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三集 (1)

回本書目錄

三集 (1)

1. 麻疹醫案

有馮氏子方四歲,夏月出疹,熱至六日,精神疲睏,昏睡露睛,身上隱隱出見,頭面甚微,額熱如烙,腿足溫和,飲食不進,焦躁無汗。曰:面不起者,陽虛不能上托也;額熱倍常者,龍雷之火上乘也;不食神倦者,久熱傷中而中氣不運也;焦躁無汗者,熱久而真陰枯涸也;昏睡露睛者,神疲而眥脈縮急也。

若用疏風藥,真陰真陽愈耗,虛火妄熾,風從內起,必有似驚非驚之狀,況陰竭而復行疏解,真陰日槁,必有煩躁狂亂之虞,氣血根本既敗,其變見之斑疹,何自而充托於外哉?乃用熟地八錢,滋水為君;白朮五錢,固中氣為臣;淮膝二錢,使濁陰下降;麥冬二錢,北味五分,收攝肺氣,斂納龍雷下歸,並以為佐;附片錢半,直固丹田為使,則真陽既得,面上之疹,不攻自起矣,額上之火烙,不解自退矣,真陰既得,身上之焦躁,自可得汗而和矣。服之果愈。

但久熱狼狽,晚間以人參一錢,麥冬、北味蒸服,次日精神強健,此滋真陰以取微汗,汗出裕如,壯真陽以散假陽,虛熱頓釋也。再調正氣於內,邪氣自散於表。故治有形之百病,皆當於無形氣血中求之,而有形之變幻,盡屬無形之虛張,倘不求本而妄行祛逐,肆用寒涼,鮮不敗矣。

余治外侄解生寶田,年十六而七月出疹,先有醫者連進升麻湯,頭面發見通紅,頸項以下全不見點,診得六脈洪滑有力,面部之疹,已紫暗無活動象,且夾斑而出,此毒火內閉,胃熱已甚,升麻反為升動陽氣,大非所宜,必清熱而疹乃透。重用生地、紫茸、連翹、牛子、木通、淡竹、黃芩、元參、花粉、蟬蛻、小草、荊、防,三劑始齊,重加芩、連,周身盡透。

然疹色紅滯,連肉色多紅,推之全不活動,斑色成片,身體乾燒焦燥,煩擾不寧,再加芩、連、生地、犀角、石膏之類,一日三大劑,計日投石膏三兩,川連六錢,條芩九錢,生地四兩,其餘清涼之藥皆重,幸腹泄不脹閉,次日稍減芩、連、石膏分兩,重用地黃以養陰血,次晚始見肉色之紅者皆退,疹之紅滯者,推之始活動,斑形乃銷,小便通紅如醬,暴泄嘔吐漸止,其後以壯水清金之藥,滋養數日而安。計前後不食者已八日矣,而脈終不為減小衰弱,此火證之確驗。

先有一醫,見疹不透,商投耆、術,予叱而止之。後又有醫,見其口不甚渴,咽不甚痛,而多幹嘔,恐其胃敗,私議石膏、芩、連之誤,不知前之不透者,非氣虛不能送毒,乃升動陽氣,致梟毒內閉不出,正氣反為邪氣所侵,血因邪湊而熱,及熱愈深而血愈傷,愈傷則愈難出。

惟陽氣燥旺,疹乃獨見於諸陽之首,而斑疹紫赤,壯熱不寧,非清熱解毒,則即不透而斃矣,既透而不急為清涼,則真陰爍盡無餘矣,求生得乎?至口不甚渴,咽不甚痛,熱毒內伏未發也,嘔吐泄瀉,毒將發而上越下奔也,若屬胃絕,則必無洪滑沉緊有力之脈矣。

白話文:

麻疹醫案

馮氏之子四歲,夏天出麻疹,發熱六天,精神疲倦,昏昏欲睡,眼睛睜著卻無神,身上隱約可見疹子,但頭面部疹子很少,額頭發熱像烙鐵一樣,腿腳溫暖,不吃東西,焦躁不安且無汗。醫生診斷:臉上疹子不顯著,是陽氣虛弱不能向上輸送;額頭異常發熱,是內火上炎;不吃東西、精神倦怠,是長期發熱傷了脾胃,導致中氣運行不暢;焦躁不安且無汗,是發熱時間長,體內的真陰耗竭;昏睡睜眼,是精神疲憊,導致眼部經脈收縮緊張。

如果使用疏風散熱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真陰真陽的損耗,導致虛火旺盛,風邪從內生起,可能出現類似驚嚇的症狀。況且陰液已經耗竭,再使用疏解的藥物,真陰會更加枯竭,容易出現煩躁狂亂。氣血根本受損,疹子又怎能順利透發呢?因此,用熟地黃滋養陰液為君藥;白朮健脾益氣為臣藥;淮牛膝使濁陰下降;麥冬、北沙參斂肺氣,使內火下降為佐藥;附子溫補腎陽為使藥,這樣真陽得到補充,臉上的疹子就會自然顯現,額頭的熱度也會自然消退,真陰得到滋養,身上的焦躁也會出汗而緩解。服用後果然痊癒。

由於長期發熱,晚上又服用人參、麥冬、北沙參的藥物,第二天精神狀態就變好了。這是通過滋養真陰,使之微微出汗,並增強真陽來散去虛火,虛熱很快消除。再調和體內正氣,邪氣自然會從體表消散。所以治療各種疾病,都應該從無形的氣血入手,有形的症狀變化,都來自於無形的虛弱。如果不明究裡,盲目驅逐邪氣,濫用寒涼藥物,往往會失敗。

我曾治療外甥解生寶田,十六歲,七月出麻疹,之前有醫生連續使用升麻湯,結果頭面部通紅,而頸部以下完全沒有疹子。我診斷其脈象洪滑有力,面部疹子紫暗且不活動,夾雜斑點,這是毒火內閉,胃熱過盛,升麻反而會升動陽氣,非常不適合。必須先清熱,疹子才能透發。因此我大量使用生地黃、紫草、連翹、牛蒡子、木通、淡竹葉、黃芩、玄參、花粉、蟬蛻、小薊、荊芥、防風,三劑藥後疹子才開始遍佈全身,又加重黃芩、連翹的用量,全身疹子都透發出來了。

但是疹子顏色紅暗,皮膚也紅,按壓也不活動,斑點成片,身體發熱乾燥,煩躁不安。我又加重黃芩、連翹、生地黃、犀角、石膏等藥,一天服用三劑,每天服用石膏三兩,川連翹六錢,黃芩九錢,生地黃四兩,其他清熱藥物也用量很大,幸好沒有腹脹便秘。第二天稍微減少黃芩、連翹、石膏的用量,增加生地黃滋陰養血,晚上疹子顏色紅暗的部分開始消退,疹子開始活動,斑點也開始消失,小便像醬油一樣紅,嘔吐腹瀉也逐漸停止。之後再用一些滋陰清熱的藥物,調養幾天就痊癒了。前後不吃東西有八天,但脈象始終洪滑有力,這印證了這是熱證。

之前有醫生看到疹子不透,建議用黃耆、白朮,我制止了他。後來又有醫生看到病人不太口渴,咽喉不太痛,但嘔吐較多,擔心胃受損,私下懷疑石膏、黃芩、連翹用量過大。他們不知道疹子不透,不是因為氣虛不能將毒素排出,而是因為升麻升動陽氣,導致毒邪內閉,正氣反被邪氣侵犯,血熱毒邪相搏,熱毒越深,血液受損越重,疹子越難透發。

只有陽氣亢盛,疹子才會首先出現在頭面部,而疹子紫紅,高熱不安,如果不清熱解毒,就會因為疹子不透而死亡。疹子透發後,如果立刻使用清熱藥物,真陰就會被耗盡,怎麼能活下來呢?口不渴,咽喉不痛,是熱毒內伏尚未發作;嘔吐腹瀉,是毒邪將要發作而向上向下運行。如果是胃氣衰竭,脈象就不會洪滑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