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二集 (8)
二集 (8)
1. 【附】水痘論
痘疹之外,又有水痘,亦發熱二三日見苗,其苗亦似正痘,但起勢不成紅點,一見便含水氣,易於起發,並不開盤,不見暈腳,一二日即成水泡,內無膿漿,三四日即皆收靨,亦無痂皮。不似痘必十二日成功,輕者數十顆,重者不過百餘顆,即不用藥亦可。
從古至今,未聞有因水痘斃命者,此不過小兒脾胃濕熱,因風而發,故其證常多癢,體氣強壯者,荊、防、玉竹、蟬蛻、連翹、白芷、甘草、生耆、歸、芍、建泄、雲苓治之即安,虛者以耆、朮、玉竹、雲苓、芎、歸、北風、蟲蛻、炙草調之必愈。然一發即不復發,亦能以氣相感,童子肌膚鬆懈常見之,有成人不發者,則終不患此證。
余因今人每以時行正痘,誤作水痘治,傷人性命,因並示之,俾知水痘與正痘絕不相類,庶無所疑誤也已。
白話文:
在水痘之外,還有一種病叫做水痘,它的發病模式也是先發燒兩三天後纔出現疹子,疹子看起來和正常的痘疹很相似,但是它不會形成紅色的小點,一出現就含有水分,很容易就發展成為疹子,而且不會擴大範圍,沒有紅暈的邊緣,一兩天就會變成水泡,水泡裡面沒有膿液,三四天後就會自然消退,也不會留下結痂。這和正常的痘疹必須經過十二天才會成熟不同,輕微的可能只有幾十顆,嚴重的也不過一百多顆,就算不使用藥物也能自行恢復。
從古至今,從未聽說有人因為水痘而喪命,這是因為水痘主要是小孩的脾胃濕熱,遇到風邪引發的,所以通常會伴隨癢感。對於身體強壯的孩子,用荊芥、防風、玉竹、蟬蛻、連翹、白芷、甘草、黃耆、當歸、白芍、建澤瀉、茯苓等藥材治療就能康復。如果是體質虛弱的,則用黃耆、白朮、玉竹、茯苓、川芎、當歸、防風、蟬蛻、炙甘草等調理也能痊癒。然而,水痘一旦發過一次就不會再發,並且會通過空氣傳播,常常見於孩童鬆弛的肌膚上,有些成年人一生都未曾出過水痘,那麼他們終身都不會得到這種病。
我因為看到現在的人經常把流行的正常痘疹誤認為是水痘來治療,導致人的生命受到威脅,因此在此一起說明,讓人們瞭解水痘和正常痘疹完全不一樣,以免產生錯誤的認知。
2. 痘證醫案
楚瞻氏治蔣總憲孫女,時年八歲,先天最薄,忽發微熱,面青肢冷,腹痛吐水,傾倒神疲,六脈甚微,重按若無。公曰:此中寒元氣內傷之候,雖防出痘,難於疏解,宜照脈溫散,既可以去疾病,復可以任痘瘡。所謂內傷多者,只須補助氣血,正氣得力,始能推出寒邪也。
乃用蜜耆、白朮、當歸、上桂、炙草,次日精神稍長,面青退而四肢溫,脈少起而項少強,身壯熱而痘見矣。更進一劑,次日精神強健,脈弱不洪滑,所見痘點瑣屑,知必繁密,不敢迅攻,惟溫補氣血,令其陸續以出。果至三四朝來,勢甚稠密,幸無蛇皮蠶種之狀,此溫補氣血送毒出外之功也,若以解毒藥攻擊,則奔潰而出,如面如㾦,所不免矣。更加人參,痘與精神飲食,日長一日而愈。
此脾氣虛寒之候,故不禁白朮滲漿也。其孫甫十歲,半夜發熱,次早太陽額上已見點,連片不紅,腰痛疲憊,六脈無根,公知其先天陰陽兩虧,脾元中氣甚弱,不能約制,其毒得以妄參陽位,而脾腎兩虛必無力送毒出經,勢必沉溺而轉成伏陷,乃用熟地八錢,白朮五錢,當歸、雲苓各二錢,上桂錢半,炙草一錢,升麻六分,薑棗引,次早顴臉之間,一湧而出,如面如㾦,稠密無縫,六脈沉伏微弱,倦怠不食,幸腰痛愈。
但中虛若此,復犯如是重痘,若不託住本元,既能一擁而出,豈不可一擁而入乎?蓋正氣極虛,無力主宰,任毒縱橫,若不乘毒邪出外之時,急為填補中氣,調益榮衛,何以充灌成膿,化毒收功哉?加人參三錢,去升麻。次日人參用五錢,次早神氣稍壯,飲食少進,痘少長而紅潤,天庭之痘,已非若從前之純白色矣。公日:前者人參只用三錢,不過佐白朮以固中,實讓血藥以先建功耳。
今色雖轉而嬌,誠非蒼固之象,漿清癢塌,勢所必至,不可不急補衛氣以保之,用人參六錢,蜜耆、白朮各五錢,熟地四錢,當歸、上桂錢半,炙草一錢,早晚各進一劑,若大便一次,即服一錢參。然至七朝,猶瘙癢作而頭面抓破其半,幸充灌在前,爬破在後,痘毒化於表,藥力充於裡,不能為害,仍照前方加減。
至十日外,痘熟而微臭,少減人參,佐以養陰解毒之品,痂落疤痕紅潤,精神飲食,俱倍於常,此可見形色脈理宜相參也。按:脈之沉伏微弱者,為元陽不充,正氣不足之應,至六脈無根,陰陽元氣皆敗,則腰痛一證,決非腎水銷鑠之例,初劑即宜加人參、蜜耆,以固衛氣,毋令擁出,再加附片以溫補元陽,庶天庭之色可轉,大補元氣,庶無瘙癢爬破之時,方中天丁、炮甲,代為去之,亦可為更進一義也。
馮氏族侄甫七歲,平時嗜酒少食,真陰消耗,元氣空虛,是以一遇痘瘡發熱,神昏不醒者竟日,醒則口不能言,目不能見。醫用疏表攻托,痘不甚起,驚厥益甚,脈則六部洪數豁大無倫,身熱如火,五心如烙,此真陰虧極,不能斂陽,神無所依,浮越散亂,再為疏解,愈耗其陰,再為攻托,愈亂其神。不能言者,心不能用也;不能見者,陰不歸明於目也;五心如烙者,藏腑躁槁甚急也。
白話文:
痘證醫案
一位楚姓醫生治療蔣總憲的孫女,當時八歲,體質先天虛弱。突然發低燒,臉色青紫,四肢冰冷,腹痛嘔吐清水,全身無力疲倦,脈象非常微弱,按下去幾乎感覺不到。醫生診斷為內寒導致元氣受損,雖然預防出痘,但難以疏通,於是使用溫和的藥物,既能治療疾病,又能順利出痘。醫生認為,內傷嚴重者,只要補充氣血,正氣充足,就能驅除寒邪。
於是用了蜜炙甘草、白朮、當歸、桂枝、炙甘草。第二天,精神略有好轉,臉色青紫減退,四肢溫暖,脈象稍強,頸部略微僵硬,身體發熱,痘疹出現了。又服用一劑藥後,第二天精神更佳,脈象雖弱但不滑利,痘疹細小,醫生知道痘疹會很密集,不敢快速攻邪,只溫補氣血,讓痘疹慢慢長出。果然三四天后,痘疹非常密集,幸好沒有出現像蛇皮或蠶豆一樣的嚴重情況,這都是溫補氣血將毒素排出體外的功勞。如果用解毒藥物猛攻,痘疹就會大量爆發,造成面部潰爛等嚴重後果。於是又加了人參,痘疹和精神、食慾一天天好轉痊癒。
這是脾氣虛寒的症狀,所以白朮滲液也不妨礙。其孫女十歲,半夜發熱,第二天早上額頭上已經出現痘疹,連成一片但不發紅,腰痛疲倦,脈象無力。醫生知道她先天陰陽兩虛,脾胃元氣很弱,無法控制毒素,毒素於是侵犯陽位,而脾腎兩虛則無力將毒素排出體外,勢必沉積而轉為伏陷,於是用了熟地黃、白朮、當歸、茯苓、桂枝、炙甘草、升麻。第二天早上,顴骨之間痘疹大量爆發,密集無縫,脈象沉伏微弱,倦怠不想吃東西,幸好腰痛減輕了。
但是元氣如此虛弱,又遇到如此嚴重的痘疹,如果不扶持根本元氣,痘疹雖然大量爆發,也可能大量內陷嗎?因為正氣極度虛弱,無法主導,任由毒素橫行,如果不趁毒邪排出體外之際,迅速補充元氣,調和營衛,怎麼能使痘疹化膿,毒素消除呢?於是加了人參,去掉了升麻。第二天人參用五錢,第二天早上精神略微強壯,食慾略有增加,痘疹略微增大變紅潤,額頭上的痘疹不再是之前的純白色了。醫生說:之前人參只用三錢,只是輔助白朮以固護中氣,實際上是讓活血藥物先起作用。
現在雖然顏色轉紅潤,但並非強壯的景象,痘液清澈,痘疹下陷發癢是必然的,必須迅速補充衛氣以保護,於是用了人參、蜜炙甘草、白朮、熟地黃、當歸、桂枝、炙甘草,早晚各服用一劑,如果大便一次,就服用一錢人參。直到第七天,仍然瘙癢難耐,頭面抓破了一半,幸好之前痘疹已經充分長出,破損在痘疹長出之後,痘毒化於表,藥力充於裡,不會造成傷害,繼續按照之前的方子加減。
第十天后,痘疹成熟並略微發臭,減少人參用量,輔以養陰解毒的藥物,痘痂脫落,疤痕紅潤,精神食慾都比平常好得多,這可以看出形色脈理應相互參照。按:脈象沉伏微弱,是元陽不足,正氣不足的表現,脈象無力,陰陽元氣都衰敗,則腰痛症狀,絕對不是腎水虧虛的例子,初劑就應該加人參、蜜炙甘草,以固護衛氣,防止痘疹內陷,再加附子溫補元陽,這樣額頭的顏色可以轉好,大補元氣,這樣就不會有瘙癢抓破的情況,方中可以用天花粉、炮製過的貝母代替,也是可以考慮的。
馮氏族侄七歲,平時嗜酒少食,真陰消耗,元氣虛弱,所以一遇到痘疹發熱,就神志不清整天,清醒時不能說話,不能看見東西。醫生使用疏解表邪、攻託的療法,痘疹不甚明顯,驚厥加重,脈象六部洪數很大,身體發熱像火一樣,五心煩熱,這是真陰虧損極度,不能斂藏陽氣,神氣無依,浮越散亂,再次疏解,更加損耗陰氣,再次攻託,更加擾亂神氣。不能說話,是因為心神不能使用;不能看見,是因為陰氣不能歸於目;五心煩熱,是因為臟腑乾燥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