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卷三 (1)
卷三 (1)
1. 梔子豉湯
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者。
梔子(十四枚,生用。擘。),香豉(四合,綿裹。)
白話文:
治療發汗、催吐或瀉下之後,感到虛弱煩躁,無法安睡,心神不寧,反覆輾轉的情況。
梔子(十四枚,生用,擘開),香豉(四合,用綿包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從張本。刪此二句。)
歌曰,山梔香豉治何為。煩惱難眠胸窒宜。十四枚梔四合豉。先梔後豉法煎奇。
白話文:
上面兩味藥,用四升水。先煮梔子。煮到二升半。入豉。煮到一升半。過濾掉渣滓。分成兩次服用。溫熱後服用一次。如果吐了,就不要再服第二次。(從張本中刪除這兩句話。)
男元犀按。此湯舊本有得吐止後服等字。故相傳為湧吐之方。高明如柯韻伯。亦因其說。惟張隱菴、張令韶極辨其訛。曰。瓜蒂散二條。本經必曰吐之。梔子湯六節。並不言一吐字。且吐下後虛煩。豈有復吐之理乎。此因瓜蒂散內。用香豉二合而誤傳之也。愚每用此方。服之不吐者多。
白話文:
男元犀按。此湯方原本記載有先吐再服等字。因此被廣傳為湧吐的方劑。像柯韻伯這樣聰明的人也因為這話被誤導。只有張隱菴、張令韶極力否認此傳言的錯誤。說到,瓜蒂散提到兩條,本草綱目一定要寫吐後服。梔子湯六節,並沒有提到一個吐字。而且吐下之後虛煩,怎麼可能再吐呢?這是因為瓜蒂散內服用了香豉二合而誤傳的。我每次用這個方劑,服用後不吐的人很多。
亦或有時而吐。要之吐與不吐。皆藥力勝病之效也。其不吐者。所過者化。即雨露之用也。一服即吐者。戰則必勝。即雷霆之用也。方非吐劑。而病間有因吐而愈者。所以為方之神妙。梔子色赤象心。味苦屬火。性寒導火熱之下行。豆形象腎。色黑入腎。製造為豉。輕浮引水液之上升。
白話文:
有時候病人會嘔吐,但無論嘔吐與否,都是藥物療效勝過病情所產生的結果。沒有嘔吐,則是藥物通過所經過的地方,自然就化解了風熱風邪,好比雨露滋潤萬物的功用;服藥一次就嘔吐的,是藥物與病情作戰,必定能戰勝,就像雷霆萬鈞的功用一樣。藥方中雖然沒有吐劑,但有時因為嘔吐而病癒的,這是藥方的巧妙之處。梔子的顏色呈紅色,象徵心臟,味道苦屬於火,性寒,可以引導火熱向下運行。豆子形狀像腎臟,顏色黑屬於腎臟,製成豆豉後,輕浮可以引導水液往上運行。
陰陽和。水火濟。而煩熱懊憹結痛等證俱解矣。原本列於太陽。主解煩。非吐劑。而有時亦能湧吐也。韻伯移入陽明。只知為吐劑泄陽明之煩熱。即此為仁者見仁。知者見知也。
白話文:
陰陽平衡,水火調和,煩熱、懊惱、鬱結、疼痛等症狀都會解除。原本列在太陽經,主治煩躁,不是吐劑,但有時也能引起嘔吐。韻伯將它移入陽明經,只知道它是吐劑,可以瀉出陽明經的煩熱。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意思。
2. 梔子甘草豉湯
治梔豉湯證中若少氣者主之。
白話文:
治療梔子豉湯症狀中,如果出現氣虛的情況,就應該使用這個方劑。
梔子(十四枚),甘草(二兩,內臺。止用半兩),香豉(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二服。(從張氏重訂。下同。)
白話文:
-
梔子:14 顆
-
甘草:1 兩(《內臺》方劑中用半兩)
-
香豉:4 合
3. 梔子生薑豉湯
治梔子豉湯證中若加嘔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治療梔子豉湯症狀中如果有嘔吐的情況,這個方劑就可以使用。
梔子(十四枚),生薑(五兩,內臺。止用一兩)香豉(四合)
白話文:
梔子14枚,生薑五兩(《內臺》用一兩),香豉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歌曰,梔豉原方效可誇。氣羸二兩炙甘加。若加五兩生薑入。專取生薑治嘔家。
白話文:
取上述三種藥材。用四升水,先煎煮梔子和生薑,煎至剩下二升半,再加入豆豉,繼續煎煮至剩下一升半。濾去藥渣,分成兩份溫服。
歌訣說,梔豉原方效果值得稱讚。若體虛可加兩錢炙甘草。如增加五兩生薑,則專門用於治療嘔吐症狀。
蔚按。梔豉解見上。汗吐下後。中氣虛不能交通上下。故加甘草以補中。嘔者汗吐下後胃陽已傷。中氣不和而上逆。故加生薑暖胃解穢而止逆也。
白話文:
蔚註:「梔豉解」見上文。汗、吐、下之後,中氣虛弱,上下不通暢。所以加入甘草以補中。嘔吐者是汗、吐、下之後,胃陽已經受損。中氣不調和,並且往上逆。所以加入生薑溫暖胃,去除邪氣,並停止嘔吐。
4. 梔子厚朴湯
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此方主之。
梔子(十四枚),厚朴(四兩),枳實(四枚,水浸去穰。炒。)
白話文:
-
梔子(十四枚):梔子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
厚朴(四兩):厚朴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枳實(四枚,水浸去穰。炒):枳實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破氣、消積、導滯的功效。將枳實浸泡在水中,去除穰(果肉),然後炒熟。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二服。(本張氏重訂。)
歌曰,樸須四兩枳四枚。十四山梔亦妙哉。下後心煩還腹滿。止煩泄滿效兼該。
白話文:
上方三種藥材。用三升水煎煮,取其一半半的量。濾去藥渣,分成兩次溫服。(此方為張氏重新修訂。)
歌訣說,厚朴需用四兩,枳實四枚。十四枚山梔也非常好。服用後如果心煩又腹脹。此方可止心煩、洩瀉和腹脹,效果全面。
柯韻伯曰。心煩則難臥。腹滿則難起。起臥不安是心移熱於胃。與反覆顛倒之虛煩不同。梔子治煩。枳、樸泄滿。此兩解心腹之妙劑也。
白話文:
柯韻伯說,心煩難以入睡、腹部脹滿難以起身,起臥不安,這是心臟的熱氣移於胃部引起的,與一般的虛煩反覆顛倒不同。梔子可以治療心煩,枳實、樸硝可以泄熱排滿。這兩種藥物是治療心腹問題的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