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痘疹心法》~ 卷之二十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 (9)

1. 卷之二十三

2. 古今經驗諸方

八十六、玉積散,冬月痘出不快,用此發之。

白芷,川芎(各二分),桔梗(一分半),芍藥,甘草(炙),茯苓,當歸,桂枝,半夏(各二分),陳皮,枳殼,麻黃(各五分),蒼朮(一錢),厚朴(四分)

上除桂、枳二味,別為粗末,外十二味銼細,慢火炒令轉色,攤冷,次入二味末,令勻,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八十七、辰砂散,預解痘毒。

好辰砂(一錢),絲瓜近葉(三寸,連子燒灰存性,此物發痘瘡最好)

上研末,密水調服,尤佳。

八十八、連翹湯,此解裡熱良方,痘疹通用。

連翹,防風,瞿麥,荊芥穗,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蟬蛻,赤芍藥,黃芩,白滑石,山梔子,甘草(各五分)

上銼細,加紫草五分,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八十九、黃連解毒湯,此解火毒,痘疹通用。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渣,熱服。

九十、桂枝芍藥湯

桂枝,白芍藥,防風,黃耆(炙),甘草(各等分)

上銼細,加棗二枚,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九十一、木香大安丸,治傷食。

木香(二錢),黃連,陳皮,白朮(各三錢),山楂肉,萊菔子(炒),枳實,連翹,神麯(炒),麥櫱(炒),砂仁(各一錢半)

上為末,神麯糊為丸,陳倉米湯下。

附方:補中順氣湯

人參,當歸,木香,青皮,山楂肉,厚朴,甘草(炙)

上銼細,水煎服。

九十二、宣風散,治黑陷裡實,以代百祥丸、牛李膏。

檳榔(二個),陳皮,甘草(炙,半兩),牽牛(四兩,用半生半熟,取頭末一兩)

上為細末,二、三歲,蜜湯調下半錢,已上一錢,食前服。

九十三、闢穢香,痘家常宜焚之。

蒼朮(一斤),大黃(半斤)

上銼細研末,放火爐中燒之,不可間斷。

九十四、天水散,治痘乾燥而痛。

白滑石(四兩),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白湯調服,或用塗痘,甚佳,以蜜水調刷之。

九十五、洗肝明目散,治痘後目疾。

當歸,川芎,羌活,防風,山梔仁,龍膽草,柴胡,木賊,密蒙花(各等分)

上銼細,共為末,每服一錢,淡砂糖水調服。

九十六、蟬蛻散,治痘後目疾良方。

蟬蛻,密蒙花,黑豆蔻,望月沙(各等分)

共為細末,每用一錢,以豬羊肝一片,批開,入藥末在內,用苧麻扎定,米泔煮熱,頻與食肝飲湯。

九十七、拔毒膏(一名必勝膏),治痘癰。

馬齒莧(杵汁),豬膏脂,石蜜,生綠豆(末),赤小豆(末)

上,以三味,共熬為膏,徐腫處,如干,以水潤之。

九十八、百花膏,治痘燥,以痂皮濺起作痛。

石蜜不拘多少,略用湯和,時時以鵝翎刷之,瘡痂亦易落無痕。

白話文:

古今經驗諸方

八十六、玉積散:冬天痘疹發得不順暢,可用此方使其順利發出。

配方:白芷、川芎(各二分),桔梗(一分半),芍藥、炙甘草、茯苓、當歸、桂枝、半夏(各二分),陳皮、枳殼、麻黃(各五分),蒼朮(一錢),厚朴(四分)。

用法:除了桂枝、枳殼以外的藥材,先粗磨成粉;其餘十二味藥材切細,用慢火炒至顏色改變,攤涼後,再加入桂枝、枳殼的藥粉,拌勻。用一盞半的水,三片薑片,煎成一盞藥汁,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八十七、辰砂散:預防和治療痘毒。

配方:好辰砂(一錢),絲瓜靠近葉子的部分(三寸長,連同種子一起燒成灰,留存其藥性,此物最利於痘瘡的發出)。

用法: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水調服,效果更佳。

八十八、連翹湯:治療裡熱的良方,痘疹皆可通用。

配方:連翹、防風、瞿麥、荊芥穗、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蟬蛻、赤芍藥、黃芩、白滑石、山梔子、甘草(各五分)。

用法:將藥材切細,加入紫草五分,用一盞半的水,煎成一盞藥汁,去渣,飯前溫服。

八十九、黃連解毒湯:治療火毒,痘疹皆可通用。

配方: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等分)。

用法:將藥材切細,用一盞半的水,煎成一盞藥汁,去渣,趁熱服用。

九十、桂枝芍藥湯:

配方:桂枝、白芍藥、防風、炙黃耆、甘草(各等分)。

用法:將藥材切細,加入兩枚大棗,用一盞半的水,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九十一、木香大安丸:治療傷食。

配方:木香(二錢),黃連、陳皮、白朮(各三錢),山楂肉、炒萊菔子、枳實、連翹、炒神麴、炒麥芽、砂仁(各一錢半)。

用法:研磨成粉,用神麴糊做成丸藥,用陳倉米湯送服。

附方:補中順氣湯:

配方:人參、當歸、木香、青皮、山楂肉、厚朴、炙甘草。

用法:將藥材切細,水煎服。

九十二、宣風散:治療黑陷裡實,可代替百祥丸、牛李膏。

配方:檳榔(兩個),陳皮、炙甘草(半兩),牽牛(四兩,用半生半熟的,取其頭尾各一兩)。

用法:研磨成細粉,兩三歲的孩子用蜜湯調服半錢,成人用一錢,飯前服用。

九十三、闢穢香:痘瘡患者家中宜常焚燒。

配方:蒼朮(一斤),大黃(半斤)。

用法:將藥材切細研磨成粉,放在火爐中燃燒,不可間斷。

九十四、天水散:治療痘疹乾燥疼痛。

配方:白滑石(四兩),甘草(一兩)。

用法:研磨成細粉,用白開水調服,或塗抹在痘疹上,效果很好,可用蜂蜜水調和後塗刷。

九十五、洗肝明目散:治療痘疹後引起的目疾。

配方:當歸、川芎、羌活、防風、山梔仁、龍膽草、柴胡、木賊、密蒙花(各等分)。

用法:將藥材切細,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淡砂糖水送服。

九十六、蟬蛻散:治療痘疹後引起的目疾良方。

配方:蟬蛻、密蒙花、黑豆蔻、望月砂(各等分)。

用法: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取一片豬或羊肝,剖開,放入藥粉,用苧麻扎好,用米湯煮熱,經常服用肝片和湯汁。

九十七、拔毒膏(一名必勝膏):治療痘瘡癰腫。

配方:馬齒莧(搗汁),豬膏脂,石蜜,生綠豆(研磨成粉),赤小豆(研磨成粉)。

用法:將以上三種藥材一起熬製成膏,塗抹在腫脹的地方,如果膏藥乾燥,用水潤濕。

九十八、百花膏:治療痘疹乾燥,痂皮脫落疼痛。

配方:石蜜適量,略加溫水調和,隨時用鵝毛刷塗抹,瘡痂容易脫落,且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