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三集 (7)

回本書目錄

三集 (7)

1. 麻疹醫案

強求主方,余以戚誼未忍坐視,用生地、芩、連、元參、紫茸、連翹、牛子、木通、蟬蛻、小草、犀角二劑,強留余宿,晚間舌忽轉動能乳,目亦時開,次日斑見黑靨,余以必不救辭歸,未幾而䐜。藥之殺人,莫此為甚。

蓋斑既為陽毒,火性上炎,自發於上,今獨見於下,是肝腎先敗,已名死血斑,如法治之,尚恐不救,矧誤投辛熱升散,使燎原之火,勃發莫遏,陰氣未全之弱質,何堪受此爍燼?譬諸種物者,土全不潤,物何以生?人身真水竭絕,疹可得是出而不萎乎?

堂五弟太學光甫之子,甫二齡出疹,此子先天最薄,元陽大虧,常患腹痛泄瀉,耆、朮、薑、附、肉蔻、固脂,用之無效,而終不痊,脈總無神,早知必夭,況出疹之前,連泄十餘日,元神困憊已極。故始一報苗,即淡紅灰白,脈皆微弱止歇,郭友欲進以參,予謂參貴,恆少真者,商用耆、朮、薑、附、固脂、肉蔻、川芎、炙草,亦期填補中氣,無為一擁而出耳。

乃余歸一宿,次即收靨,全無形影,詢之一出即齊,一齊即收,藥則私自減去分兩,且未終劑,此所謂一擁而出,中氣大虧,一擁而入,毒反內攻者也,先輩謂之不治,舉家猶自以為安,而郭公不俟余至,已託詞歸矣。余以手足故,義難相置,然思此時,不極補救,元氣銷滅矣,補之而毒乘勢益熾矣,半補半泄,毒未減而氣已脫矣。

脈復空虛代散,正如屋漏雀啄,一言不救,諸兄弟更為堅留,不得已乃與補正攻托,越數日正氣益衰,邪氣益盛,毒以無正氣而內入,即以無正氣而不復出,一旦忽腹痛喘汗而殤。此固元氣極虛難救之證,亦藥力減小遲緩之咎歟。立此以為私自改方,退縮不前者戒。

莊氏有小兒出疹,初發熱時,醫者不知宣托,遽用石膏、大青、梔子、條芩、花粉、麥冬冰伏其毒,以致不得宣透,壯熱喘急,時譫語。余曰毒已伏郁,急宜表發透托,用荊、防、葛根、前胡、甘、桔、連翹、蟬蛻、木通、淡竹,二劑全透,後用清肺飲加犀角,皆熱退疹收,神清能食。

己巳五月周表弟來伊岳劉公元良家,適遇疹發,壯熱之際,皆誤作傷風,投羌、防、桂枝、蔥、姜之類二劑,遂咳嗽咽痛,吐泄神昏,腰痛如裂,疹乃擁出,延余未到,有醫者尚不識為何病,疑作陽斑,主清涼表散之藥,懼不與服。

次日余至,一見即決其為疹,然紙照之,形影淡紅,不見高聳,以手推摸,幸猶隨手轉白,隨白轉紅,無滯暗象,然余觀於色,已即知其虛,及診其脈,六部皆浮緊遲大,尋之空虛蹇澀,重按則僅見短細之形,縈繞指下,若有若無,全無神氣,且吐瀉加甚,喘渴漸增,身體多汗,不思飲食,腰痛未愈。

余曰此疹中虛寒之凶候也,不急溫補,將何以生?即用蜜耆兩半,附、術各一兩,砂仁、北姜各錢半,川芎、炙草各一錢,巴戟五錢,菟絲四錢,固脂三錢。一劑腰痛遂止,吐泄少安,脈仍空虛,喘汗如故,轉覺目不能開,眼泡多淚,白珠淡紅,時時刺痛,余曰此清陽不升,虛陽浮越故也,仍重用耆、朮、附片,去杜仲、菟絲,加百合、紫菀、當歸,日服一劑,兼以雞鮮葷物調補而安。

白話文:

麻疹醫案

我曾遇到一個病人,家屬強求我用他們準備好的方劑。礙於情誼,我不忍袖手旁觀,便用了生地、黃芩、黃連、玄參、紫草、連翹、牛膝、木通、蟬蛻、小兒草、犀角組成的方劑兩劑。病人留宿在我家,晚上舌頭突然能動能吮吸乳汁,眼睛也能時而睜開,第二天疹子出現,呈現黑色斑點。我判斷此病必死無疑,便告辭回家,不久病人就死了。用藥殺人,沒有比這更甚的了。

疹子本是陽毒,火性上升,應該從上往下發,但這個病人疹子卻只在下半身出現,說明肝腎已經衰敗,這是名為死血斑的危重病症,即使按照正法治療,也很難救治,更何況錯誤地使用了辛熱升散的藥物,使原本像野火一樣的疹子更加猛烈,陰氣本就不足的虛弱體質,怎麼能承受這種焚燒?這就好比種植,土壤不肥沃,植物怎麼能生長?人體的真陰之水都耗盡了,疹子還能長出來而不萎縮嗎?

我堂弟太學光甫的兒子,兩歲時出疹。這個孩子先天體質就非常弱,元陽大虧,經常腹痛腹瀉,用白朮、炙甘草、生薑、附子、肉豆蔻、肉桂等藥物治療,卻無效,一直沒有痊癒,脈象總是沒有神氣,我早就知道他必死無疑。況且,在出疹之前,他連續腹瀉十多天,元神已經極度虛弱。所以,疹子一開始出現,就顏色淡紅,灰白,脈象也微弱欲絕。郭先生想用人參,我說人參珍貴,而且真品很少,於是建議用白朮、炙甘草、生薑、附子、肉桂、肉豆蔻、川芎、炙甘草,希望補益中氣,不要讓疹子一下子全部冒出來。

我回家過了一夜,第二天疹子就消退了,完全沒有蹤影。詢問之下,才知道疹子是一下子全部出來,然後一下子全部消退。病人私自減少了藥量,而且藥也沒吃完。這就是所謂的疹子一下子全部冒出來,中氣大虧,然後一下子全部消退,毒邪反而內攻的情況。前輩們說這是治不好的病症。病人一家都自以為安然無恙,郭先生在我來之前,就已經找藉口回去了。由於手足之情,我不好置之不理,但是考慮到此時,如果不極力救治,元氣就要耗盡;如果補益,毒邪又會乘勢加劇;如果半補半瀉,毒邪還沒減輕,元氣卻先耗盡了。

脈象又空虛散亂,就像漏水的屋頂被麻雀啄食一樣。我斷言無法救治,他的兄弟們更是一再挽留,我不得已只好給他服用補正攻托的藥物,過了幾天,正氣更加衰弱,邪氣更加盛,毒邪因為沒有正氣而內侵,也因為沒有正氣而不能排出,有一天突然腹痛、喘息、出汗而死。這當然是元氣極度虛弱難以救治的症狀,也是藥力減弱、療效遲緩的過失啊!以此為戒,告誡那些私自更改方劑、畏縮不前的醫生。

莊家有一個小孩出疹,剛開始發熱時,醫生不知道宣通透托,就急忙使用石膏、大青葉、梔子、黃芩、花粉、麥冬等藥物抑制毒邪,導致疹子不能宣洩透達,出現壯熱、喘急,時而神志不清。我說毒邪已經鬱結在裡,應該迅速使之表發透達,於是用荊芥、防風、葛根、前胡、甘草、桔梗、連翹、蟬蛻、木通、淡竹葉,兩劑藥後疹子全部透出,然後用清肺飲加犀角,熱退疹收,神清氣爽,又能吃東西了。

己巳年五月,周表弟來伊岳劉公元良家,剛好遇到疹子發作。在壯熱階段,大家都誤以為是傷風,用了羌活、防風、桂枝、蔥、薑等藥物兩劑,結果出現咳嗽、咽喉痛、嘔吐、腹瀉、神志昏迷、腰痛如裂,疹子也一下子全部冒出來。在我還沒到之前,有醫生還不知道是什麼病,懷疑是陽斑,想用清熱解表散邪的藥物,幸好病人沒吃。

第二天我到了,一看就知道是麻疹,但是仔細觀察,疹子顏色淡紅,看不到高聳的疹塊,用手觸摸,幸好還能隨手轉白,隨白轉紅,沒有滯暗的現象。但是,從疹子的顏色,我就知道他是虛證,診脈後,六脈都浮緊遲大,細察則空虛蹇澀,重按才能摸到短細的脈象,在指下縈繞,若有若無,完全沒有神氣,而且嘔吐腹瀉更加嚴重,喘渴也漸漸加重,全身多汗,不想吃東西,腰痛也沒有好轉。

我說這是麻疹中的虛寒凶險症候,如果不迅速溫補,將如何生存?於是用蜜炙白朮半兩,附子、白朮各一兩,砂仁、北薑各半錢,川芎、炙甘草各一錢,巴戟天五錢,菟絲子四錢,肉桂三錢。一劑藥後腰痛就止住了,嘔吐腹瀉也減輕了,但脈象仍然空虛,喘汗如故,而且感覺眼睛睜不開,眼泡多淚,眼白淡紅,時時刺痛。我說這是清陽不升,虛陽浮越的緣故,於是仍然大量使用白朮、炙甘草、附子,去掉杜仲、菟絲子,加入百合、紫菀、當歸,每天服用一劑,同時用雞肉等鮮美食物調補,最後病情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