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痘疹心法》~ 卷之十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 (6)

1. 收靨症治歌括

幾個頑瘡不肯收,無時痛楚血常流,

此成疳蝕難調理,日久堪嗟一命休。

痘以成疳蝕瘡者,若在肢節,及諸虛怯軟弱,血氣俱少之處,色青紫黑,腫痛潰爛,以漸延開,血自出者,難治。若所生之處,在於陽分,不痛不爛,色不變,血不出者,以綿繭散(一二五)主之。

一向渾身只溫暖,忽加煩熱減精神,

干漿焦靨宜如是,只怕生來內外因。

痘瘡常宜溫暖,有熱不可盡去。如一向身溫,今又發熱者,俗名干漿,此亦常候。只怕內傷飲食,外感風寒,以致發熱,又當別論。然病久氣虛,不敢輕用汗下。因外傷者,桂枝葛根湯(五)加人參。因內傷者,木香大安丸(九十一)主之,並宜用連翹湯。凡痘出太密,身有壯熱可嫌者,連翹湯,聖藥也(八十八)。

待到渾身膿水乾,紛紛時俗怠心生,

不知禁忌多翻變,一簣難成九仞山。

收靨之時,人心怠忽,居處飲食,不知禁忌,以致變生異症,滔滔皆是也。

白話文:

幾個頑固的瘡瘍不肯癒合,時時刻刻疼痛出血不止,已經形成難以治療的疳蝕,時間久了,性命堪憂。

痘瘡演變成疳蝕性瘡瘍,如果長在關節等虛弱部位,患者氣血不足,瘡瘍顏色青紫發黑,腫痛潰爛,逐漸擴大,自行出血,很難治療。如果長在身體陽氣旺盛的部位,不痛不爛,顏色沒有變化,也不出血,可用綿繭散治療。

本來全身溫暖舒適,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這是痘瘡癒合後出現的「干漿焦靨」的症狀,但也要考慮是內外因素引起的。

痘瘡通常需要溫暖的環境,發熱也不可完全退去。如果原本身體溫暖,現在又發熱,俗稱「干漿」,也是常見的症狀。但如果因內傷飲食或外感風寒導致發熱,則需另作處理。由於病程久了氣虛,不敢輕易使用發汗瀉下的方法。如果是外傷引起的,可用桂枝葛根湯加人參;如果是內傷引起的,可用木香大安丸治療,並配合連翹湯使用。痘疹過密,身體壯熱明顯者,連翹湯是良藥。

等到全身膿水都乾了,很多人就鬆懈了心防,不知道此時禁忌很多,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痘瘡癒合階段,人們往往疏忽大意,在起居飲食方面不注意禁忌,導致各種併發症發生,這種情況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