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心法》~ 卷之三 (12)
卷之三 (12)
1. 潰爛
痘瘡所貴者,堅實不破,圓淨成痂也。其有潰爛者,火勝也。經曰:熱勝則腐肉。火之為用,猛虐峻暴,近之則燥癢不寧,迫之則焦痛難忍,灼之則糜爛成瘡。故敗物者,莫如火也。火生於空,非虛不燃,乘之以風,其焰益烈。痘瘡潰爛,由肌肉素虛,邪風侵襲。風者,善行數變,行諸脈俞,散於榮衛之間,一旦毒發於里,風應於表,風火相扇,肌肉憤䐜,皮膚決裂而瘡壞矣。如膿成而潰,則毒已化,但黏衣漬度,不能幹較,古方以敗草散主之,誠良法也。
膿漿未成,其毒未化,癢破潰爛者,則衛氣暴泄,津液不榮。譬草木剝削其皮,枯萎而死矣。經云: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化,氣止則化絕。此之謂也。
白話文:
【潰爛】
在處理痘瘡時,最理想的狀態是它們堅固、完整,不會破裂,並能形成乾淨的結痂。然而,若痘瘡出現潰爛的情況,這通常是由於體內火氣過盛。根據古籍記載,過多的熱氣會導致肌膚組織腐爛。火氣的作用強烈且急躁,一旦靠近肌膚,便會引起乾燥和瘙癢,進一步加劇則會造成燒灼般的疼痛,最終導致肌膚潰爛形成瘡口。因此,能摧毀肌膚健康的,無疑就是過旺的火氣。火氣在空氣中產生,若沒有足夠的空間或氣流,便無法燃燒起來,但一旦受到風力的助長,火焰就會更為猛烈。痘瘡的潰爛,往往是因為肌肉本來就虛弱,再加上邪風的侵擾。風性飄忽不定,且變化莫測,它在經絡中遊走,散佈於營血和衛氣之中,當體內毒素爆發,風邪在外皮反應,風火相互煽動,使肌肉發炎腫脹,皮膚開裂,最後導致瘡口的形成。如果膿包已經成熟而破裂,表示毒素已被排出,只需處理衣物上的滲出物,避免感染,古方中的敗草散就是專門用來治療這種情況,確實是一個好方法。
然而,如果膿液尚未形成,毒素尚未排出,痘瘡就因瘙癢而破裂潰爛,這代表保護身體的衛氣大量流失,體內津液無法滋養肌膚。這就好比樹木被剝奪了樹皮,終將枯萎死亡。古籍中提到:身體內部的根源,稱為神機,一旦神機消失,生命活動也就停止;身體外部的根源,稱為氣化,一旦氣化停止,生理功能也就終結。這正是在描述痘瘡潰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