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心法》~ 卷之三 (10)
卷之三 (10)
1. 癢塌
訣云:虛則癢,實則痛。此大概言之。痘瘡之癢,其候不同。有方出而身癢者,初見紅點,遍身作癢,此邪氣欲出,皮膚閉密,其火遊移往來,故癢也,與傷寒太陽經病身癢者同論。可發之,使皮膚縱緩,腠理開通,邪氣得泄。瘡出而癢,云所謂火鬱則發之者是矣。有將收較而癢者,其膿已成,其瘡將回,邪氣散而正氣復,榮衛和暢,故癢也,與癰癤將痊而癢者同論。不須服藥,但謹護之,勿令撏掐,以致腫灌,所謂美疾者是已。
有起壯泡漿而癢者,當血以化水,水未成膿之時,其毒未化,渾身瘙癢,爬搔不寧,此惡候也,與傷寒陽明經病皮中如蟲行者同論。所謂虛風外搏,邪氣內強,癢而不止,為泄風者是已。此視瘡之乾溼,以風藥佐之,必令癢去,方為佳兆。若癢甚不休,瘡壞皮脫,其毒復陷,謂之癢塌,必不能治矣。
大抵出形而皮肉紅豔,起發而皮嫩多水者,其後常致塌也。
如初出身癢者,可發之,桂枝葛根湯(五)加制麻黃、牛蒡子主之。
如起發養漿而癢者,通用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加防風、牛蒡子主之。
如瘡干而癢者,宜養血潤燥,以四物湯(十九)合消風化毒湯(八十二)、奪命丹(十七)主之,外用茵陳熏法(八十一)。
如瘡濕而癢者,宜養氣去濕,以四君子湯(二十)合消風化毒湯(八十二)、奪命丹(十七)主之,外用茵陳熏法(八十一)。
如瘡癢潰爛黏衣,被席難任者,以十全大補湯(三十六)加防風,合奪命丹(十七)主之,外用敗草散(八十)。
如瘡將收而作癢,誤犯破損,不肯幹較者,用白虎散貼敷(七十九)。
白話文:
[疹癢]
內容翻譯爲: 古語說:體質虛弱則癢,體質實則痛。這是大致的說法。痘瘡的癢感,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在痘瘡剛開始出現時全身就感到癢,當紅點剛顯現,全身就開始癢,這是因爲邪氣將要爆發,皮膚閉塞,火氣在體內遊走,所以會感到癢,這與傷寒病太陽經病身癢的情況相同。可以發汗,使皮膚鬆弛,毛孔暢通,邪氣得以排出。瘡痘出現後癢,就是所謂的火氣鬱結則發汗治療的情況。
有的在瘡痘快癒合時開始癢,膿已經形成,瘡痘即將好轉,邪氣散去,正氣恢復,氣血和暢,所以會感到癢,這與癰疽快痊癒時癢的情況相同。不需要服用藥物,只需小心護理,不要抓撓,以免引起腫脹,這就是所謂的美好疾病。
有的在痘瘡長壯泡漿時癢,當血液轉化成水,水還未變成膿的時候,毒素未化解,全身瘙癢,抓撓不安,這是不好的徵兆,這與傷寒陽明經病皮膚像有蟲子在爬行的情況相同。所謂虛風外搏,邪氣內強,癢而不止,就會成爲泄風。這時要看瘡痘的乾溼程度,輔以風藥,必須讓癢感消失,纔是好的預兆。如果癢感嚴重不停,瘡痘破壞,皮膚脫落,毒素再次侵入,稱爲癢塌,必定無法治癒。
總的來說,痘瘡出形後皮膚肌肉紅豔,開始生長時皮膚嫩且水分多的,之後通常會導致痘瘡塌陷。
對於剛開始出現時全身癢的情況,可以用發汗的方式,使用桂枝葛根湯,加制麻黃、牛蒡子爲主藥。
對於痘瘡開始生長且有漿液時癢的情況,通用十全大補湯,加防風、牛蒡子爲主藥。
對於瘡痘乾燥時癢的情況,應該養血潤燥,使用四物湯合消風化毒湯、奪命丹爲主藥,外用茵陳燻法。
對於瘡痘溼潤時癢的情況,應該養氣去溼,使用四君子湯合消風化毒湯、奪命丹爲主藥,外用茵陳燻法。
對於瘡痘癢到潰爛粘衣服,難以忍受的情況,使用十全大補湯加防風,合奪命丹爲主藥,外用敗草散。
對於瘡痘快癒合時癢,不慎破損,不肯幹燥的情況,使用白虎散貼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