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三集 (4)
三集 (4)
1. 麻疹醫案
若徒拘疹為陽,只宜養陰,不宜辛溫動氣之說,幾何不舉蒼生而枉死乎?
丁已夏有少婦二十餘出疹,見標以前,醫家不外清涼表托,喘汗昏沉,忽然疹變灰黑而陷,舌色亦黑,四肢冷逆,身體畏寒,脈皆微弱,兩尺更緊弱遲細,口渴唇焦,吐瀉交作,粥米難進,昧者猶以為熱極。余曰此陽氣垂絕時也,恐難為力,急進附片四兩,北姜三錢,耆、術各兩半,當歸二錢,炙草、白蔻各一錢,速投二劑,進以老雞湯汁,疹復轉紅,調補數日而愈。
孫氏子女,同時出疹者無數,其中有年長者,見標之後,壯熱煩躁,口渴咽疼,急求余治。次第診得脈洪滑者,照常法處治,氣虛者用耆、術補益,陰虧者以歸、地滋養,調治十餘人,皆喜無患。
獨有一女子,疹收之後,氣喘腹痛,口渴唇焦,不得大便,小便短少,舌苔中黃,目不能開,白珠淡紅,咽喉大痛,頭汗淋漓,脈極緊細,右尺更弱,前醫猶主用芩、連、莊黃、麻、杏、石、甘、大青、知母、梔仁、川柏,余曰此斷根湯也。
是女陽氣飛越,龍雷發動,變在須臾,且頭為諸陽之首,陽氣衰則汗泄如雨,元氣弱則目不能開,中氣虛則氣短類喘,脾氣寒則腹痛不食,嘔吐涎沫,氣不化則小便短少,肺氣傷則津從汗泄,不歸大腸,大便因難,且腎司二便,腎臟虛寒,則開闔不司便從何出?其口渴唇焦目赤咽痛,尤為龍雷發動,格陽於外之象,不然脈氣何以如此虛弱,絕無神力乎?主用耆、術各兩半,附片一兩,北薑、當歸各二錢,砂仁錢半,固脂三錢,炙草、北味各一錢,一劑稍安,再加附、術數劑痊愈。
其弟疹後兩太陽至已午刻,其痛如破,額汗如雨,未申自愈,脈極虛大遲弱,亦以此等藥治之而愈。
有年少者,疹後喘咳,身熱口渴,氣口脈緊而滑,各部亦微滑數,此餘毒未清,復感寒邪,熱在內而寒在外,所謂寒包熱也,主麻杏石甘湯一劑,諸證頓釋。
岳林邑庠劉公元洞之孫媳,年十五六,身體頗弱,下焦虛寒,時常小便不禁,戊辰三月出疹,先自用升麻湯二劑,遂致疹不下透,色亦淡紅,咳嗽口渴咽痛,六脈皆無滑數象,右尺短弱虛澀,右寸關短澀,按之皆無神力,左三部亦弱,左尺更緊細無神。喻人曰:大凡疹脈不滑數者,皆以虛論,且尺弱者,尤為元陽大虛,疹色淡紅,陽虛更確,甚不可以口渴咽痛作熱病治也,未主方復云。
今吐鮮血數口,大便又下血,經水適來,余又示之曰:脈虛失血,乃脾不統血,陽不制陰致血無所統領故耳,咽痛口渴,種種皆少陰虛證,格陽於外,飛舞騰越,何所不至乎?主用附、術各一兩,蜜耆兩半,炮姜二錢,當歸、紫菀各三錢,巴戟、百合各五錢,枸杞、固脂各三錢,炙草一錢一劑,諸證皆平,三劑神清氣爽,能食病安。足知素虛寒者,不患實證焉。
白話文:
麻疹醫案
只把麻疹單純視為陽證,一味滋陰,而不考慮使用辛溫藥來疏通氣血,這樣豈不是要讓許多人枉死嗎?
丁巳年夏天,一位二十多歲的少婦出疹,發病初期,醫生都用清涼解表的藥物治療,結果她出現喘息、出汗、昏沉等症狀,疹子突然變成灰黑色並凹陷下去,舌頭也發黑,四肢冰冷,畏寒,脈象微弱,寸關尺三部脈象都微弱遲緩細小,口渴嘴唇乾燥,嘔吐腹瀉,吃不下東西,一些庸醫還誤認為是熱證。我說:「這是陽氣將要衰竭的徵兆,恐怕很難治癒!」於是立刻給她服用附子四兩、乾薑三錢、人參、白朮各二錢半、當歸二錢、炙甘草、白蔻仁各一錢,快速服用兩劑,並用老雞湯送服。疹子很快又轉為紅色,調補幾天就痊癒了。
孫家有多個子女同時患麻疹,其中一些年長者,出疹後出現壯熱煩躁、口渴咽痛,急著求我治療。我依次診脈,脈象洪滑的,就按照常規方法治療;氣虛的,就用人參、白朮補益;陰虛的,就用當歸、生地黃滋陰養血。我治療了十幾個人,都痊癒了,沒有任何後患。
只有一位女子,疹子消退後,出現氣喘腹痛、口渴嘴唇乾燥、便秘、小便短少、舌苔黃膩、眼睛睜不開、眼白微紅、咽喉劇痛、頭部汗出淋漓,脈象極度緊細,右尺脈更弱。之前的醫生仍然使用黃芩、黃連、黃柏、麻黃、杏仁、石膏、甘草、大青葉、知母、梔子、川楝子等藥物,我說:「這是斷根的藥方啊!」
這個女子是陽氣外泄,如同龍雷震動,病情變化極快,而且頭部是諸陽之首,陽氣衰弱則汗出如雨,元氣虛弱則眼睛睜不開,中氣虛弱則氣短喘息,脾陽虛寒則腹痛不思飲食,嘔吐涎沫,氣機不暢則小便短少,肺氣受損則津液從汗液排出,不能歸於大腸,所以大便困難,而且腎臟主司二便,腎臟虛寒,則開闔不利,大便從何而出?她口渴嘴唇乾燥、眼睛紅腫、咽喉疼痛,更是陽氣外泄的表現,否則脈象怎會如此虛弱,沒有任何活力?我給她用人參、白朮各二錢半、附子一兩、乾薑、當歸各二錢、砂仁半錢、鹿茸三錢、炙甘草、肉桂各一錢,一劑藥後稍有好轉,再加服幾劑附子、白朮等藥物就痊癒了。
她的弟弟麻疹後,太陽穴的疼痛一直持續到午時,痛得像要裂開一樣,額頭汗如雨下,未申時(下午五點)就自愈了,脈象極度虛弱遲緩,我也用同樣的藥物治療痊癒了。
有一個少年,麻疹後出現咳嗽氣喘、發熱口渴、脈象緊而滑,其他部位脈象也略微滑數,這是餘毒未清,又感受了寒邪,內熱外寒,也就是所謂的「寒包熱」,我給他用麻杏甘石湯一劑,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岳林邑庠劉公元洞的孫媳婦,十五六歲,體質虛弱,下焦虛寒,經常尿失禁,戊辰年三月出疹,她自己先用了升麻湯兩劑,結果疹子不能透發,顏色也淡紅,咳嗽口渴咽痛,六脈都沒有滑數的現象,右尺脈短弱虛澀,右寸關脈短澀,按之都沒有力度,左三部脈也弱,左尺脈更緊細無力。我告訴大家:凡是麻疹脈象不滑數的,都應該從虛證論治,而且尺脈弱的,更是元陽大虛的表現,疹色淡紅,陽虛更加確切,絕對不能因為口渴咽痛而當作熱病治療。還沒等開方,她又吐了幾口鮮血,大便也排出血液,月經也來了。我又告訴她:脈象虛弱失血,是因為脾臟不能統攝血液,陽氣不能制約陰氣,導致血液失去統攝,所以才會這樣。咽痛口渴,種種都是少陰虛證,陽氣外泄,就像飛舞騰越,到處亂竄,哪裡不會出問題?我給她用附子、白朮各一兩、蜜炙人參二錢半、炮薑二錢、當歸、紫菀各三錢、巴戟天、百合各五錢、枸杞子、鹿茸各三錢、炙甘草一錢,一劑藥後,諸症都平復了,三劑藥後,精神清爽,能吃東西,病也好了。這足以說明體質素虛寒的人,不患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