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三集 (13)
三集 (13)
1. 痘疹經驗良方
拔毒散
明雄研末,胭脂水和調。
豬脂膏
豬骨脂同白蜜熬一二沸,以雞毛掃上,治痂不落。
豆香散
豆殼結燒存性,麻油調搽痘毒爛處。
三豆漿
綠豆,黃豆,赤小豆
研用,好醋調敷痘癰。
生肌散
龍骨,赤石脂,白芷,貝母,白芨
研末。摻。
綿繭散
餘毒出水,取出蛾蠶繭,用生明礬填入,燒灰,為末摻之。
發灰散
取灰二錢,童便七分,水酒兌,止鼻衄。
雞冠血
滴入眼內,可去痘毒。
綠袍散
芥穗,薄荷,青黛(各三錢),元明粉,硼砂,甘草,百藥煎(各二錢)
為散。點舌上令自化。治口瘡腐爛。
闢穢香
莊黃(一倍),蒼朮(減半)
燒煙闢屍厭諸穢。
熏穢香
蒼朮,細辛,甘松,川芎,乳香,降香
燒煙,解血厭及諸穢惡。
金華散
川連,川柏,黃芩,黃丹(等分)
入輕粉、麝片少許,為末。搽痘後肥瘡。
馬鳴散
取人中白新瓦盛之,煅如鹽三錢,生五倍一錢,另用一錢,同白礬二錢,煅用,蠶蛻紙二錢燒為末,先以米泔水洗瘡口,以藥敷走馬疳。
滅瘢散
陀僧,白附,姜蠶,白芷,鷹屎
白水調搽面瘢。
又方
陀僧,滑石(各二兩),白芷(五錢)
白龍散
用多年黃牛糞,在雨露中者,燒灰搽爛痘
鵝油膏
熟鵝油(四兩),黃蠟(五分),萊服(研,五分),川楝(研,三分),銀珠(四分)
入油內,攪勻,治痘瘡,焮發如癩。
紅玉膏
紫草,紅花(各一兩),當歸(二兩),黃蠟(三兩),香油(半斤)
熬藥去渣,後下黃蠟。貼患處。
落痘方
明雄(三分),輕粉(五釐),上片(二釐)
如左眼有痘,以未吹右耳中即落。
吹口丹
川連,青黛,兒茶,上片
為末。吹入治口疳。
二聖散
苦參(三錢),白殭蠶(二錢)
為末。治煙喉熱疼。
白話文:
拔毒散
明雄研成粉末,用胭脂水混合調勻。
豬脂膏
將豬骨脂和白蜜一同熬煮至沸騰一到兩次,再用雞毛刷塗抹在傷口上,能幫助痂皮脫落。
豆香散
將豆殼燒成灰燼後,與麻油混合塗於痘疹感染處。
三豆漿
使用綠豆、黃豆、赤小豆,研磨後,用醋調和敷在痘癰上。
生肌散
龍骨、赤石脂、白芷、貝母、白芨,研磨成末,直接撒在傷口上。
綿繭散
當餘毒從水泡滲出時,取來蛾蠶繭,填充生明礬並燒成灰,再將其磨成末並撒在傷口上。
發灰散
取灰二錢,童子尿七分,用水酒調和,能止鼻出血。
雞冠血
將雞冠血滴入眼睛,能去除痘疹的毒素。
綠袍散
芥穗、薄荷、青黛各三錢,元明粉、硼砂、甘草、百藥煎各二錢,混合作為散劑。點在舌頭上使其自行溶解,用於治療口腔潰瘍。
避穢香
莊黃用量加倍,蒼朮用量減半,燒煙可驅除污穢。
燻穢香
蒼朮、細辛、甘松、川芎、乳香、降香,燒煙,能解除血液污染及各種污穢。
金華散
川連、川柏、黃芩、黃丹等量,加入少量輕粉、麝香,研磨成末,用於治療痘疹後的肥瘡。
馬鳴散
將人中白放置新瓦上,燒至像鹽一樣硬三錢,生五倍一錢,另取一錢,同白礬二錢一起燒制,蠶蛻紙二錢燒成灰,先用米泔水清洗瘡口,然後將藥物敷在走馬疳上。
滅瘢散
陀僧、白附、姜蠶、白芷、鷹屎,用水調勻塗抹在臉上的疤痕上。
另一個配方是:
陀僧、滑石各二兩,白芷五錢。
白龍散
使用多年的老黃牛糞,在雨露中自然風乾後,燒成灰,塗抹在破潰的痘疹上。
鵝油膏
熟鵝油四兩、黃蠟五分、萊菔研製五分、川楝研製三分、銀珠四分,混合油中攪勻,用於治療痘疹,使發炎的皮膚像癩皮般平復。
紅玉膏
紫草、紅花各一兩、當歸二兩、黃蠟三兩、香油半斤,熬製藥物後去渣,再加入黃蠟,貼在患處。
落痘方
明雄三分、輕粉五釐、上片二釐,若左眼長痘,將藥物吹入右耳中,痘疹即會消失。
吹口丹
川連、青黛、兒茶、上片,研磨成末,吹入口中,用於治療口疳。
二聖散
苦參三錢、白殭蠶二錢,研磨成末,用於治療咽喉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