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二集 (4)

回本書目錄

二集 (4)

1. 內潰論

內潰雖因於虛,亦有風寒所中,腠理密固,陰陽二分,壅塞不通,致毒不外出而內攻,毒火炮熾,潰而成膿,故痘初身熱太盛,氣粗便閉,肚腹急疼,而身戰動者,須防此患,宜以升麻湯之類,逐散寒邪,開泄腠理,縱毒外出。

白話文:

[內潰理論]的內容翻譯爲現代繁體中文白話文是:「內潰的情形雖然大多由於體虛引起,但也有因為風寒侵襲所導致。當肌表的毛孔緊閉固結,身體的陰陽平衡被打破,導致體內堵塞不通,使得毒素無法向外排解,反而向內攻擾,造成體內毒火旺盛,最終形成膿瘍。所以,如果在出痘初期,出現體溫過高、呼吸急促、便祕、腹部劇烈疼痛,以及全身顫抖的情況,就必須警惕這種內潰的可能。此時應使用如升麻湯這類的藥物,來驅散體內的寒邪,打開並疏通毛孔,讓毒素能夠順利排出體外。」

2. 夾斑論

斑有陽明胃梟炎之毒,內攻一證,然陽毒發斑,必壯熱煩渴,五心如烙,脈洪有力。色紅赤者,胃熱也,可治,至紫黑純黑色,為胃爛不治。大便閉結者,急下之,否則胃熱不得泄,其斑益熾,但不可下之太早,致中氣餒弱,痘難出而伏陷,且使熱乘虛入胃,斑毒便難療矣,此與傷寒下之太早同禁。

其有下身,斑色紫赤,成片成塊,腰以上無斑者,尤為肝腎熱極,元水枯竭之象,急宜滋陰清熱。又有陰證發斑者,身無大熱,或手足指甲皆青,其脈沉弱,其色淡紅,此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胃,熏於肺,傳於皮膚,而為斑也,妄投寒涼立斃。當知吳鶴皋以參、耆、附、桂治斑之理,溫胃調中則火自下,斑自退,痘自出矣。

而腰痛之證,亦多發斑,觀腰痛之虛實,便知斑之虛實,蓋腎為胃之關,本相連而及也。如熱毒蘊蓄於腎而不得泄,傳注胃經,治宜元參、升麻、防風、白芷之類,於清涼解毒中,兼以升提出表為主,若驟投清胃寒劑,則血不行,肌肉冰,無由載毒以出矣。然梟炎熾盛,治亦難拘,活法自在人心焉,但目中白睛肉如桃花水紅色者,為脾胃俱敗,不治。

白話文:

[對於斑疹的討論]

斑疹的出現,通常是由於陽明胃經的毒素過盛,這是身體內部受到攻擊的一種表現。然而,若是因為陽性毒素導致的斑疹,患者一定會有高燒、口渴、五心(雙手心、雙腳心和胸口)熱得像被烙鐵烙過一樣的症狀,而且脈搏強勁有力。如果斑疹呈現紅赤色,這代表胃部有熱,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但若斑疹轉為深紫或純黑色,則表示胃部已嚴重損壞,這種情況是無法救治的。

若患者有便祕的情況,必須立即使用瀉下藥物,否則胃部的熱度無法釋放,斑疹會更加嚴重。但也不能太早使用瀉下藥物,否則會讓患者的中氣變得衰弱,使得痘疹無法順利冒出,反而潛藏在體內,而且會讓熱度趁虛進入胃部,斑疹的毒素就會更難以治療了。這和傷寒病中過早使用瀉下藥物是同樣被禁止的。

有些人的下半身會出現大片的紫紅色斑疹,上半身卻沒有,這通常是肝臟和腎臟熱度過高,身體的基礎水分已枯竭的徵兆,必須立刻滋陰清熱。

還有一種情形,是陰性體質的人出現斑疹,他們身體並無高燒,或者手指甲和腳趾甲都呈現青色,脈搏微弱,斑疹顏色偏淡紅,這是因為體內的無根火聚集在胃部,然後傳到肺部,再傳到皮膚上形成斑疹,如果隨意使用寒涼的藥物,會立刻危及生命。我們應該瞭解吳鶴皋用人參、黃耆、附子和肉桂來治療斑疹的道理,只要溫暖胃部,調節中焦,火熱自然會下降,斑疹自然會消退,痘疹也會自行冒出。

至於腰痛的情況,也很容易出現斑疹。從腰痛的虛實,就能判斷斑疹的虛實,因為腎臟是胃的門戶,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如果熱毒積聚在腎臟無法釋放,然後傳遞到胃經,治療時應使用玄參、升麻、防風和白芷等藥物,在清涼解毒的同時,也要兼顧提升和引導藥物作用於表層。如果突然使用清胃的寒涼藥物,血液就無法流通,肌肉也會冰冷,這樣就無法將毒素帶出體外了。

然而,若熱度過盛,治療方法也不應固守成規,靈活的治療方式全憑醫生的臨牀經驗和判斷。但若眼睛的白眼球部分呈現像桃花水一樣的紅色,表示脾胃已經完全失敗,這種情況是無法救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