到疼痛難忍,痛得大喊大叫,看起來像是陽證。但是,腰腎屬於陰性部位,不能直接用治療陽證的方法。
這個病症的根源在於過度壓抑精氣,想要排泄卻又忍住,導致火毒積聚,看似純陰的病症。但火毒發作後,陰中藏陽,就不能單純用陰性方法治療了。最好的方法是陰陽並治。
如果只單純治療火毒而不補陰,就會造成腎氣受損,火毒更難化解。同樣地,只補陰而不補陽,陰無陽不生,火毒就會深藏在腎臟,無法排出。只有陰陽雙補,才能避免偏勝,達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效果。
[兩治湯] 可以治療腰癰生瘡、疼痛難忍的症狀,無論是陽證還是陰證,都有神奇的效果。
白朮(一兩),杜仲(一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三兩),防己(一錢),豨薟草(三錢),水煎服。
九靈湯,治腰癰。
熟地(二兩),山茱萸(一兩),白朮(二兩),防己(一錢),紫花地丁(一兩),荊芥(炒黑,三錢),生地(五錢),丹皮(五錢),生甘草(三錢),水煎服,一劑輕,四劑全愈。
白話文:
白朮湯(一劑量)
白朮(60克),杜仲(60克),當歸(60克),金銀花(180克),防己(6克),豨薟草(18克),水煎服。
九靈湯,用於治療腰癰。
熟地(120克),山茱萸(60克),白朮(120克),防己(6克),紫花地丁(60克),炒黑荊芥(18克),生地(30克),丹皮(30克),生甘草(18克),水煎服,一劑症狀減輕,四劑痊癒。
3. 臂癰
兩臂生癰,乃肩貞、臑俞之穴也。其經屬手太陽小腸,似非陰之部位,較頸、對口、背上少輕。然治之不得法,亦能殺人,故亦宜辨其陰陽也。痛而高突者,陽也;癢而平頗者,陰也。陽用三星湯,陰用消癰還陽湯。不可謂手足非腹心之疾,但有陽症,而無陰症也。手主動,動處而生陰疽,則動變為靜矣。
動變為靜,即陽趨於陰矣,陽趨於陰,非生近於死乎?雖《內經》云:汗之則瘡止。手臂生癰,似可發汗,使毒從汗出而散也。然陽癰可以汗散,而陰癰必須補散也,故吾特表而出之。
白話文:
兩臂生癰的辨證論治
兩隻手臂生瘡,屬於肩貞、臑俞穴位的病症。這兩個穴位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看似並非陰性部位,與頸部、口腔、背部相比,輕微一些。然而,治療方法不當,也會致人死亡,因此也要辨別其陰陽性質。
痛而高突的瘡,屬於陽性;癢而平坦的瘡,屬於陰性。陽性瘡用三星湯治療,陰性瘡用消癰還陽湯治療。不可認為手腳的疾病不是腹部、心臟的疾病,就只注重陽症,而不注意陰症。
手主動,活動處容易生陰疽,這表示動轉為靜。動變為靜,即陽性趨向陰性,陽性趨向陰性,豈不是接近死亡?雖然《內經》說:「汗之則瘡止」,手臂生瘡,似乎可以發汗,讓毒素隨著汗液排出。但陽性瘡可以發汗散毒,而陰性瘡必須補養和散毒。因此,我特別將此區別出來。
消癰還陽丹,治兩臂生癰,變成陰疽。
人參(三錢),白朮(一兩),甘草(三錢),天花粉(三錢),生黃耆(一兩),金銀花(二兩),肉桂(一錢),當歸(五錢),乳香末(一錢),水煎調服,一劑癢變痛,二劑痛如失,三劑全消。
白話文:
消癰還陽丹,治兩臂生癰,變成陰疽。
藥方:
- 人參(三錢)
- 白朮(一兩)
- 甘草(三錢)
- 天花粉(三錢)
- 生黃耆(一兩)
- 金銀花(二兩)
- 肉桂(一錢)
- 當歸(五錢)
- 乳香末(一錢)
**用法:**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藥湯。
**療效:**一劑藥後,腫痛部位會開始發癢;服用兩劑後,疼痛感消失;服用三劑後,腫瘤完全消退。
**主治:**治療兩臂長出的癰瘡,並轉變成陰疽的疾病。
轉功湯,治臂癰。
黃耆(二兩),當歸(一兩),生甘草(三錢),肉桂(二錢),白朮(一兩),遠志(五錢),紫花地丁(五錢),貝母(三錢),水煎服,一劑而瘡口反痛,二劑而痛輕,三劑長肉,又用二劑全愈。
白話文:
轉功湯主治手臂化膿。藥方用黃芪兩錢、當歸一錢、生甘草三錢、肉桂二錢、白朮一錢、遠志五錢、紫花地丁五錢、貝母三錢,水煎服用。一劑藥後瘡口會反覆疼痛,兩劑藥後疼痛減輕,三劑藥後開始長肉,再用兩劑藥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