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龜胸龜背歌

肺經受熱致龜胸,胸上高如龜脊同,脹滿攻於胸膈上,母食辛溫熱乳沖,客風入脊成龜背,龜尿點脊有神功。

百合丹,治龜胸。

大黃,天門冬,杏仁(去皮尖,另研),桑白皮,葶藶(炒),百合,木通(各等分)

上為末。

瀉白散,見後

取龜尿法,:以荷葉盛龜,用鏡照之,尿自出。

白話文:

肺經受熱導致龜胸,胸部隆起像龜背一樣,胸膈飽滿脹痛。母親食用辛溫熱性的食物,乳汁過於燥熱,也會導致龜背。風邪入侵脊背,也會形成龜背。用龜尿點在脊背上,可以治療龜胸。

百合丹,可以治療龜胸,藥方包括:大黃、天門冬、杏仁、桑白皮、葶藶、百合、木通,等份研磨成粉末。

瀉白散的配方,後面會提到。

取龜尿的方法是用荷葉盛放烏龜,用鏡子照射,烏龜就會自行排出尿液。

2. 行遲大法歌

小兒五百日當行,蒸變才周骨始全,二三五歲尤難走,肝腎虛而骨不堅,腎不扶肝筋力弱,五茄虎骨走天邊。

五茄皮散

五茄皮散一加皮,二木瓜同牛膝宜,米飲更浸些小酒,食前調服治行遲。

虎骨丸

虎骨丸中虎骨湯,桂芩生地膝芎當,棗仁煉蜜丸吞下,子女行遲用此方。

白話文:

孩子五百天應該要開始走路,但如果骨頭尚未長全,則走路會很困難。兩三歲的孩子特別難走路,可能是肝腎虛弱導致骨骼不堅固,腎臟無法扶助肝臟,筋骨力量不足,因此孩子只能在地上爬。

五茄皮散的配方:五茄皮一味,加上木瓜和牛膝,用米湯浸泡少許酒,飯前服用,可以治療走路遲緩。

虎骨丸的配方:虎骨湯、桂枝、黃芩、生地、牛膝、芎藭,加入棗仁和蜂蜜製成丸子吞服,可以治療孩子走路遲緩。

3. 脫肛症歌

肺氣虛時脫出肛,小兒此症不須慌,瀉痢久而氣下墜,澀腸文蛤好推詳。

脫肛方

用陳壁土、泡湯、熏、洗、效。

用五倍子,為細末,敷,而頻托入,效。

用鱉頭,澆,存性,香油調敷;或燒煙燻之。

澀腸散,治久痢,大腸脫出。

赤石脂,訶子(去核),龍骨(各等分)

上末,臘茶少許,和藥摻上,絹帛揉入。治痢,米湯調下。

白話文:

當肺部氣虛時會導致肛門突出,小孩出現這種情況不用太驚慌。如果長期患有腹洩和便祕,可能會造成腹部下垂的情況,可以使用具有收斂作用的文蛤來治療。 以下是幾種治療脫肛的方法:

  • 使用舊牆面的土壤浸泡在熱水中,然後薰蒸和清洗患處,效果不錯。
  • 將五倍子磨成粉末後塗抹於患處,並經常用手輕輕地推送回去,可見到療效。
  • 使用甲魚頭加水煮熟至有香味,再加入香油攪拌均勻後塗抹於患處;或者也可以燃燒其產生的煙霧進行薰蒸。
  • 治療長時間患有腹洩的大腸脫出問題,可以服用「澀腸散」配方:赤石脂、訶子(去除果核)以及龍骨各取相同份量研磨成粉狀,再加上少量的臘茶混合在一起,最後用絹布包裹住放入患處即可。若要治療腹洩,則可以用米湯稀釋後服用。

4. 遺尿症歌

小兒遺尿細推詳,腎膀虛弱致其殃,清冷氣虛無約制,故令不禁溺於床。

益智神苓散

益智(生),白茯苓(去皮),茯神(去皮,各等分)

上為末,空心、清米飲調下。

加味地黃丸

生地黃(酒洗一兩),白茯苓(二兩),山藥(一兩),破故紙(研炒),山茱萸肉(二兩),牡丹(一兩),澤瀉(一兩),肉桂(五錢),益智(研),人參(各一兩)

白話文:

小兒遺尿的成因

小兒遺尿的原因很複雜,但主要與腎臟和膀胱虛弱有關。因為清氣和氣虛無法控制,導致孩子在牀上無法控制排尿。

益智神苓散

組成:

  • 益智(生)
  • 白茯苓(去皮)
  • 茯神(去皮),各等分

服用方法: 打成粉末,空腹時用清米飲調服。

加味地黃丸

組成:

  • 生地黃(酒洗,一兩)
  • 白茯苓(二兩)
  • 山藥(一兩)
  • 破故紙(研炒)
  • 山茱萸肉(二兩)
  • 牡丹(一兩)
  • 澤瀉(一兩)
  • 肉桂(五錢)
  • 益智(研)
  • 人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鹽湯送下。兼服肥兒丸,效。

小兒脫囊:陰囊腫大,墜下而不收也。亦有囊皮脫爛者。

木通,甘草,黃連,當歸,黃芩

上等分,水煎,食前服。囊爛者,以野紫蘇葉面青、背紅者是。為末,香油調敷。皮脫、睪丸露者,外以青荷葉包之,敷藥,自生皮。

白話文:

上等份量的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製的蜂蜜製成丸狀,大小類似芡實。服用時可用鹽水送服。同時服用「肥兒丸」,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對於小兒脫囊的情況,指的是陰囊腫大,並且會垂落下來無法自行收縮的情況。若出現陰囊皮膚脫落、腐爛的情況,則需特別注意。

使用木通、甘草、黃連、當歸、黃芩等藥材,按等份量加水煎煮,於飯前服用。若陰囊皮膚已經腐爛,應選用野生紫蘇葉,其葉面為青色、背面為紅色的葉子。將其研磨成粉末,與香油混合後敷在患處。對於皮膚脫落、睪丸暴露的情況,可在外側包裹青荷葉,再敷上藥物,讓新生的皮膚自然長出。

小兒臍中汗出並痛,用枯凡干敷;或用柏末敷。

治泄瀉不止,硫黃、滑石,共為末,米飲調下。

一方,治撮口,殭蠶,為細末,蜜調塗,妙。

奇方,治泄瀉,胡椒為細末,薑汁調,敷臍妙。

白話文:

嬰兒肚臍流汗並且疼痛,可以用枯礬粉敷在肚臍上;也可以用柏樹葉的粉末敷。

治療腹瀉不止,可以用硫磺和滑石研成粉末,用米湯調服。

一個方法是治療口歪斜,用僵蠶研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塗抹,效果很好。

一個奇特的方子是治療腹瀉,用胡椒研成細粉,用薑汁調和,敷在肚臍上效果很好。

5. 奏效方

錢氏瀉青丸,治目直大叫、項急、煩悶,肝實症也。

羌活,膽草,當歸,梔子,防風(去蘆),川芎,大黃(紙包煨)

上為末,煉蜜為丸,雞子大。每一丸,竹葉煎湯調下。

地黃丸,治咬牙,寒戰,肝虛症也。

白話文:

錢氏瀉青丸,用來治療眼睛直視、大聲叫喊、脖子僵硬、心煩意亂的症狀,屬於肝實證。

配方:羌活、膽草、當歸、梔子、防風(去蘆)、川芎、大黃(紙包煨)。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雞蛋。每次服用一丸,用竹葉煎湯送服。

地黃丸,用來治療咬牙、發寒的症狀,屬於肝虛證。

山茱萸,牡丹皮,山藥,澤瀉,熟地黃(酒洗),白茯苓(各四錢)

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服五七丸,溫水下。

瀉心湯,治叫哭,發熱,飲水而搐,心實症也。

黃連(一兩去蘆)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水下。

導赤散,治法同前

白話文:

山茱萸、牡丹皮、山藥、澤瀉、熟地黃(酒洗)、白茯苓(各四錢),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梧桐子大小。空腹服用五到七丸,溫水送服。此方名為瀉心湯,用於治療孩子哭鬧、發熱、喝水時抽搐,屬於心火旺盛的症狀。黃連(一兩去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溫水送服。此方名為導赤散,治療方法與瀉心湯相同。

木通,甘草,生乾地黃(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淡竹葉湯下。

粉紅丸,治困臥,悸動不安,心虛症也。

硃砂(一錢五分,研),天竺黃(五錢),龍腦(一錢,另研),牛膽星(四兩),胭脂(一錢)

上為末,牛膽汁和丸,如彈子大,砂糖水溫服。

瀉黃散,治困睡,身熱,弄舌,脾實症也。

白話文:

木通、甘草、乾地黃各等分,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淡竹葉湯送服,治困臥、悸動不安、心虛症。

硃砂一錢五分研磨,天竺黃五錢,龍腦一錢另研磨,牛膽星四兩,胭脂一錢,混合研成粉末,用牛膽汁和成彈子大小的丸子,用溫糖水服用,治困睡、身熱、弄舌、脾實症。

山梔仁(二兩),石膏(五錢),甘草(六錢),防風(七錢,去蘆),藿香(七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燈芯湯下。

異功散,治吐瀉,生風,虛冷,不飲乳,脾虛症也。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陳皮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煎湯下。

瀉白散,治悶亂,喘促,或飲水,肺實症也。

桑白皮(去皮,一兩,炒),甘草(半兩,炒),地骨皮(一兩,焙)

白話文:

山梔仁散

山梔子(60 克),石膏(15 克),甘草(18 克),防風(21 克,去蘆),藿香(21 克)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 3 克,用燈芯草煎煮的湯汁送服。

**主治:**嘔吐、腹瀉、發熱,虛寒、不耐受乳食,脾虛症狀。

人參白朮散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陳皮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 3 克,用薑棗煎煮的湯汁送服。

**主治:**胸悶、呼吸不暢,或飲水過多,肺實症狀。

瀉白散

桑白皮(30 克,去皮、炒),甘草(15 克,炒),地骨皮(30 克,焙)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 3 克,用清水煎煮的湯汁送服。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鍾,粳米一合,煎至七分,空心服。

阿膠散,治嗽,喘,咆哮,昏沉,肺虛症也。

阿膠(一兩,麵粉炒),甘草(三錢),黍黏子(一錢,炒),杏仁(七個,去皮尖),糯米(一兩),馬兜鈴(五錢)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白水煎服。

益黃散,治脾虛,冷積,不能消食。

陳皮,青皮,訶子肉,甘草(各五錢),丁香(二錢)

白話文:

阿膠散,治療咳嗽、喘息、痰鳴、昏沉,是肺虛的症狀。

材料:

  • 阿膠(一兩,與麵粉炒過)
  • 甘草(三錢)
  • 黍黏子(一錢,炒過)
  • 杏仁(七個,去皮去尖)
  • 糯米(一兩)
  • 馬兜鈴(五錢)

將以上材料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水一碗,粳米一合,煎煮至剩七分之一,空腹服用。

益黃散,治療脾虛、冷積、不能消化的症狀。

材料:

  • 陳皮
  • 青皮
  • 訶子肉
  • 甘草(各五錢)
  • 丁香(二錢)

將以上材料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水煎煮服用。

每服二錢,白水煎服。

六一散,治傷暑濕。降痰、助脾。

滑石(六兩),粉甘草(一兩)

止汗,加黃耆三錢;一方,加辰砂。

上為細末,滾水湯下。

清涼散,治潮熱,效。

銀柴胡,胡黃連(等分)

上為末,燈芯湯下。丸亦可。

還魂丹,治急慢驚風。吹鼻。

二寸蜈蚣一個蝦,四兩白芷與天麻,再加二字黃花子,死在陰靈要返家

白話文:

每服二錢,白水煎服。

六一散,治療因夏季暑濕所引起的疾病。能化痰、健脾。

滑石(六兩),粉甘草(一兩)

若要止汗,則加入黃耆三錢;另一方則加入辰砂。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滾水沖泡後服用。

清涼散,治療潮熱症狀,效果顯著。

銀柴胡胡黃連(等分)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燈芯草煎成的湯藥沖服。也可以製成丸劑服用。

還魂丹,治療急慢性驚風。用來吹鼻。

蜈蚣(二寸)一隻,白芷天麻(四兩),再加入二字黃花子,死於陰鬱之地才能返家

青丸子,化痰。

青黛(五錢),南星(炒過,五錢),巴霜(五分)

紅丸子,下痰。

硃砂(一錢,水飛過),半夏(薑製,五錢),巴霜(五分)

白丸子,吐痰。

白附子(五錢,生用),寒水石(硝煅,半兩),巴霜(五分)

黃丸子,瀉痰。

白話文:

青丸子化痰,由青黛、炒南星、巴霜組成;紅丸子下痰,由水飛硃砂、薑製半夏、巴霜組成;白丸子吐痰,由生白附子、硝煅寒水石、巴霜組成;黃丸子瀉痰。

大黃(煨過,五錢),鬱金(五錢),巴霜(五分)

化痰丹,治食積,痰氣,瘧、痢。又名化鐵丹。

八梅十六豆,一豆三胡椒,青陳各半兩,醋打麵糊調。加上萊菔子,青木不相饒,小兒多食積,是鐵化能消。

上為末,糊丸,如綠豆大。隨宜用引。

千金丸,治小兒蟲積,氣,肚痛。

棗肉(十個,去核),巴霜(一錢),沒藥(一錢),木香(一錢),乳香(一錢)

白話文:

大黃(烤過,五錢),鬱金(五錢),巴霜(五分)

化痰丹,治療飲食積聚、痰氣、瘧疾、痢疾。又名_化鐵丹_。

八梅、十六豆,一豆配三顆胡椒,青陳各半兩,用醋調和麵糊。加入萊菔子,青木不相饒,小兒飲食積聚,鐵化能消解。

上前方研成細末,做成糊丸,像綠豆一樣大。按需要服用。

千金丸,治療小兒蟲積、脹氣、腹痛。

棗肉(十顆,去核),巴霜(一錢),沒藥(一錢),木香(一錢),乳香(一錢)

上共碾成丸,綠豆大。五七丸,滾白湯送下。

平胃丹,治食不消,疳積,膨脹,鴨溏。

山楂肉(一錢),神麯(一錢),白朮(一錢),青皮(二錢),甘草(八分),白茯苓(一錢),厚朴(二錢),三稜(一錢,酒炒),莪朮(一錢,酒炒),黃芩(一錢,酒洗),香附(一錢,童便炒),蒼朮(一錢,米泔浸),陳皮(一錢,去白)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五至七丸,用滾水送服。

平胃丹,主要用於治療食積不化、疳積、腹脹、大便稀溏等症狀。

配方: 山楂肉(1錢)、神麴(1錢)、白朮(1錢)、青皮(2錢)、甘草(8分)、白茯苓(1錢)、厚朴(2錢)、三稜(1錢,酒炒)、莪朮(1錢,酒炒)、黃芩(1錢,酒洗)、香附(1錢,童便炒)、蒼朮(1錢,米泔浸)、陳皮(1錢,去白)

上為細末,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薑湯下。

降痰丸

防風(六錢,去蘆),茯苓(五錢),輕粉(一錢),硃砂(錢半),青黛(一錢),蟬退(四十個,水洗),獨活(三錢),殭蠶(三十,炒),全蠍(三十,水洗),南星(一錢),青礞石(五錢。火煨。用焰硝在內,封固、火煨)

上為細末,糊丸,如粟米大。一服三、五丸,滾湯下。

牛黃鎮驚丸,治驚風、急驚諸症。

白話文:

「降痰丸」的配方如下:

  • 防風(六錢,去除根部),茯苓(五錢),輕粉(一錢),硃砂(錢半),青黛(一錢),蟬退(四十個,用水清洗),獨活(三錢),殭蠶(三十個,炒過),全蠍(三十個,用水清洗),南星(一錢),青礞石(五錢。先用火烤,再加入焰硝封固後再次火烤)。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調和成丸狀,大小如粟米。每次服用三至五粒,用熱湯送服。

「牛黃鎮驚丸」用於治療驚風及急驚等症狀。

天麻(五錢),白朮(二錢),遠志(五錢),白附(二錢),柴胡(五錢),麝香(一字),全蠍(三十,水洗),川芎(五錢),代赭(一兩,醋煮),礞石(火煅,五錢),麻黃(五錢,去節),天竺黃(四錢),沉香(五分),獨活(一錢),硃砂(五分),防風(五錢),蟬退(五錢),牛黃(三錢),荊芥(五錢),粉甘(五錢),殭蠶(五錢),犀角(一錢),珍珠(三分,腐煮),琥珀(三分)

白話文:

天麻(30 克),白朮(12 克),遠志(30 克),白附子(12 克),柴胡(30 克),麝香(0.3 克),全蠍(30 枚,用水洗淨),川芎(30 克),代赭石(60 克,用醋煮),礞石(用火煅燒,30 克),麻黃(30 克,去除節),天竺黃(24 克),沉香(3 克),獨活(6 克),硃砂(3 克),防風(30 克),蟬蛻(30 克),牛黃(18 克),荊芥(30 克),粉甘草(30 克),殭蠶(30 克),犀角(6 克),珍珠(1.8 克,用醋煮),琥珀(1.8 克)

上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金箔為衣。隨症用引,每一丸。

弭風丸,治急、慢驚風。

全蠍(十四,去毒),殭蠶(二錢,去絲),白附(二錢),天麻(三錢),巴豆(十四,去油),硃砂(二錢),防風(三錢),牛黃(一錢),金箔(二十為衣),茯神,唇砂

上為末,米糊為丸,粟米大。一歲一丸,燈草湯下。

紫金錠

滑石(二兩,丹皮煮過),膽星(二錢),山藥(二錢),蜈蚣(一條,去頭足),殭蠶(五錢),全蠍(二十),白茯苓(一兩)

白話文:

弭風丸

將上藥研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每粒像梧桐子般大小,再用金箔包覆。隨病症需求,每次服用一丸。

弭風丸,治療急、慢性驚風。

紫金錠

將上藥研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每粒像粟米般大小。一歲服用一丸,用燈草煎煮的湯服用。

上為末,用麻黃四兩,甘草四兩,熬膏為丸,如芡實大。硃砂五錢,為衣,或用金箔。急驚,薄荷、燈心湯下;慢驚,薑湯下。

八仙湯,家傳秘方。不拘小兒百疾,皆治。引經開後。

巴霜(一錢),硃砂(五分),鬱金(五分),乳香(三字),沒藥(三字),沉香(五分),木香(四分),雄黃(六分)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二三丸,隨宜引。

驚癇發搐,金子湯下。潮熱、變蒸,燈芯湯下。

白話文:

用麻黃、甘草各四兩熬成膏,製成像芡實一樣大的丸子,再用五錢硃砂包裹,或用金箔包覆。急驚時用薄荷和燈心湯送服;慢驚時用薑湯送服。

八仙湯是家傳秘方,可治療各種小兒百疾。服藥後要引經開後。

巴霜一錢、硃砂五分、鬱金五分、乳香三分、沒藥三分、沉香五分、木香四分、雄黃六分,研成末,滴水製成如粟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到三丸,用適量湯水送服。

驚癇發搐時用金子湯送服;潮熱、變蒸時用燈芯湯送服。

傷風、傷寒,薑汁湯下。痰涎、齁䶎,薑汁、竹瀝湯下。食積、肚痛,山楂、麥芽湯下。瘧疾,燈芯、竹葉、麥芽湯下。痢疾、泄瀉,薑汁湯下。

散風醒脾丸,家傳慢驚秘方。

蟬退(炒),防風,全蠍(炒),麝香,硃砂,天麻(炒),白附(各五錢),金箔(五十片)

上為末,飯為丸,如綠豆大,金箔為衣。服一二十丸。

一七散

一片硃砂一片雪,七個殭蠶七個蠍。

白話文:

感冒、傷寒,用薑汁湯治療。痰多、呼吸困難,用薑汁、竹瀝湯治療。飲食積滯、肚子痛,用山楂、麥芽湯治療。瘧疾,用燈芯、竹葉、麥芽湯治療。痢疾、腹瀉,用薑汁湯治療。

散風醒脾丸,是家傳治療驚厥的秘方。

將蟬蛻(炒)、防風、全蠍(炒)、麝香、硃砂、天麻(炒)、白附子(各五錢)和金箔(五十片)研磨成粉末,用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用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二十粒。

一七散的配方是:一片硃砂、一片雪,七個殭蠶、七個蠍子。

不論急驚與慢驚,調時須用人生血。

豆蔻丸

胡黃連(五錢),神麯(五錢),麥芽(五錢),檳榔(三錢),木香(二錢),肉豆蔻(麵包煨),使君子肉(各一錢)

上為末,醋糊、神麯為丸。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

肥兒丸

胡黃連(五錢),神麯(五錢),麥芽(五錢),檳榔(三錢),木香(一錢),肉豆蔻(麵包煨),使君子肉(各三錢)

上為末,神麯、陳米糊為丸。每服二十丸,米湯下。

白話文:

不論是突然發作的驚嚇還是慢性驚恐,都需要用人參來調理。豆蔻丸和肥兒丸的配方中都包含胡黃連、神麴、麥芽、檳榔、木香、肉豆蔻和使君子肉,但用量略有不同,豆蔻丸以醋糊和神麴做丸,肥兒丸則用神麴和陳米糊做丸,每次服用二十丸,以米湯送服。

加減肥兒丸

蟾酥(一個,酥炙),白朮(土炒),陳皮,檳榔,蕪荑(去殼),胡黃連(酒炒),雷丸,乾漆(火煅煙盡),黃連(酒炒),使君子肉,枳實(麩炒),木香,厚朴(薑汁炒),蘆薈(各三錢)

上為末,老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滾湯下。加減看兒大小。

益脾散,治泄瀉。

白話文:

加減肥兒丸

組成:

  • 蟾酥 (一個,酥炙)
  • 白朮 (土炒)
  • 陳皮
  • 檳榔
  • 蕪荑 (去殼)
  • 胡黃連 (酒炒)
  • 雷丸
  • 乾漆 (火煅煙盡)
  • 黃連 (酒炒)
  • 使君子肉
  • 枳實 (麩炒)
  • 木香
  • 厚朴 (薑汁炒)
  • 蘆薈 (各三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老米糊調成綠豆大小的丸子。

用法:

用滾水服用。劑量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

功效:

治療小兒肥胖。

益脾散

功效:

治療泄瀉 (腹瀉)。

蒼白(術),厚朴(薑汁炒),人參,茯苓(各一兩),甘草(三錢,炙),白芍,陳皮(各一錢),砂仁(二錢),山藥(五錢),老米(五合),蓮子肉(去心,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五錢,滾水調下。

消積丸

木香(二錢),山楂(二兩,去殼),麥芽(二兩,炒),川芎(一兩),乾漆(一兩,火煅),厚朴(一兩,薑汁炒),黃連(一錢,薑汁炒),枳殼(三錢,去蘘炒)

白話文:

將蒼白、厚朴(薑汁炒)、人參、茯苓(各一兩)、甘草(三錢,炙)、白芍、陳皮(各一錢)、砂仁(二錢)、山藥(五錢)、老米(五合)、蓮子肉(去心,五錢)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滾水調服。

另外,木香(二錢)、山楂(二兩,去殼)、麥芽(二兩,炒)、川芎(一兩)、乾漆(一兩,火煅)、厚朴(一兩,薑汁炒)、黃連(一錢,薑汁炒)、枳殼(三錢,去蘘炒)也需要加入。

上為末,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湯下。

內消丸,治四肢浮腫。

青皮(五錢),巴豆(七錢,去油),木香(一錢),防己(錢半),丁香(十四個)

上,以巴豆同青皮炒蒼色,去豆不用,入前藥,同為末,飯丸,如黍大。男用陳皮湯下,女用艾葉湯下。

連床散,治癩頭瘡及遍身,陰囊作癢,抓出黃水,痛甚。

黃連(去蘆,五錢),蛇床(去殼,二錢半),五倍子(一錢二分),輕粉(二錢五分)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一二十顆,用白湯送服。

內消丸,用來治療四肢浮腫。

青皮五錢,巴豆七錢(去油),木香一錢,防己一錢半,丁香十四個。

將巴豆和青皮一起炒至焦黃色,去豆不用,加入其他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製成藥丸,大小如黍米。男性用陳皮湯送服,女性用艾葉湯送服。

連床散,用來治療癩頭瘡及全身發疹,陰囊瘙癢,抓破後流出黃水,疼痛難忍。

黃連(去蘆,五錢),蛇床(去殼,二錢半),五倍子(一錢二分),輕粉(二錢五分)。

上為末,先用荊芥、蔥白煎湯洗,拭乾,用清油調敷。

六神丹,治潮熱,風痰。

天花粉,石膏,白附子,滑石(各三錢),硃砂,青黛(各一錢)

上為末,薄荷、燈心、茶湯下。

清金散,治鵝口疳、走馬疳、鎖口疳。

青黛(五分),硼砂(五分),黃柏,枯礬,雄黃(各五分),飛丹,冰片(各一錢),銅綠(三分)

白話文:

先用荊芥和蔥白煎湯洗患處,擦乾後,用清油調敷藥粉。

六神丹治潮熱和風痰。

天花粉、石膏、白附子、滑石各三錢,硃砂、青黛各一錢,研磨成粉,用薄荷、燈心、茶湯送服。

清金散治鵝口疳、走馬疳、鎖口疳。

青黛、硼砂各五分,黃柏、枯礬、雄黃各五分,飛丹、冰片各一錢,銅綠三分,研磨成粉。

上為細末,井水調,敷口中。

白玉散,治赤遊丹毒。

寒水石(煅存性,水飛過,二兩。),朴硝(二兩),青黛(三錢),甘草(三錢),薑黃(一兩),當歸(一兩),柏末(二錢)

上為末,用芭蕉根汁,加蜜調,以鵝翎掃上,干即再敷。

如金散,治疥癬。

寒水石(火煅、水飛),無名異,銅青,飛丹,水銀,輕粉,大楓子,苦參,柏末,枯礬,雄黃(各等分)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井水調和,敷在口中。

白玉散可治療赤遊丹毒。

將寒水石煅燒至性狀改變,用水研磨過濾,取二兩;朴硝二兩;青黛三錢;甘草三錢;薑黃一兩;當歸一兩;柏末二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芭蕉根汁和蜂蜜調和,用鵝毛刷塗抹患處,乾燥後再塗抹。

如金散可治療疥癬。

將寒水石用火煅燒,用水研磨過濾;無名異、銅青、飛丹、水銀、輕粉、大楓子、苦參、柏末、枯礬、雄黃各取等份。

上為末,蠟燭油調搽。從腹上搽起。

無價散,治面上生瘡,疳瘡,耳疳。

煙岸,枯礬,柏末,飛丹(各等分)

上為末,用香油調搽。

導滯湯,治瀉痢初起。

當歸,黃芩,大黃,檳榔,白朮,甘草,黃連,桂枝

白,加姜;赤,加甘草。胃弱,去大黃,加白朮土炒。

上㕮咀。姜三片,空心溫服。

一方,治月蝕瘡。

薔薇根(四錢),地榆皮(二錢),輕粉(三分)

白話文:

將末藥研磨成粉末,用蠟燭油調和後,從腹部向上塗抹。

無價散,用於治療面上生瘡、疳瘡、耳疳。

煙岸、枯礬、柏末、飛丹,各取等量。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後塗抹。

導滯湯,用於治療瀉痢初期。

當歸、黃芩、大黃、檳榔、白朮、甘草、黃連、桂枝,各取適量。

若患者嘔吐,加入薑片;若患者口渴,加入甘草。如果患者胃弱,則去掉大黃,加入土炒白朮。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三片薑,空腹溫服。

一方,用於治療月蝕瘡。

薔薇根四錢,地榆皮二錢,輕粉三分。

上為末,用鹽湯洗淨後,敷此藥。

一方,治鍛鍊瘡。

煅銀罐子(一個),輕粉(五分)

上為末,油調搽;濕則乾摻。

一方,治走馬疳。

雞內金(燈燒存性),黃柏,白礬,麝香

上為未,用米泔水攪,貼口中。

一方,治湯火瘡。

用蛤蟆二十個,用木油或桐油,煎蟆取油搽,效。

一方,治夜啼。

用黑牛,生為末,水調,敷臍下。

一方,治口渴、潮熱。

馬前子(一個),礞石(一塊,煅),白水磨,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鹽水洗淨患處後,敷上藥粉。

一種治療鍛鍊導致的傷口的方法:

將銀罐子煅燒後研磨成粉末,加入輕粉,用油調和後塗抹患處;如果傷口潮濕,就用藥粉乾燥患處。

一種治療走馬疳的方法:

將雞內金用燈火燒至無煙,研磨成粉末,再與黃柏、白礬、麝香一同研磨成粉末,用米泔水調和後,貼在患者口中。

一種治療湯火灼傷的方法:

取二十隻蛤蟆,用木油或桐油煎煮,取油塗抹患處,效果很好。

一種治療夜啼的方法:

取黑牛的生肉,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敷在患者的臍下。

一種治療口渴、潮熱的方法:

取馬前子一個,礞石一塊,將礞石煅燒後,用白水研磨,服用。

一方,治潮熱。

寒水石(三錢),硃砂(五分半),滑石(一兩),甘草(六分)

上為末,冷水調服。

一方,治肚痛。

用萊菔子煎湯服;或炒為末,抹乳上,令幾吮飲之。

一方,治舌上出血。

牙硝(一錢),發余(一分),敷在舌上,效。

白話文:

治療潮熱,可以用寒水石三錢、硃砂五分半、滑石一兩、甘草六分,研磨成粉末,用冷水調服。

治療肚子痛,可以用萊菔子煎湯服用;或者將萊菔子炒成粉末,塗抹在乳汁上,讓嬰兒吸吮。

治療舌頭出血,可以用牙硝一錢、發余一分,敷在舌頭上,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