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痘疹心法》~ 卷之二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一 (2)

1. 婦人痘疹症治歌括

經行暴喑猝無音,血出津枯舌不榮,

養血通心言語出,一朝身價重千金。

女子種痘,經水忽行,暴喑不能言語者,心主血,舌乃心之苗,血去則心虛,心虛則少陰之脈不能上榮於舌,故猝失音不語也,先以當歸養心湯(一四五),養心血,利心竅,待其能言,以十全大補湯(三十八)調之。

月事如行變壞瘡,內虛陷伏已乖常,

藥靈中病終須吉,症逆違師倏忽亡。

月事大行,其瘡不起發,不光壯,不飽滿,不紅活,頂平陷,色灰白或青乾黑陷者,此裡虛之候。瘡復陷入也,宜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奪命丹(十七)相間服之。其瘡胖脹紅綻,或瘡空中再出一番者,大吉之兆。若加腹脹喘促,譫妄悶亂,寒顫咬牙,手足厥逆者,必死也。

妊娠瘡疹治應難,惟有安胎法最先,

不可令胎輕觸動,胎元觸動命將殘。

孕婦出痘,始終以安胎為主,不可犯動其胎。其初發熱,以參蘇飲(三)發之,瘡出現後,多服安胎飲為佳(一百四十六)。渴者,人參白朮散(二十三);泄者,黃芩湯(四十一)合四君子湯(二十)加訶子;色灰白,起發收較遲者,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去桂。

邑文學程文達一女,年二十出痘,且有娠五月矣,請予治之。診其脈男胎也,惟以清熱解毒和中安胎為主,乃用黃芩、白朮為君、人參、生甘草、當歸身、生地黃、白芍藥、紫蘇葉佐之,自初出至成漿無他苦。予聞家中被盜而歸。適有蘄水郭醫至,進藥一服,胎墮,果男胎也。

亟請予至,痘變灰白,平塌成倒陷也,裡虛故耳,詢所用方,乃獨聖散。予曰;噫!穿山甲、麝香,皆墮胎藥,胎去氣血益虛,瘡毒內陷不可救也。遂辭歸,三日卒。

瘡正甚時正臨產,幾人束手功莫展,

滌除惡露相時行,補益元神休忌憚。

孕婦出痘,正當甚時,忽臨正產蓐者,只以大補氣血為主,十全大補湯(三十八)。若腹中微痛,此惡露未盡也,宜去之,四物湯(十九),用熟地黃去芍藥,加乾薑、桂心、木香、黑豆。

產後如逢出疹瘡,此時胎去免憂惶,

只憑補益收功效,莫犯寒涼生氣傷。

婦人產後出痘瘡者,只以大補氣血為主,十全大補湯(三十八),白芍藥用桂、酒炒用,不可妄用寒涼,恐損發生之氣。

白話文:

婦人痘疹症治歌括

月經來潮時突然失聲,出血過多,舌頭乾燥無光澤,代表血虛心氣不足,需先養血補心,才能恢復說話能力。 一開始用當歸養心湯補血,讓她能說話後,再用十全大補湯調理。

如果月經正常但痘疹長得不好,起不來、顏色暗淡、凹陷,表示身體虛弱,需要用十全大補湯和奪命丹交替服用。痘疹長得飽滿紅潤,或在瘡內再長出新痘,是好現象。但若伴隨腹脹、喘促、神志不清、發冷、牙關緊閉、手腳冰冷等症狀,則預示死亡。

孕婦長痘,首要任務是保胎,初期發熱可用參蘇飲,痘疹出現後多服用安胎飲。口渴用人參白朮散;腹瀉則用黃芩湯加四君子湯及訶子;痘疹顏色灰白、起得慢,用十全大補湯(去桂枝)。

曾有一位二十歲、懷孕五個月的女子長痘,診斷為男胎,我用清熱解毒、和中安胎的藥方治療,從痘疹初起至結痂都順利。後來她家遭竊,請來一位郭姓醫生,服藥後胎兒流產,是個男嬰。

後來,該女子痘疹顏色灰白凹陷,我得知她服用獨聖散,裡面有穿山甲、麝香等墮胎藥,導致氣血虛弱,痘毒內陷,無法挽回,三日後便去世了。

孕婦在痘疹最嚴重時臨盆,治療重點是大補氣血,使用十全大補湯。若產後有輕微腹痛,是惡露未盡,可用四物湯(熟地黃、乾薑、桂心、木香、黑豆,去芍藥)排出惡露。

產後長痘,重點是補益氣血,使用十全大補湯(白芍藥用酒炒),忌用寒涼藥物,以免損傷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