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心法》~ 卷之十 (6)
卷之十 (6)
1. 血類
凡一十七品。
當歸,味辛甘,氣溫,氣味俱輕,可升可降,陽也。入手少陰心、足太陰脾、厥陰肝經。頭止血,身和血,尾破血,全用無效。
治血通用,能使氣血各有所歸,故名當歸。和血補血,破血,大補不足。
擇肥軟者去蘆,以酒洗淨,曬乾。如痘子血熱者,用尾;血虛者,用頭身。
川芎,味辛,氣溫,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少陽引經,入手足厥陰經。
上行頭目,下行血海,通肝經,血中之氣藥也。散肝經風,頭面風不可缺。溫中散寒,開鬱行氣,燥濕。
擇形塊重實如雀腦,色白者佳。凡頭面瘡不起發,或作癢者,非此不可。白芷為之使。
芍藥,味苦酸,氣微寒,氣薄味厚,陰也,降也,陰中之陽。入手足太陰經。
益肝緩中,扶陽收陰,補血,散惡血,脾經之藥。白者補,赤者瀉。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血。冬月減芍藥,以避中寒。
凡痘瘡初發表,或血熱,或小便不利,並用赤;如氣血虛,脾胃弱及和中,並用白。俱酒浸透,切片,曬乾,炒過用之。如瘡癢塌,或手足不起發者,此脾虛也。只用白者,以桂煎酒浸炒用。
地黃,味甘苦,氣寒,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
生者大寒,入手太陽經、少陰經。涼血生血,補腎水,真陰不足,瀉脾中濕熱及血熱。
熟者微溫,入手足少陰經、厥陰經,大補血衰。
擇肥嫩大者,水浸驗沉者乃佳。陰乾,生者名乾地黃,凡痘疹血熱者,瘡乾枯者,身大熱者,宜用之。酒蒸黑爛者,名熟地黃,凡血虛者,宜用之,並須酒洗浸,曬乾用。
天門冬,味苦甘,氣寒,氣薄味厚,陰也。入手太陰肺、足少陰腎經。
瀉肺火,療熱侵肺,吐衄妄行,定肺氣咳逆喘息促急,潤燥止消渴。
擇肥大者,湯浸去皮去心,曝乾用。肺火甚者,非此不除。
麥門冬,味甘微苦,氣平微寒,陽中微陰。入手太陰肺經。
治心肺熱,瀉肺中伏火及治血妄行;主口乾燥渴,病後虛熱,能潤經復脈,益血除煩。
擇肥大者去枝梗,湯浸去心用,不則令人煩。痘疹躁渴,最宜多用。
紅花,味辛甘苦,氣溫,陰中之陽。
多用則破血,少用則入心,養血和血,與當歸同功。
子吞數粒,主天行瘡子不出。汁及胭脂能點黑斑,凡痘瘡色紅紫者,血熱也,用花以酒洗曬乾入藥。瘡子黑陷,用子以酒浸曬乾,慢火微炒,研爛入藥。
牡丹皮,味辛苦,氣寒,陰中微陽。入手厥陰、足少陰經。
主驚癇邪氣,瀉陰中火,除衄血吐血。
擇肉厚者去心,痘瘡血熱者宜之。
牛膝,味苦酸,氣平。
主四肢拘攣,不可屈伸,活血生血,能引諸藥下行。腰腿之疾不可缺。
擇長大而柔潤者佳。去蘆,酒洗陰乾用。
蒲黃,味甘,氣平。
白話文:
血類:共十七種藥物。
當歸:味辛甘,性溫,氣味都比較輕,能升能降,屬陽。走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厥陰肝經。根部止血,莖部和血,尾部破血,整根使用則無效。
主治血虛血瘀,能使氣血各歸其位,故名當歸。能和血、補血、破血,尤其能補益不足。
選肥軟的,去掉根須,用酒洗淨,曬乾。如果痘瘡是血熱引起的,用尾部;如果血虛,用根莖部。
川芎:味辛,性溫,氣味厚重,輕浮上升,屬陽。走少陽經及手足厥陰經。
上行頭面,下行血海,通利肝經,是行血中之氣的藥物。能散肝經風邪,治療頭面風疾不可缺少。還能溫中散寒,舒肝解鬱,燥濕。
選擇形狀像雀腦,堅實飽滿,顏色潔白的最好。凡是頭面瘡瘍不起或發癢,非川芎不可。白芷是它的輔藥。
芍藥:味苦酸,性微寒,氣味輕薄,屬陰,能下降,陰中之陽。走手足太陰經。
能滋養肝臟、緩解胃脘不適、扶助陽氣、收斂陰氣、補血、散除瘀血,是脾經的藥物。白色芍藥補益,紅色芍藥瀉下。紅色芍藥能利小便、行氣;白色芍藥能止痛、散瘀。冬天減少芍藥用量,以避免傷寒。
凡痘瘡初期發病,或血熱,或小便不利,都用紅色芍藥;如果氣血虛弱,脾胃虛弱或需和胃,則用白色芍藥。都需用酒浸泡,切片,曬乾,炒過再用。如果瘡瘍瘙癢潰爛,或手腳不出疹子,這是脾虛,只用白色芍藥,用桂枝煎酒浸泡後炒用。
地黃:味甘苦,性寒,氣味輕薄,沉降,屬陰。
生地黃性大寒,走手太陽經、少陰經。能涼血生血,補腎水,治療真陰不足,瀉除脾胃濕熱及血熱。
熟地黃性微溫,走手足少陰經、厥陰經,大補血虛。
選擇肥嫩碩大的,用水浸泡,能沉底的才是好地黃。陰乾後,生者名乾地黃,凡痘疹血熱、瘡瘍乾燥、全身發熱者,宜用生地黃。用酒蒸煮至黑爛者,名熟地黃,凡血虛者,宜用熟地黃,都需用酒洗淨浸泡,曬乾再用。
天門冬:味苦甘,性寒,氣味輕薄,屬陰。走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
能瀉肺火,治療熱邪侵犯肺臟,治療吐血、衄血、血妄行,治療肺氣咳嗽、呼吸急促,潤燥止消渴。
選擇肥大的,用湯浸泡去皮去心,曬乾再用。肺火很盛者,非天門冬不可。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平微寒,屬陽中之陰。走手太陰肺經。
能治療心肺熱,瀉除肺中伏火及治療血妄行;主治口乾舌燥,病後虛熱,能滋潤經絡、恢復脈象、益血、除煩。
選擇肥大的,去掉枝梗,用湯浸泡去心再用,否則會令人煩躁。痘疹煩渴,最宜多用。
紅花:味辛甘苦,性溫,陰中之陽。
大量使用則破血,少量使用則養心,養血和血,與當歸功效相似。
吞服幾粒紅花子,能使天行瘡瘍的瘡瘍疹子長出來。紅花汁液及胭脂能點除黑斑,凡痘瘡顏色紅紫者,是血熱,用紅花用酒洗淨曬乾入藥。如果瘡瘍疹子發黑凹陷,用紅花子用酒浸泡曬乾,小火微炒,研磨成粉入藥。
牡丹皮:味辛苦,性寒,陰中微陽。走手厥陰經、足少陰經。
主治驚癇邪氣,瀉除陰中之火,治療鼻出血、吐血。
選擇肉厚者,去掉心部,痘瘡血熱者宜用。
牛膝:味苦酸,性平。
主治四肢拘攣,不能屈伸,活血生血,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腰腿疼痛不可缺少。
選擇長大而柔潤者為佳。去掉根須,用酒洗淨陰乾再用。
蒲黃:味甘,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