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內吊驚歌

熱症:加牛黃、腦子、硼砂。

上為末,米糊丸,每兩作四十丸。

乳香丸,治驚風、內吊、腹痛、多啼。

乳香(五分),沒藥,沉香(各一錢),蠍梢(十四個),雞心檳榔(一錢五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鉤藤湯調下。

當歸散,治小兒夜啼者,臟寒而腹痛也。面青、手冷、不吮乳,是也。宜此方。

當歸(去節),白芍藥,人參(各一錢半),甘草(炙),桔梗,橘皮(各一錢半,去白)

上為末,水煎半盞,時時少與服。又有熱痛,亦啼叫不止,夜發,面赤,唇焦,小便黃赤,與三黃丸,人參湯下。

沉香降氣湯,滯氣,胸膈痞塞,心腹脹滿,喘促短氣,乾噦,煩滿,咳嗽,痰涎。

香附子(一兩半、炒、去毛),沉香(一錢),砂仁(三錢),甘草(七錢半)

上為末,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之。清懸霧露,空心服之。去邪惡氣,使無瘴疫。

至寶丹,治諸癇、急驚,心熱、客忤,煩躁,風涎,搐搦。

生犀屑,生玳瑁屑,琥珀(研細水飛),雄黃(研、水飛,各一兩),金箔(五十片,半為衣),銀箔(五十片),片腦(研),麝香(各一錢,研細),牛黃(半兩,研),安息香(一兩半,為末。以無灰酒濾去砂石,約取一兩,慢火熬成膏)

上,生犀屑、玳瑁,搗為細末,研入諸藥,令勻。將安息香膏湯煮過,和搜為劑。如干,即入熟蜜,磁器中旋化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人參湯下。

急慢驚風不治歌

驚風睛定要推求,口噤聲焦脈數憂,眼合不開並竄瞪,面緋面黑手難收。口張吐沫氣粗大,髮直搖頭汗不流,齁䶎喉鳴鼻端冷,遺尿瀉血並皆休。

白話文:

內吊驚歌

熱症:加入牛黃、硃砂、硼砂。研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藥丸,每兩藥粉做成四十丸。

乳香丸,治療驚風、內吊(驚厥)、腹痛、哭鬧不止。

成分:乳香(五分)、沒藥、沉香(各一錢)、全蠍(十四個)、雞心檳榔(一錢五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兩丸,用菖蒲、鉤藤湯送服。

當歸散,治療小兒夜啼,因臟腑寒冷而腹痛。症狀包括面色青白、手腳冰冷、拒絕吸吮乳汁。適用此方。

成分:當歸(除去莖節)、白芍藥、人參(各一錢半)、炙甘草、桔梗、橘皮(各一錢半,去除白色部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煎煮半杯,少量多次服用。如果伴隨發熱疼痛,哭鬧不止,夜間發作,面色發紅,嘴唇乾燥,小便黃赤,則服用三黃丸,用人參湯送服。

沉香降氣湯,治療氣滯,胸膈痞塞,心腹脹滿,呼吸急促氣短,呃逆,煩躁,咳嗽,痰多。

成分:香附子(一兩半,炒制,去除毛)、沉香(一錢)、砂仁(三錢)、甘草(七錢半)。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量鹽,用沸水沖服。清晨空腹服用,可去除邪惡之氣,預防瘴疫。

至寶丹,治療各種癇證、急驚風、心煩熱、客忤(小兒驚癇)、煩躁不安、流涎、抽搐。

成分:犀角屑、玳瑁屑、琥珀(研磨細粉,水飛法)、雄黃(研磨細粉,水飛法,各一兩)、金箔(五十片,一半用作藥丸外衣)、銀箔(五十片)、冰片(研磨)、麝香(各一錢,研磨細粉)、牛黃(半兩,研磨)、安息香(一兩半,研磨成粉末,用無灰酒過濾除去砂石,約取一兩,慢火熬成膏)。

將犀角屑、玳瑁屑搗碎研磨成細粉,再加入其他藥材研磨均勻。將安息香膏用湯汁煮沸,與藥粉混合製成藥丸。如果藥丸乾燥,加入熟蜜,在瓷器中旋轉使其融化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兩丸,用人參湯送服。

急慢驚風不治歌

驚風的診斷需仔細觀察,如口噤聲嘶、脈搏急數,眼睛緊閉或斜視、面紅或面黑、四肢抽搐、張口流涎、呼吸粗重、頭髮豎立、搖頭不止、汗不出、呼吸困難、鼻端冰冷、遺尿或便血等症狀,預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