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二集 (1)

回本書目錄

二集 (1)

1. 喉痛論

昔人治疹,咸以喉痛為熱毒上攻咽喉,以湯水難下者為危。謂表邪郁遏疹毒,不能舒發於外,致咽喉作痛者,主元參湯,疹發而咽痛,主涼膈消毒飲。今非無此實證,然疹必紫赤,脈必洪滑,身必壯熱,氣息必粗大,二便必不調,方是確候。又有腎氣虛寒,兼之中氣不足,以致毒匿不出,激引腎氣上衝,使虛陽外越而為咽痛,所謂格陽喉痹者,余於此每用耆、朮、薑、附治之而安,此咽痛非定屬熱之明驗也。但咽喉要害地,虛實大殊,稍一誤治,為害更速,可不慎歟?

白話文:

在過去,人們治療疹子時,常認為喉嚨痛是由於熱毒向上攻擊咽喉部位,如果到了喝水都困難的地步,就被視為危險的情況。他們認為表層的邪氣壓抑了疹毒,使得疹毒無法從體內順利排出,進而導致咽喉疼痛,這種情況下會使用元參湯來治療。而當疹子出現同時伴隨咽喉痛的時候,則會使用涼膈消毒飲。

現在並非沒有這樣的實際案例,然而疹子一定是呈現紫紅色,脈象必定洪大且滑,身體一定有高燒,呼吸必定粗重,二便(大小便)必定不正常,這才符合確診的症狀。另外,也有因腎氣虛弱寒冷,加上中氣不足,導致毒素無法順利排出,刺激腎氣向上衝動,使得虛假的陽氣過度散發,造成咽喉痛,這就是所謂的「格陽喉痹」,對於這種情況,我常用黃耆、白朮、薑和附子來治療,效果良好,這也說明咽喉痛不一定就是因為熱毒。

但是,咽喉是人體的重要部位,虛實的差異很大,一旦治療錯誤,危害將更快顯現,這豈能不小心對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