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長沙方歌括》~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治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此湯主之。下後同。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枚),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

白話文:

麻黃(四兩,去掉節瘤),杏仁(五十顆),甘草(二兩,烤過的),石膏(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歌曰,四兩麻黃八兩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須知禁桂為陽盛。喘汗全憑熱勢操。

男元犀按。此借治風溫之病。論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一節。未出其方。此處補之。其文略異。其實互相發明。不然。汗後病不解。正宜桂枝湯。曰不可更行者。知陽盛於內也。汗出而喘者。陽盛於內。火氣外越而汗出。火氣上越而喘也。

白話文:

男元犀按。此法用於治療風溫病。論曰。太陽病發熱而口渴但無畏寒者。叫做溫病。如果發汗治療後。體內灼熱者稱為風溫。其方還沒說出來。這裡補充說明。其文字稍有不同。其實是互相發明。否則。發汗後疾病沒有解決。最適合使用桂枝湯。說不可以用其他方法。知道是體內陽氣過剩。發汗且喘息者。體內陽氣過剩。火熱之氣向外擴散而發汗。火熱之氣向上擴散而喘息。

其云無大熱。奈何。前論溫病曰發熱而渴不惡寒者。邪從內出。得太陽之標熱。無太陽之本寒也。今曰無大熱。邪已蘊釀成熱。熱盛於內。以外熱較之而轉輕也。讀書要得間。不可死於句下。至於方解。柯韻伯最妙。宜熟讀之。

白話文:

他說沒有高燒。怎麼會這樣?前面討論溫病的時候說,發燒口渴,不怕冷的人,是邪氣從內部產生。它得到太陽經的標熱,而沒有太陽經的本寒。現在說沒有高燒,是因為邪氣已經蘊結成熱了。熱盛於內,與外面比較起來,外熱就顯得輕了。讀書要會舉一反三,不能死記硬背。至於方劑的解釋,柯韻伯解釋得最妙。應該熟讀。

柯韻伯云。此方為溫病之主劑。凡冬不藏精之人。熱邪伏於臟腑。至春風解凍。伏邪自內而出。法當乘其勢而汗之。熱隨汗解矣。此證頭項強痛與傷寒盡同。惟不惡寒而渴以別之。證繫有熱無寒。故於麻黃去桂易石膏。以解表裡俱熱之證。岐伯所云末滿三日可汗而已者。此法是也。

白話文:

柯韻伯說,這個方劑是治療溫病的主方。凡是冬天沒有保養好精氣的人,熱邪潛伏在臟腑中。到了春天風一吹,冰雪融化,潛伏的邪氣就從內部發作出來。此時應該趁勢發汗,熱邪就會隨著汗液排出。這個病症的頭痛、頸項強痛跟傷寒的症狀完全一樣,不同的是不惡寒但口渴。病症的根源是熱,而不是寒,所以將麻黃中的桂皮換成石膏。用來治療發熱的病症。岐伯說,病沒有超過三天就可以發汗。這個方劑就是這樣做的。

此病得於寒時。而發於風令。故又名曰風溫。其脈陰陽俱浮。其證自汗身重。蓋陽浮則強於衛外而閉氣。故身重。當用麻黃開表以逐邪。陰浮不能藏精而汗出。當用石膏鎮陰以清火。表裡俱熱。則中氣不運。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眠鼻鼾。語言難出。當用杏仁、甘草以調氣。此方備升降輕重之性。

白話文:

此病的患病根源在於寒邪。但是發作的原因卻是風邪。所以又叫風溫。這種病的脈象呈現出陰與陽都浮在表面的症狀。患者自覺症狀有自汗、身體沉重。這是由於陽氣浮越於體表,強盛於衛氣之外,導致氣血閉阻。所以患者會感覺到身體沉重。此時應當使用麻黃來發表,將病邪排出。陰氣浮越,無法收斂精氣,就會導致自汗的症狀。此時應當使用石膏來鎮陰,清熱。表裡有熱邪,就會導致中氣運行不暢,氣機升降不利,所以患者會出現睡眠時間長、鼻鼾聲大的症狀。同時,語言吞吐不清。此時應當使用杏仁、甘草來調理氣機。這個方劑具備了升、降、輕、重的藥性。

足以當之。若攻下火熏等法。此粗工促病之術也。蓋內蘊之火邪與外感之餘熱。治不同法。是方溫病初起。可用以解表清裡。汗後可復用以平內熱之猖狂。下後可復用以徹伏邪之留戀。與風寒不解用桂枝湯同法。例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特開此涼解一法。為大青龍湯之變局。

白話文:

(桂枝湯)足以勝任溫病。如果使用攻下、火燻等方法,這是粗糙的治療方法,會促發疾病的發展。因為內部蘊藏的火邪和外感剩餘的餘熱,治療方法不同。這個方劑是溫病剛開始時,可以用它來解表清裡。出汗後可以再次使用以平息體內過盛的熱量。洩下後可以再次使用以清除潛伏的邪氣。與風寒不解時使用的桂枝湯的方法相同。例子中說:桂枝下嚥,陽氣盛則會死亡。特地開出這個涼解的方法,是大青龍湯的變通用法。

白虎湯之先著也。然此證但熱無寒。用青龍則不宜薑、桂。恐脈流薄疾。斑黃狂亂作矣。此證但熱不虛用白虎。則不宜參、米。恐食入於陰則長氣於陽。譫語腹脹矣。此為解表之劑。若無喘鼾語言難出等證。則又白虎之證治矣。凡治溫病表裡之實。用此湯。治溫病表裡之虛。

白話文:

白虎湯是最先使用的一種方劑。然而此種證候只見熱不見寒,使用青龍湯就不宜加入薑、桂,恐怕脈搏流利急促,斑黃、狂亂的症狀就會出現。此種證候只有熱症而沒有虛症,使用白虎湯就不宜加入人參、大米,恐怕食物進入陰分,就會使陽分的氣結聚。譫語、腹部脹滿的症狀就會出現。這是解表的一種方劑。若沒有喘息、鼾聲、言語難出的症狀,那就也是白虎湯的證治範圍。凡是治療溫病表裏實證的,都用此湯。治療溫病表裏虛證的,

用白虎加參、米。相須相濟者也。若葛根黃芩黃連湯則治痢而不治喘。要知溫病下後。無利不止證。葛根黃連之燥。非治溫藥。且麻黃專於外達。與葛根之和中發表不同。石膏甘潤。與黃連之苦燥懸殊。同是涼解表裡。同是汗出而喘。而用藥有毫釐之辨矣。

白話文:

用白虎湯加人參、米。相互配合,互相促進。如果用葛根、黃芩、黃連湯,那麼只能治療痢疾,而不能治療喘。要知道,溫病下後,沒有不通暢不止的症狀。葛根、黃連的乾燥,不是治療溫病的藥物。而且,麻黃專門用於外達,與葛根的中和發表不同。石膏甘潤,與黃連的苦燥截然不同。都是用來涼解表裡,都是汗出而喘。但用藥有細微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