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長沙方歌括》~ 卷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0)

1. 通脈四逆湯

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本方治少陰病導致的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腳冰冷逆轉(四肢厥逆)。脈搏微弱欲絕。身體卻不畏寒。患者面色發紅。或腹痛。或乾嘔。或咽喉疼痛。或腹瀉停止脈搏不顯的人。適用此方治療。

甘草(三兩),乾薑(三兩,強人四兩),附子(一枚,生用。)

白話文:

甘草(100公克),乾薑(100公克,體力強壯者可增至134公克),附子(一個,生用)。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白話文:

將上方的三味藥材用水三升熬煮,熬煮到只剩下一升二合。濾掉渣滓,加溫後分成兩次服用。如果脈絡已經出來,這種病就會痊癒。如果臉色赤紅,就加入九棵蔥。如果腹中疼痛,則去掉蔥,加入二兩芍藥。如果嘔吐,則加入二兩生薑。如果咽喉疼痛,去芍藥,加入一兩桔梗。如果腹瀉不止,脈絡還沒有出來,則去掉桔梗,加入二兩人參。

歌曰,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納亡陽此指南。外熱裡寒面赤厥。脈微通脈法中探。(一本。甘草止用二兩。)

加減歌曰,面赤加蔥莖用九。腹痛去蔥真好手。蔥去換芍二兩加。嘔者生薑二兩偶。咽痛去芍桔須加。桔梗一兩循經走。脈若不出二兩參。桔梗丟開莫掣肘。

白話文:

加減歌曰,如果病人面紅,那就加蔥莖,用九錢。如果病人腹痛,那麼去掉蔥,真是妙手。蔥去掉了,換上芍藥二兩,加上去。如果病人嘔吐,那麼生薑二兩,偶爾用一用。如果病人咽喉痛,那麼去掉芍藥,加上桔梗。桔梗一兩,按著經絡走。如果脈搏不出,那麼二兩參,桔梗丟掉,不要礙手礙腳。

參各家說,陽氣不能運行。宜四逆湯。元陽虛甚。宜附子湯。陰盛於下格陽於上。宜白通湯。陰盛於內格陽於外。宜通脈四逆湯。蓋以生氣既離。亡在頃刻。若以柔緩之甘草為君。豈能疾呼散陽而使返耶。故倍用乾薑。而仍不減甘草者。恐散渙之餘。不能當薑、附之猛。還藉甘草以收全功也。

白話文:

綜合各家說法,是陽氣運行不暢。應當使用四逆湯。元陽虛弱到極點。應當使用附子湯。陰寒在下面阻隔陽氣在上。應當使用白通湯。陰寒在內阻隔陽氣在外。應當使用通脈四逆湯。因為人體的生氣一旦離散,就會在頃刻間死亡。假如把緩和滋潤的甘草作為君藥,怎能快速驅散陽氣,使其返回呢?因此,加倍使用乾薑,但仍然不減少甘草的用量。是擔心在散發陽氣之後,藥力不足以抵擋乾、附二藥的猛烈,還要藉助甘草來收功。

若面赤者。虛陽上泛也。加蔥白引陽氣以下行。腹中痛者。脾絡不和也。去蔥加芍藥以通脾絡。嘔者。胃氣逆也。加生薑以宣逆氣。咽痛者。少陰循經上逆也。去芍藥之苦泄。加桔梗之開提。利止脈不出者。穀氣內虛。脈無所稟而生。去桔梗加人參以生脈。

白話文:

  1. 如果臉色發紅的,是虛陽上浮的緣故。加入蔥白將陽氣引向下運行。

  2. 腹部疼痛的,是脾絡不和的緣故。去除蔥白,加入芍藥通調脾絡。

  3. 嘔吐的,是胃氣逆亂的緣故。加入生薑順調逆亂的胃氣。

  4. 咽喉疼痛的,是少陰經循著經絡上逆的緣故。去除芍藥的苦寒泄瀉之性,加入桔梗宣發開提之性。

  5. 脈搏微弱或消失的,是穀氣內虛的緣故。脈搏沒有了生化的源泉。去除桔梗,加入人參生長脈氣。

2. 四逆散

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主之。

甘草枳實柴胡,芍藥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二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上一煮字衍文。)

白話文:

上邊四味藥各取十分,搗碎篩過,用白飲和服,每次服方寸匕,每天服用三次。如果咳嗽,再加入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以上藥方,均主治腹瀉。如果是心悸,再加入桂枝五分。如果小便不利,再加入茯苓五分。如果腹中疼痛,再加入附子一枚,炮製至裂開。如果是泄瀉,先用五升水,煮薤白三升,煮至水剩三升,去渣滓,將二方寸匕的藥粉放入湯中,煮至水剩一升半,分兩次服用。

歌曰,枳甘柴芍數相均。熱厥能回察所因。白飲和勻方寸匕。陰陽順接用斯神。

加減歌曰,咳加五味與乾薑。五分(去聲)平行為正路。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溫酸收兩相顧。悸者桂枝五分(去聲)加。補養心虛為獨步。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去聲)此方為法度。腹中痛者裡氣寒。炮附一枚加勿誤。泄利下重陽郁求。薤白三升水煮具。水用五升取三升。去薤納散寸匕數。再煮一升有半成。分溫兩服法可悟。

白話文:

加減歌說,若有咳嗽症狀,可以加入五味子、乾薑。五分的比例是正確的配方。如果出現腹瀉的症狀,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加藥。辛溫酸收,兩者相互顧及。如果有心悸的症狀,可以加入五分的桂枝。補養心虛是獨特的方法。如果小便不利,可以加入茯苓。五分的茯苓是正確的比例。如果腹中疼痛,是因為體內寒氣。可以加入一枚炮附子,但不可用錯藥。如果出現泄利、下重的症狀,可以用陽鬱求。用三升水煮薤白,再把水倒掉,加入散藥一寸匕的量。再煮成一升半的藥汁。分兩次服下,就能夠緩解症狀。

張令韶曰。凡少陰病四逆。俱屬陽氣虛寒。然亦有陽氣內郁不得外達而四逆者。又宜四逆散主之。枳實形圓臭香。胃家之宜品也。所以宣通胃絡。芍藥疏泄經絡之血脈。甘草調中。柴胡啟達陽氣而外行。陽氣通而四肢溫矣。若咳者。肺寒氣逆也。用五味、乾薑。溫斂肺氣。並主下利者。

白話文:

張令韶說:所有少陰病四逆,都屬於陽氣虛寒。然而也有陽氣內鬱不得外達而四逆的,還應當用四逆散為主方。枳實形狀圓潤,氣味香臭,是適宜於胃部的良品,所以能宣通胃絡。芍藥疏通經絡的血脈。甘草調和中氣。柴胡啟發達陽氣而向外運行。陽氣通達,四肢就溫暖了。如果咳嗽,是肺寒氣逆的緣故,應用五味子、乾薑溫裏斂肺氣,兼主治下利。

溫以散之。酸以收之也。悸者。心氣虛也。加桂枝以保心氣。小便不利者。水道不行也。加茯苓以行水。腹中痛者。裡寒也。加附子以溫寒。泄利下重者。陽氣鬱於下也。用薤白以通陽氣。

白話文:

溫:用溫熱溫煦發散的方法來治癒疾病。酸:使用酸味藥物收斂。心悸:心臟跳動異常,多因心氣虛弱引起。加桂枝以溫暖心氣。小便不利:小便排洩不暢。加茯苓以利尿。腹中痛:腹部疼痛,多因裡寒引起。加附子以溫暖身體。泄利下重:腹瀉,大便次數多。用薤白以疏通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