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卷四 (2)
卷四 (2)
1. 附結胸臟結痞證辨
結胸為陽邪。臟結與痞為陰邪。但臟結結於下。痞結結於上也。結於下者感下焦陰寒之氣化。結於上者感上焦君火之氣化也。
白話文:
結胸是由陽邪引起的。臟結與痞是由陰邪引起的。而臟結位在下面,痞結位在上面。位於下面的結成是由下焦陰寒之氣引起的。位於上面的結成是由上焦君火之氣引起的。
2. 十棗湯
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此方主之。
白話文:
治療太陽中風。大便稀溏,嘔吐,症狀已解的。可以攻治。患者汗出淋漓。發作時有固定時間。頭痛。心窩部痞滿硬痛,牽引脅下疼痛。乾嘔,氣短。汗出而不惡寒。這是表症解除了,而裡證還沒有調和所致。這一方能治療。
芫花(熬。),甘遂,大戟
白話文:
芫花(熬。):
芫花,又名芫茜花、香菜花,是芫荽的果實。在中醫中,芫花性辛、溫,味苦、甘,有毒,歸肺、大腸經。具有發汗透疹、化痰平喘、解毒消腫之功效。主治麻疹不透、風寒表證、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瘡癤腫毒。
甘遂:
甘遂,又名杏仁草、同條草,是旋覆花科植物甘遂的根。在中醫中,甘遂性寒、苦,有大毒,歸大腸經。具有瀉下攻積、逐水消腫、化痰平喘之功效。主治水腫、腹脹、實熱便祕、痰多氣喘。
大戟:
大戟,又名刺果大戟、地不逢,是大戟科植物大戟的根。在中醫中,大戟性熱、辛,有毒,歸肝、大腸經。具有瀉下攻積、逐水消腫、止痛殺蟲之功效。主治水腫、腹脹、實熱便祕、蟲積腹痛。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渣。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者服半錢匕。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目更服。加半錢匕。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歌曰,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將十棗煮湯行。中風表證全除盡。裡氣未和此法程。
白話文:
將大棗、桂枝、附子三種藥材等分,分別搗碎成粉末。用1.5升水,先煮十顆大而肥的紅棗,取八合水(約320毫升),去除渣滓,加入藥粉。強壯的人服用一錢匕(約3克),體弱的人服用半錢匕(約1.5克)。在溫熱的時候服用,最好在早上空腹服用。如果服藥後,排便次數少,病情沒有改善,可以再服用一次,並增加半錢匕的劑量。在服藥後,出現腹瀉的情況,可以吃粥來調養腸胃。
蔚按。太陽為天。天連於水。太陽中風。風動水氣。水氣淫於上則嘔逆。水氣淫於下則下利。水氣聚於心下。則為痞且硬滿引脅而痛也。其人漐漐汗出。頭痛。乾嘔短氣。汗出等證。宜辨。若惡寒為表未解。不可攻之。若不惡寒為表解而里未和。宜用此湯。第三味皆辛苦寒毒之品。
白話文:
蔚注。太陽是天。天與水相連。太陽中風。風吹動了水氣。水氣積聚在上部,就會嘔吐反胃。水氣積聚在下部,就會腹瀉。水氣聚集在心下,就會胸悶脹滿而疼痛。病者會大汗淋漓,頭痛,乾嘔,呼吸急促。在治療時要辨別清楚。如果惡寒,表明表證未解,不宜攻治。如果不惡寒,表明表證已解,但裡證未和。宜用此湯。這三味藥都是苦寒有毒之品。
直決水邪。大傷元氣。柯韻伯謂參、術所不能君。甘草又與之相反。故選十棗以君之。一以顧其脾胃。一以緩其峻毒。得快利後糜粥自養。一以使穀氣內充。一以使邪不復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盡美又盡善也。
白話文:
針對水邪症狀,會嚴重損傷元氣。柯韻伯說人參、白朮都不能作為君藥。甘草又與之相反。因此選擇十枚大棗來作為君藥。一個是為了保護脾胃。一個是緩解毒性。獲得快速的效果後,再以糜粥長期調理。一個是讓穀氣內充。一個是讓邪氣不再復發。這是仲景使用毒藥攻治疾病的方法。非常完美,也非常善妙。
3. 大黃黃連瀉心湯
治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緊者。此方主之。若有惡寒者。表未解也。宜先解表。然後攻痞。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在服用大劑量瀉下藥物後,病情反復,出現汗出。心下痞滿,按壓時感覺濕潤。脈象關上部浮緊的。採用此方治療。如果有惡寒的症狀,說明表證未解,應先解表,然後再攻痞。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歌曰,痞證分歧辨向趨。關浮心痞按之濡。大黃二兩黃連一。麻沸湯調病緩驅。
白話文:
大黃(六十克),黃連(三十克)。
以上兩種藥材。用兩升沸騰的麻水浸泡。片刻後絞去藥渣。分兩次溫服。
歌曰,痞證表現各不同。脈浮心痞按之軟。大黃六十黃連卅。沸麻水調緩解病。
蔚按。心下痞按之濡而不硬。是內陷之邪與無形之氣搏聚而不散也。脈浮在關以上。其勢甚高。是君火亢於上不能下交於陰也。此感上焦君火之化而為熱痞也。方用大黃、黃連大苦大寒以降之。火降而水自升。亦所以轉否為泰法也。最妙在不用煮而用漬。僅得其無形之氣。不重其有形之味。使氣味俱薄。能降而即能升。所謂聖而不可知之謂神也。
白話文:
張蔚按:心下的痞塊按之濡濕而不堅硬,是內陷的邪氣與無形的元氣相聚互搏而不散開。脈浮在關脈以上,其勢頭很高,這是上焦的君火過旺於上方,不能下降交合於陰。這是感受了上焦君火變化而形成的熱痞。方劑用大黃、黃連大苦、大寒的藥來瀉下。火降了,水自然升起。也是依循否極泰來的法則。最妙的是不用煮而用浸泡。僅僅取到它的無形之氣,不看重它有形的滋味。使得氣味俱薄,能下降又能升起。所謂神妙不可知,就稱之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