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長沙方歌括》~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柴胡桂枝湯

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此湯

主之。又發汗多。亡陽譫語。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白話文:

用柴胡桂枝湯來調和營衛,使津液通暢,病症後來自然痊癒。

柴胡(四兩),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半夏(二合半),甘草(一兩),桂枝(一兩半),芍藥(一兩半),生薑(一兩半),大棗(六枚)

白話文:

柴胡(160克),黃芩(60克),人參(60克),半夏(10克),甘草(40克),桂枝(60克),芍藥(60克),生薑(60克),大棗(6枚)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歌曰,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入複方全。(生薑、大棗、甘草二方俱有。只取桂枝湯之半。須記之。七方。大、小、輕、重、奇、偶、復。)陽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白話文:

古人有歌謠雲:「小柴胡湯原方,取半劑煎服。桂枝湯加入處方全。生薑、大棗、甘草,兩方都有。只取桂枝湯的一半。必須記住。七種方劑。大、小、輕、重、奇、偶、復。」陽氣旺盛的,太陰少陽互相關連而生病。偏重於柴胡作主方。

蔚按。小柴胡湯解見本方。此言傷寒六七日。一經已周。又當太陽主氣之期。其氣不能從胸而出入。結於經脈以及支絡。故取桂枝湯以除發熱惡寒。藉小柴胡湯以達太陽之氣從樞以轉出。

白話文:

蔚注:小柴胡湯的解釋,請參閱原文。這裡說的傷寒病已經過了六七天,一陽經脈的週期已經結束,而現在又到了太陽經主氣當令的時候。太陽經的氣不能從胸部出入,而結滯在經脈和支絡之中,因此採用桂枝湯來消除發熱惡寒的症狀,再用小柴胡湯來疏通太陽經的氣,使之從樞穴轉出。

2. 柴胡桂枝幹薑湯

治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

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此湯主之。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乾薑(二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甘草(二兩炙。),栝蔞根(四兩)

白話文:

柴胡(二十四克),桂枝(十二克),乾薑(八克),黃芩(十二克),牡蠣(八克),甘草(八克炙用),栝蔞根(十六克)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歌曰,八柴二草蠣乾薑。芩桂宜三括四嘗。不嘔渴煩頭汗出。少陽樞病要精詳。

張令韶曰。傷寒五六日。厥陰主氣之期也。厥陰之上。中見少陽。已發汗而復下之。則逆其少陽之樞。不得外出,故胸脅滿微結。不得下行。故小便不利。少陽之上。火氣治之。故渴。無樞轉外出之機。故不嘔。但頭汗出者。太陽之津液不能旁達惟上蒸於頭也。少氣欲樞轉而不能。

白話文:

張令韶說:傷寒五、六天,是厥陰主氣的時期。厥陰之上,當中見少陽。已經發汗而再下之,則違逆了少陽的樞機,不得外出,所以胸脅滿悶微結。不得下行,所以小便不利。少陽之上,火氣治之,所以口渴。沒有樞機轉化外出之機,所以不嘔吐。但頭汗出者,太陽之津液不能旁達,只上蒸於頭部。少氣欲樞轉而不能。

故有往來寒熱之象也。厥陰內屬心包而主脈絡。故心煩。此病在太陽而涉厥陰之氣。不得少陽之樞以外出。故曰此為未解也。用柴胡、桂枝、黃芩。轉少陽之樞而達太陽之氣。

白話文:

所以會有寒熱交替的現象。厥陰內通心包,而心包主要掌管脈絡,所以心煩。這種病在太陽經,影響到厥陰經的氣。小腸無法藉著少陽經的樞紐向外排出,所以說這樣就是未解。使用柴胡、桂枝和黃芩來轉動少陽經的樞紐,以疏通太陽經的氣。

牡蠣啟厥陰之氣以解胸脅之結。蔞根引水液之上升而止煩渴。汗下後中氣虛矣。故用乾薑、甘草以理中。

3. 半夏瀉心湯

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以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此湯。

白話文:

治療患有傷寒五、六天,嘔吐伴隨發燒的病人。柴胡湯證狀已經具備,但卻服用其它藥物攻擊病邪。柴胡湯證狀仍然存在,那就再服用柴胡湯。這樣雖然使用了攻擊病邪的方法,也不至於有反效果。一定會蒸蒸發汗而痊癒。如果心下部位感覺滿脹、堅硬疼痛,這是結胸的症狀。採用大陷胸湯來治療。但如果只感覺滿脹而不疼痛,這就屬於痞證。柴胡湯不適合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此方劑。

半夏(半升,洗。),黃芩(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 半夏:半升,洗淨。

  • 黃芩:三兩。

  • 乾薑:三兩。

  • 甘草:三兩。

  • 人參:三兩。

  • 黃連:一兩。

  •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歌曰,三兩姜參炙草芩。一連痞證嘔多尋。半升半夏棗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蔚按。師於此證。開口即云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證俱在者。五六日乃厥陰主氣之期。厥陰之上。中見少陽。太陽之氣欲從少陽之樞以外出。醫者以他藥下之。心下滿而硬痛者為結胸。但滿而不痛者為痞。痞者否也。天氣不降地氣不升之義也。芩、連大苦以降天氣。薑、棗、人參辛甘以升地氣。

白話文:

杜蔚註解:老師看到這個證例,出口就說傷寒五六天開始嘔吐發熱,柴胡證的癥狀全都符合,五六天是厥陰主氣當令的時期,厥陰之上,中央出現少陽,太陽之氣想要經由少陽的樞機排出體外,醫生用其他的藥來通便,就會導致心下滿脹而疼痛,這叫做結胸。只有滿脹而不疼痛的稱為痞。痞是阻塞的意思,就是天氣不下降,地氣不升起的道理。黃芩、黃連大苦,可以以降天氣。生薑、大棗、人參辛甘,可以升地氣。

所以轉否而為泰也。君以半夏者。因此證起於嘔。取半夏之降逆止嘔如神。亦即小柴胡湯去柴胡加黃連。以生薑易乾薑是也。古人治病。不離其宗如此。

白話文:

所以病情由危轉安。醫生以半夏為君藥,這是因為病症始於嘔吐。取半夏的降逆止嘔功效如同神助。與小柴胡湯的區別在於去掉了柴胡,加了黃連,用生薑代替了乾薑。古代醫家治病,總是圍繞病情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