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痘疹心法》~ 卷之十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10)

1. 起發症治歌括

二則毒氣太盛,內外蒸爍,毒氣入里,必心煩狂躁,氣喘妄言,如見鬼神,大小便秘,渴而腹脹,此為倒陷伏也。病邪輕者,宜利小便,解毒連翹湯(八十八)、通關散(一一五);甚者以百祥丸(五十二)、牛李膏(五十三),以瀉膀胱之毒,令陽氣復還,脾胃溫暖。服之身溫欲飲水者,可治,是脾強勝腎,陷者當復出矣;若加以寒戰身冷,汗出耳尻反熱,死。

然百祥丸太峻,今以宣風散(九十二)、三乙承氣湯(三十)、棗變百祥丸(一二六)代之,外以水楊湯浴之(七十五)。三則內虛而不能使陽氣以副榮衛者,出而覆沒,斑點白色或黑色,其人必不能乳食,大便自利,或嘔或厥,此胃虛而不出,謂之陷伏也。

宜用溫中之劑,令其胃暖,榮衛復行,則當自出矣,宜調元湯加丁香、官桂(十八),理中湯(三十六)加黃耆、官桂;甚則陳氏木香散(二十五)、異功散(二十六),皆可用也;外用胡荽酒噴之(七十四)。或因誤下之後,毒入里而黑陷者,則宜溫養而表出之,先以理中湯(三十四)溫養其里,後以桂枝葛根湯(五)疏解其表也,不出再加麻黃。

四則被房室等雜穢惡氣沖觸而黑陷者,則宜熏解之,內服紫草飲子(一一七),外用胡荽酒噴之(七十四),茵陳熏法(八十一)。

痘疔治法果多方,只要疏通解散良,

不使毒邪當伏陷,得行權處勿泥常。

痘疹之毒,自內而出,衝突氣血,發散腠理,初出一點血,乃身中氣血被毒驅逐見於皮膚之外。其成形者,氣也;成色者,血也。毒火太甚,煎熬氣血,先至之,氣則削矣,血則枯矣,氣削血枯,腠理反閉,毒不得出,未免復入於底,遂成陷伏。時人以黑瘡子為痘疔,又曰鬼痘者,深惡而畏之詞也。

此乃毒氣鬱遏,非外感風寒,內虛吐利,雜氣觸犯者可比。古人立方,如大小便秘,腹脹煩躁者,則下之;但大小便秘者,則利小便解毒;自利者,以瀉膿血為順,水穀為逆,卻不立方,以毒雖入腹,皆瀉出也。

攻之則無所攻,補之則不可補,昏悶不醒者,用龍骨膏(一○五)以去心中之邪;枯黑不起者,或內用無價散(七十二)以解在內之邪,或外用水楊湯(七十五)、四聖散(七十二)、胭脂塗法(七十六),以解其表,使邪氣得出,皆良法也。為工者,合下即下,合利即利,合發即發,或解其里,或解其表,應變出奇,勿泥常法可也。

蘄水汪白石出痘,方八歲,請予往治。起發時有黑枯者,予曰:此痘疔也。乃用四聖散,胭脂汁調,銀簪撥開痘頭塗之,即轉紅活,亦不延蔓,數日後應收不收。問之,不更衣七日矣,知其腸內燥結,其家信佛事,禁殺,予強取豬肉,爛煮,和汁與食,果腸潤便通,痘旋收靨。

白話文:

起發症治歌括:

若因毒氣過盛,導致身體內外燥熱,毒氣入侵臟腑,則會出現心煩意亂、躁動不安、呼吸急促、胡言亂語、感覺鬼神作祟、大小便不通、口渴腹脹等症狀,這稱為毒邪倒陷。病情較輕者,可用利尿解毒的方法,如服用解毒連翹湯或通關散;病情嚴重者,則需服用百祥丸或牛李膏,以排出膀胱中的毒素,恢復陽氣,溫暖脾胃。服藥後感到身體溫暖想喝水,則表示藥物有效,脾胃功能增強,毒邪將會排出;但若出現寒戰、發冷、出汗、耳後卻發熱等症狀,則預後不良。

由於百祥丸藥性較峻,現在常用宣風散、三乙承氣湯、棗變百祥丸代替,並用水楊湯外洗。

若因身體虛弱,陽氣不足以溫養臟腑,導致毒邪外洩又回流,出現黑色或白色斑點,患者常無法進食乳汁,大便稀溏,或嘔吐或昏厥,這是胃氣虛弱導致毒邪不能排出,也稱為毒邪陷伏。

此時應服用溫中健脾的藥物,使胃部溫暖,恢復臟腑氣血運行,毒邪自然會排出。可服用調元湯加丁香、官桂,或理中湯加黃耆、官桂;病情嚴重者,可服用陳氏木香散或異功散;同時可用胡荽酒外噴。

如果因錯誤服用瀉藥,導致毒邪內陷而變黑,則應溫養內臟,再疏解表邪,先用理中湯溫養內臟,再用桂枝葛根湯疏解表邪,若仍無效可再加麻黃。

如果因接觸房事等污穢之氣而導致毒邪內陷發黑,則應採用熏蒸解毒的方法,內服紫草飲子,外用胡荽酒噴灑,並使用茵陳熏法。

痘瘡治療方法雖多,但關鍵在於疏通解毒,避免毒邪內陷,治療應靈活應變,不應拘泥於固定的方法。

痘疹是由於體內毒邪從內向外排出,衝擊氣血,導致毒邪發散於皮膚表面,初起為一點血點。痘疹的形狀是由氣決定的,顏色是由血決定的。若毒火過盛,煎熬氣血,則氣血耗損,導致毛孔閉塞,毒邪不能排出,反而內陷,形成痘瘡內陷。民間將黑色痘瘡稱為鬼痘,深惡痛絕。

痘瘡的發生是由於體內毒邪鬱結,而非外感風寒或內虛泄瀉、雜氣侵犯所致。古代治療方法是,若出現大小便不通,腹脹煩躁,則需瀉下;若大小便不通,則利尿解毒;若大便稀溏,則以瀉出膿血為宜,忌食水穀,不需另用藥物,因為毒邪已通過大便排出。

痘瘡的治療不宜攻伐,也不宜補益。若出現神志昏迷,則可用龍骨膏清除心中邪氣;若痘瘡枯黑不愈,則可內服無價散以解內邪,或外用水楊湯、四聖散、胭脂塗抹以解表邪,使邪氣排出。治療痘瘡應靈活應變,不應拘泥於常法。

汪白石八歲患痘,請我治療。起初出現黑枯的痘疹,我診斷為痘瘡。於是用四聖散調胭脂汁,用銀簪挑開痘頭塗抹,痘疹即轉為紅潤,並未蔓延,幾天后痘疹卻遲遲不收斂。詢問後得知,他七天未換衣,知道他腸道燥結。他家信奉佛教,忌食肉類,我強行給他吃煮爛的豬肉,果然腸道通暢,痘疹也很快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