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卷四 (7)
卷四 (7)
1.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
按即上方加減。故論中雲一方二法。
白朮(四兩),甘草(二兩),附子(三枚,炮。),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術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爾。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也。
歌曰,大便若硬小便通。脈澀虛浮濕勝風。即用前方須去桂。術加四兩有神功。(身重痛不能轉側。風濕病也。前方治風勝於濕。此方治濕勝於風。)
蔚按。師云。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者。風濕之邪盛也。濕淫於中。無上達之勢。故不嘔。濕為陰邪。無陽熱之化。故不渴。邪盛則正虛。故脈浮虛而澀。但前方主桂枝。為風勝於濕。風為天之陽邪。主桂枝之辛以化之。後方去桂加朮。為濕勝於風。濕為地之陰邪。
主白朮之苦以燥之。或問苦燥之品。不更令大便硬小便自利乎。曰。太陰濕土喜燥而惡濕。濕傷脾土。則不能輸其津液以入胃。師所以去解表之桂。而出補中之術也。且濕既去而風亦無所戀而自除。經方無不面面周到也。
白話文: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
根據原方加減。所以古書上說一個方子,兩種用法。
藥方組成:白朮四兩,甘草二兩,附子三枚(炮製),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用法: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六升,煎煮至二升,過濾去渣,分三次溫服。第一次服用後,病人會感到身體像痺症一樣僵硬,過半日再服用第二次,三次服完後,病人會感到像冒汗一樣,不必驚慌。這是因為附子、白朮同時作用於皮內,驅逐水氣,水氣尚未完全排出,所以才會這樣。正確的用法,應該加桂枝四兩,這才是這個方子的兩種用法。
歌訣說:大便若硬,小便通暢,脈象澀滯虛浮,濕邪勝於風邪,就要用前面的方子,但必須去掉桂枝,白朮加量到四兩,則療效神奇。(身體沉重疼痛,不能翻身,這是風濕病。前面的方子治風勝於濕,這個方子治濕勝於風。)
注解:老師說,傷寒病發八九天,風濕邪氣交搏,身體疼痛煩躁,不能自己翻身,這是風濕邪氣盛的表現。濕邪侵犯體內,沒有向上發展的趨勢,所以不嘔吐;濕邪屬陰邪,沒有陽熱的性質,所以不口渴。邪氣盛則正氣虛,所以脈象浮虛而澀滯。之前的方子以桂枝為主藥,是針對風勝於濕的情況,風為天之陽邪,用桂枝辛溫之性來化解它。後面的方子去掉桂枝,加入白朮,是針對濕勝於風的情況,濕為地之陰邪,用白朮苦燥之性來乾燥它。有人會問,苦燥的藥物,不應該會導致大便乾燥,小便不利嗎?回答是:太陰脾土喜乾燥而惡濕,濕邪傷了脾土,則脾土不能將津液輸送到胃部。老師所以去掉解表藥桂枝,而用補中藥白朮,是因為濕邪去除後,風邪也就無處可依附而自然消除。經方總是考慮周全的。
2. 甘草附子湯
治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
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此方主之。
甘草(二兩),白朮(二兩),桂枝(四兩),附子(二枚,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言初服之始。)
歌曰,朮附甘兮二兩平。桂枝四兩亦須明。方中主藥推甘草。風濕同驅要緩行。(宋本金匱玉函經,甘草、白朮各三兩。)
王晉三曰。甘草附子湯。兩表兩里之偶藥。風淫於表濕流關節。治宜兩顧。白朮、附子顧里勝濕。桂枝、甘草顧表勝風。獨以甘草冠其名者。病深關節。義在緩而行之。若驅之太急。風去而濕仍留。反遺後患矣。
白話文:
甘草附子湯
治療風濕互相侵襲,導致骨節疼痛煩躁,牽拉疼痛無法屈伸,靠近患處則疼痛加劇,出汗氣短,小便不利,怕風不想脫衣服,或身體輕微腫脹的症狀。此方主治此病。
藥方組成:甘草二兩、白朮二兩、桂枝四兩、附子兩個(炮製)。
用法用量:將以上四味藥材,加水六升,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第一次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見效,能進食。如果出汗後又感到煩躁,再服用五合(約250毫升)。如果擔心一升藥量太多,可以先服用六七合(約300-350毫升)。(指的是第一次服藥的量。)
歌訣:白朮、附子、甘草各二兩,桂枝四兩要記清,方中主藥是甘草,風濕並驅需緩行。(宋本《金匱玉函經》中甘草、白朮各三兩。)
王晉三說:甘草附子湯是治療表裡兩證的藥方。風邪侵襲於表,濕邪流注關節,治療應兼顧表裡。白朮、附子溫中除濕,顧及裡證;桂枝、甘草疏風解表,顧及表證。單獨以甘草命名,是因為病邪深入關節,應當緩緩地治療。如果驅邪太急,風邪雖去,濕邪仍留,反而會留下後患。
3. 白虎湯
治發汗後大熱不解。多汗出。不惡寒。大渴能飲水者。此方主之。(按。此條從內臺方原文。與傷寒論稍異。)
知母(二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二服。
歌曰,陽明白虎(證)辨非難。(大熱多汗。大渴飲水等為陽明證。易辨。)難在陽邪背惡寒。(論中背惡寒三字兩見。一見於少陰證附子湯。一見於此湯。一寒一熱。須辨於釐毫之間。為死生大關頭。)知六膏斤甘二兩。米加六合服之安。
蔚按。白虎湯傷寒論凡三見。太陽條治脈浮滑。厥陰條治脈滑而厥。又治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等證。而原本此方列於太陽條甘草附子湯之下者。言外見風寒濕燥火之氣俱括於太陽之內。且下一條炙甘草湯。亦即潤燥之劑。可知傷寒論非止治風寒二氣也。
柯韻伯曰。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熱蒸外越。故熱汗自出。熱灼胃中。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滑。然猶在經。故兼浮也。蓋陽明屬胃。外主肌肉。雖有大熱而未成實。終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兩擅內外之能。
故以為君。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故以為臣。用甘草、粳米調和於中宮。且能土中瀉火。作甘稼穡。寒劑得之緩其寒。苦藥得之化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連於中也。得二味為佐。庶大寒之品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煎湯入胃輸脾歸肺。大煩大渴可除矣。白虎為西方金神。
所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
白話文:
白虎湯
治療發汗後持續高燒不退,出汗很多,不畏寒,非常口渴想喝水的情況。此方主要用於治療此症。(注:此條根據《內台方》原文,與《傷寒論》略有不同。)
藥方組成:知母(二兩)、石膏(一斤,研碎,用棉布包裹)、炙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用法:以上四味藥材,加水一斗,煮至米熟,湯汁熬好後,濾去藥渣,溫服一升,每日服用兩次。
歌訣:陽明白虎(證)辨別不難。(高燒、多汗、口渴想喝水等都是陽明證,容易辨別。)難的是陽邪症狀中沒有畏寒。(論述中「背惡寒」三字出現兩次,一次見於少陰證的附子湯,一次見於此湯。一寒一熱,必須仔細辨別,這是關係到生死的大事。)知母二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米加六合,服用就安全了。
注釋:白虎湯在《傷寒論》中出現三次,太陽病篇中用於治療脈浮滑,厥陰病篇中用於治療脈滑而厥,還用於治療三陽合病,症狀為腹部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嘴麻木,臉色污濁,神志不清,尿失禁等。而原本此方列在太陽病篇甘草附子湯之下,說明風寒濕燥火之氣都包含在太陽病之中。而且下一條是炙甘草湯,也是滋潤乾燥的藥劑,可知《傷寒論》不只是治療風寒兩種邪氣。
柯韻伯說:陽明病邪氣由熱化,所以不畏寒而畏熱;熱邪蒸騰於外,所以出汗很多;熱邪灼傷胃中,所以口渴想喝水;邪氣盛而實,所以脈搏滑數;但邪氣仍在經脈中,所以脈象也兼見浮。因為陽明經屬胃,外主肌肉,雖然有高燒,但尚未形成實證,終究不能用苦寒的藥物治療。石膏辛寒,辛味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表,兼具內外治療之效,所以是君藥。知母苦潤,苦味能瀉火,潤能滋陰,所以是臣藥。用甘草、粳米調和中焦,又能從中土瀉火,具有甘潤收斂的作用,寒藥有了它們就能緩解寒性,苦藥有了它們就能化解苦味,使沉降之性都能停留在中焦。甘草、粳米二味是佐藥,這樣就能避免大寒之品損傷脾胃。煎好的湯藥入胃,運送脾臟,歸於肺臟,就能消除煩熱口渴。白虎是西方金神,所以此湯以此命名。秋天金氣當令,暑熱自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