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二集 (15)
二集 (15)
1. 暉亭自訂醫案
黃建中之季子,先無服清淡之藥,痘出即伏,急邀余治。六脈如無,痘皆灰白,身半以下間見鋪紅,如水紅色,天庭面部已多黑陷,重用蜜耆三兩,生耆一兩,附片兩半,杭黨、白朮各一兩,當歸、楂肉各二錢,炙草一錢,糯米一撮,連進二劑,乃得復出,再加山藥、鹿膠,盡用蜜耆,兼耆、附蒸煮雞羊,絕不停手,亦得漿足而安。此萬死一生之候,非大劑不應矣。
舅兄太學劉蒲庵一子,年十四五出痘,布種一日即發熱,二日即報苗,從古所稀,苗色淡紅,皮薄而嫩,中含水氣,礙之即破,脈極緊細微弱,余曰:此元陽大虛,脾元中氣不足之證,不急溫補,定有皮薄漿清癢塌空殼之患。重用蜜耆、白朮、附、桂、北薑、當歸、楂肉、炙草數大劑。
至灌漿期限,反見退縮,子懼其氣血不繼,難於成功,幸蒲庵自知醫道,深服用藥之神,乃日進峻補二劑,兼進蜜耆蒸雞,附片煮羊肉,計日用蜜耆十餘兩,附片六七兩,山藥、白朮各四兩,兼鹿茸、鹿膠、白蔻,泄瀉加肉蔻,此調治數日,氣雖弱而血不上侵,暈雖淡而無鋪紅,漿雖清而不癢塌,胸背間為衣被開破,手足猶見起脹成形,急力催之,開破之痘,亦有薄漿,同為收靨,幸後來頭項隨發一癰,然不紅不腫,脈仍微弱,即照原方加炮甲而安,由是培養月餘,而身體益加強健矣。
劉佃莊姓,有婦十六七歲,出痘,發熱二日,未報苗時,忽鼻衄如注,氣口脈甚沉滑有力,此熱毒伏郁肺胃熏蒸,迫血妄出之故。進以清肺飲去知母,加柏葉二劑,衄止痘出,後以清毒活血湯,去芩、連催漿而安。
岳矅生員旭初公之三子,孝廉雋臣之弟,年十七出痘,報苗之時,頸下即發一賊痘,形大而軟,即開盤戴漿,以燈火焠下,搽拔毒散漸消,診得脈雖微弱,尚見和平,亦無大象、滑象、陰虛、有熱之脈,所見痘苗,亦非老紅色暈,身體滋潤,時見微熱,進以真元益命湯。金曰:其人陰氣素虛,重服黃耆即咽痛,矧今咽已痛,何可投黃耆二兩?余曰:此時脈色只見氣虛,不可以本質拘泥誤事。如法連進二劑,咽痛全愈,苗色華美,加山藥、鹿膠,痘極稠黃收靨。
舅兄劉雋臣之女,年十四五出痘,發熱一日,即困倦多汗咽痛,脈皆微弱無神,與保元湯加附、術二劑,諸證皆退,精神頓長,次第報苗,色近老紅,暈腳亦不闊散,脈稍有神力,去附術加鹿膠、山藥,漿足痂厚而安。
門人問曰:有人布種,發熱二三日,面部已報苗影,越一夕,熱退苗散,人事清爽,六七日後,忽腹疼喘汗,頃刻而亡,是誠何故?余曰:此必其人元陽不足,正氣虧損,不能送毒出外,故一報苗而即隱伏,醫者見其清醒,不解極力補托,致毒伏於中,日與正相賊,久之正氣益虛,邪氣日熾,而又不得暴發於外,是以一旦攻擊而亡。余於此等,竭力救蘇,而莫明其攻者多矣。
白話文:
暉亭自訂醫案
黃建中先生的兒子,先前沒有服用清淡的藥物,出痘後病情迅速惡化,急著找我治療。六脈幾乎摸不到,痘疹顏色灰白,身體下半部出現像水一樣紅色的斑點,額頭和臉部已經出現許多黑陷的部位。我大量使用蜜炙黃耆三兩,生黃耆一兩,附子半兩,黨參、白朮各一兩,當歸、山楂肉各二錢,炙甘草一錢,糯米少許,連續服用兩劑,痘疹才重新冒出來。之後又加入山藥、鹿膠,繼續大量使用蜜炙黃耆,同時用黃耆、附子蒸煮雞肉或羊肉,持續不斷地服用,終於痘疹長滿且痊癒。這是九死一生的情況,非用大劑量藥物不可。
舅兄太學劉蒲庵先生的兒子,十四五歲出痘,痘疹一天內就發熱,兩天就長出痘苗,這在以往是很罕見的。痘苗顏色淡紅,皮膚薄嫩,裡面充滿水分,輕輕一碰就破,脈象極其細弱。我說:這是元陽大虛,脾胃元氣不足的症狀,如果不積極溫補,必定會出現皮膚薄、痘液清稀、奇癢、痘疹塌陷成空殼的現象。於是大量使用蜜炙黃耆、白朮、附子、桂枝、北薑、當歸、山楂肉、炙甘草,連續服用幾劑。
到了痘疹長滿的期限,反而見痘疹萎縮,我擔心他的氣血跟不上,難以痊癒,幸好蒲庵先生自己也懂醫道,深知藥物的神奇之處,每天服用峻補的藥劑兩劑,同時服用蜜炙黃耆蒸雞,附子煮羊肉,每天服用蜜炙黃耆十多兩,附子六七兩,山藥、白朮各四兩,還加了鹿茸、鹿膠、白蔻,如果腹瀉就加肉蔻。這樣調治幾天后,雖然氣虛,但血沒有上侵,痘疹顏色雖淡,但沒有紅斑,痘液雖清稀,但不癢不塌陷,胸背因為衣被摩擦而破裂,手腳仍然看得見痘疹隆起成形。我盡力催促痘疹成熟,即使是已經破裂的痘疹,也有些許痘液,一併等待結痂。幸好後來頭頸部又長出一個癰腫,但並不紅腫,脈象仍然微弱,就按照原方加炮附片治療,這樣調養一個多月,身體就變得更加強健了。
劉佃莊姓人家,有一位十六七歲的婦人出痘,發熱兩天,痘苗還沒有長出來時,突然鼻子出血如同流水一般,呼吸急促,脈象沉滑有力,這是熱毒鬱積在肺胃,熏蒸逼迫血液妄行的緣故。我用清肺飲去掉知母,加入柏葉,服用兩劑,鼻出血停止,痘疹也長出來了,之後用清毒活血湯,去掉黃芩、黃連,催促痘疹成熟痊癒。
岳丈徐旭初公先生的第三個兒子,孝廉雋臣先生的弟弟,十七歲出痘,痘苗長出來的時候,頸部立即長出一個惡性痘疹,形狀很大而且柔軟,立刻將其切開,讓痘液流出,用燈火烘烤,再塗抹拔毒散,痘疹逐漸消退。診脈發現,脈象雖然微弱,但比較平和,沒有明顯的滑脈、陰虛、有熱的脈象,痘苗也不是老紅色,身體滋潤,偶爾出現輕微發熱。我用真元益命湯治療。有人說:這個人陰氣本來就虛弱,大量服用黃耆就會咽喉疼痛,現在咽喉已經疼痛了,怎麼還能用黃耆二兩呢?我說:現在脈象顏色只見氣虛,不能拘泥於本質而誤事。按照方法連續服用兩劑,咽喉疼痛完全治癒,痘苗顏色變得鮮豔美麗,又加入山藥、鹿膠,痘疹變得濃稠黃亮,最終結痂。
舅兄劉雋臣先生的女兒,十四五歲出痘,發熱一天,就感到疲倦,多汗,咽喉疼痛,脈象都微弱無力。我用保元湯加附子、白朮,服用兩劑,所有症狀都退了,精神也立刻好轉,痘疹陸續長出,顏色接近老紅色,紅暈也不擴散,脈象稍有力,我就去掉附子、白朮,加入鹿膠、山藥,痘疹長滿,結痂厚實,最終痊癒。
門人問道:有些人痘疹剛長出來,發熱二三天,面部已經出現痘苗的影子,一夜之間,發熱退去,痘苗消失,人顯得很清醒,六七天后,突然肚子疼、喘氣、出汗,頃刻間就死了,這是為什麼呢?我說:這一定是因為此人元陽不足,正氣虧損,不能將毒素排出體外,所以痘苗一長出來就隱藏起來了。醫生看到他清醒,就不懂要極力補托,導致毒素潛伏體內,日夜與正氣相爭,時間長了,正氣越來越虛弱,邪氣越來越盛,又不能向外發作,因此一旦發作就死亡了。我遇到這種情況,竭力搶救,但很多情況還是無法明白其發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