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痘疹心法》~ 卷之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 (1)

1. 卷之十七

2. 收靨症治歌括

凡十九首。

膿窠結就正鮮肥,瘡頂微焦欲靨時,

漸次干收無急慢,痂皮圓淨轉春暉。

痘瘡成膿之後,鮮明肥澤,飽滿堅實,以手拭之,瘡頭微焦硬者,此欲靨也。大小先後,以漸次靨,不失太急,不失太緩。已靨者,痂殼周圓無有突凸陷凹者,乾淨無淫濕破濺者,此為正靨,否極泰來之象也。

痘瘡收靨有真訣,面上身中要合格,

面上吐漿頂聚珠,身中結痂堅如墨。

凡痘瘡收靨之時,面上是一樣收,身上是一樣收,謂之合格,乃正靨也。面上痘瘡收格,痘頂吐膿,結聚如珠子樣,滿面皆然,磊落可觀,惟兩耳與身上同。身上痘瘡收格,皮膿乾結如螺,靨樣緊淨堅厚,易自脫落。

收靨如將日數拘,幾曾等得不差殊,

但憑本痘分疏密,更向其人論實虛。

俗謂幾日發熱,幾日出形,幾日起發,幾日作漿,幾日收靨,此大略之言耳。痘有疏密,毒有微甚,人有虛實,豈可一切拘以日數。如瘡本疏者,其毒微,其人中氣實,又能食,自然易出易靨,固不待於旬日者。如瘡本密者,其毒甚,其人中氣實又能食,榮衛調和,內外無諸傷犯,至十二三日,可以刻期收靨也。若其人中氣虛,食少,或內外曾有傷犯,或遇氣修乖變,因而難靨,豈可必拘以日數哉。

痘瘡收靨已無邪,不疾不徐乃更佳,

太疾卻防餘毒壅,太遲潰爛不成痂。

凡痘瘡收靨之時,毒邪已解,只要先後有次,疾徐得中,如收太急者,毒邪未盡,煎熬津液,以致速枯,必為目病,為癰毒,為諸怪疾,甚至橫夭,宜微利之,以徹其毒,當歸丸主之(一○○)。如收太遲者,中氣已虛,脾胃太弱,不能榮養肌肉,使之完就,以致潰爛。內服十全大補湯(二十八),外用敗草散(八十)襯之。

英山沈翰女,年十九出痘,其婿請予視之,起發未透,膿漿未成,收靨太急,非正靨也。適佔得渙之巽,予曰:病既逆,卦象又凶,不可為矣,果死。一子十歲出痘,將靨亦與其姊症同,及卜亦得渙之巽,人皆懼。予曰:勿憂,此可治也。其婿曰:同一病,固一卦象,有可治不可治,何也?予曰:以病言之,令正收靨太急,面無完瘡,故曰不治。令舅面瘡半靨,膿腫尚存,故曰可治。

以卦言之,先以夫占妻,用財為主,卦中無財,兄弟發動,又克妻財,所以凶也。後以父占子,用子為主,子孫旺相,兄弟發動,能生其子,所以吉也。已而果然。瀚曰:公何?但神醫,亦神卜也。

當收不收瘡潰爛,內外審候是何變,

以法求之要著痂,痂不得成為倒靨。

痘瘡過期不收,遍身潰爛者,此與斑爛不同,乃熱太過也。其候不同,或於天寒,失於蓋復,使瘡受凍而不收者,宜服五積散(八十六),外用乳香燒煙於被內熏之。或因天熱過求溫暖,使瘡被蒸而不收者,宜內服人參白虎湯(二十四),或五苓散(二十八),外減去衣被,令少清涼,以天水散(九十四)撲之。

白話文:

收靨症治歌括

這是一篇關於痘瘡收靨(痘疹結痂)的醫案和經驗總結,共十九首。

痘瘡化膿後,膿皰飽滿鮮潤,頂端略微焦硬,這是將要結痂的徵兆。結痂過程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或過緩。痂皮圓潤完整,光滑乾淨,沒有凹凸不平或滲液,便是正常的結痂,如同否極泰來。

痘瘡結痂,臉上和身上的痘疹都要同時收斂,稱之為“合格”,才是正常的結痂。臉上痘疹結痂時,膿液會聚集成珠狀,滿臉佈滿,非常明顯,與耳部和身上的痘疹收斂情況一致。身上痘疹結痂時,膿液乾涸,如同螺殼般緊密、乾淨、堅厚,容易自行脫落。

痘瘡結痂的時間,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僅僅依靠預計的天數來判斷。痘疹的疏密程度、毒性的輕重、患者體質的虛實,都會影響結痂時間。痘疹稀疏、毒性輕微、體質強壯且飲食正常的人,結痂速度會很快。痘疹密集、毒性嚴重的人,如果體質強壯、飲食正常、氣血調和、沒有其他疾病,一般在十二三天左右就能結痂。但如果體質虛弱、食慾不振、或有其他疾病,結痂就會延遲。

痘瘡結痂意味著邪氣已除,結痂過程不宜過急或過緩。結痂過快,毒邪未盡,會損傷津液,導致眼疾、癰腫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這時需要用藥物幫助排出毒素。結痂過慢,則表示體質虛弱,導致潰爛,需要使用補益氣血、促進癒合的藥物。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十九歲的女子,痘瘡發病後,結痂過快,未能正常結痂,最終不幸身亡。而她十歲的兒子也出現類似的症狀,同樣的卦象預示凶兆,但因為兒子痘疹尚有膿腫,病情較輕,因此得到及時救治而痊癒。這說明,即使是相同的疾病和卦象,治療結果也可能不同,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判斷。

如果痘瘡超過時間還未結痂,導致全身潰爛,這與斑疹不同,是熱邪過盛導致的。這種情況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天寒受凍導致的,需要溫暖治療;天熱過於溫暖導致的,需要清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