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三集 (1)
三集 (1)
1. 麻疹備法論
從來麻疹諸書,皆以清涼為說,絕少溫補之條,視耆、術為畏途,以薑、附為荼毒,守「痘出於臟,麻出於腑」為定論。不知真陽真陰虧損者,當未有麻疹之先元氣已傷,及經發熱既久,氣血復弱,是以氣血虧而不能透者,十常八九,中氣虛而一擁出者,十常五六,既出而不能成形華色,伏陷喘促者,十之三四。醫不知補,反用清涼。
或有為淡白灰陷,天庭一片㿠白不明,或為陽氣消耗,黑滯畏寒,泄瀉喘汗,嘔吐不止,如此致斃者,何可勝道?惟楚瞻、介賓、進賢諸公,明於補虛,然亦但言滋補,未及溫補,雖疹發於陽分,常多熱候,理實資乎氣血,寧無虛損,或其時其地,原少虛寒之疹,而議理議法,豈庸膠固之思?故有今時之疹,多有前人未經歷見者,前人之法,亦有今時不能通用者,皆因其理有未明,未為宜古而宜今也。余歷證多年,固多清涼證治,然用耆、術及用附、桂者,不下數百計。
白話文:
古代醫籍關於麻疹的論述,大多強調清涼療法,卻很少提及溫補之法,甚至視補益藥物如黃耆、白朮為畏途,將生薑、附子視為有害之物,堅守「痘出於臟,麻出於腑」的論點。
他們不知曉真正陽氣和陰氣虧損之人,在發病前元氣就已受損,等到發熱已久,氣血更加虛弱,因此氣血虧虛而無法順利發疹者,十之八九;而中氣虛弱,導致疹子一下子全部涌出者,也佔了十之五六。疹子發出後,無法形成正常顏色,並且出現伏陷、喘促等症狀者,也有十之三四。醫者不知補益,反而一味使用清涼療法。
有些人出現疹子淡白、灰暗,甚至天庭一片灰白不明,或者因陽氣消耗過度,出現面色黑滯、畏寒、泄瀉、喘汗、嘔吐不止,最終導致死亡,這樣的情況實在太多,不勝枚舉。
雖然像張仲景、王叔和、陳自明等前輩醫家,都懂得補虛之法,但他們僅止於滋補,未曾提及溫補之法。雖然麻疹發於陽分,常伴隨熱象,但其根本依賴於氣血,若有虛損,又該如何?或許當時地之人,原本就少有虛寒的麻疹,但若一味固守古法,豈非膠柱難移?
因此,如今的麻疹,很多都是前人未曾經歷見過的,前人的治療方法,也並非都能適用於現代。這都是因為他們對麻疹的病理認識不夠透徹,沒有做到「宜古而宜今」。
我多年來臨床經驗豐富,也遇到過許多需要清涼治療的麻疹患者,但同時也用過黃耆、白朮以及附子、桂枝等溫補藥物,不下數百例。
且治孕婦危殆之疹,及黑陷喘滿之疹,用附片二三兩,大劑溫補救治,有得生者,外證非無口渴唇焦,煩躁便赤,有類熱候,但察脈審情,毫無所犯,不可為今人廣不傳之秘乎。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的文字是說:對於懷孕期間出現危險的情況和黑色症狀、呼吸困難以及腹部脅痛等症狀,可以使用大量的附子來進行溫補治療。有些患者因此而得以存活下來。雖然這些症狀可能有一些像是發燒或感染的徵兆(例如口乾舌燥、情緒不安定、排泄物呈紅色),但是隻要仔細觀察脈搏和病情,就沒有任何疑點顯示這是因為疾病引起的。所以不能把這種方法當作現在的人不知道的祕密而不去傳授它。
2. 痘疹皆由先天統論
痘疹原於胎毒,即發於先天,先天之真陰真陽一足,則氣血自和,煦濡有力,易出易收。倘真陰不足則水不濟火,無以製毒,即痘之靜而陰者。亦見梟炎火毒,銷鑠腎水,有重用歸、地養陰,兼用芩、連、紫茸清熱者,有並用硝、黃急下以救陰者,非謂真陰虧、火自內出者乎?而疹可知矣。
若真陽不足,則元神困敗,真氣亦衰,不能逐毒,即疹之動而陽者,亦因腎臟虛寒,無氣送外,沉溺不出焉,強與表發,元氣俱竭,迫汗過甚,真陽益衰,縱克見點,亦淡紅淡白,嘔吐泄汗,必難起發肥美,脈自愈見微弱,虛澀無神,再加寒涼,喘汗立至,灰黑可虞。
白話文:
痘疹的發病原因和治療
痘疹的根源在於胎毒,也就是先天禀賦的問題。如果先天之真陰真陽充足,氣血自然調和,溫煦滋潤有力,痘疹就容易發出也容易消退。
如果真陰不足,就會出現水不能滋潤火,無法制伏毒邪,導致痘疹靜止而呈現陰寒的狀態。這時,我們會看到患者有火毒上炎,消耗腎水的情況。治療上,會使用歸地養陰,配合芩連紫茸清熱,或者使用硝黃急下以救陰,這都是針對真陰虧損、火從內部發出的情況。從這些治療方法,就可以看出痘疹的性質。
如果真陽不足,元神就會衰敗,真氣也會減弱,無法驅逐毒邪,導致痘疹活動而呈現陽虛的狀態。這也是因為腎臟虛寒,沒有氣力推動毒邪外出,沉溺在體內,無法發出。如果強行促使痘疹發出,元氣就會耗竭,過度出汗,真陽更加衰弱。即使勉強長出痘疹,顏色也會是淡紅淡白,患者還會出現嘔吐、出汗等症狀,難以發育成熟。脈象也會變得微弱、虛澀無神。如果再使用寒涼的藥物,就會導致患者喘汗不止,甚至出現灰黑敗毒的危險。
況虛者出疹,目多不赤,身多畏寒,或為吐泄,或為白痢,或二便欲解,而氣不傳送,脈多微弱,或反見緊弱遲澀,或外雖浮數,按之仍虛空無神,肺部脾部,無一毫洪滑象,而兩尺又不見至,不力為培補,定有伏陷喘脹,不能還元之凶。蓋斯人稟賦甚薄,未有疹時,元神早已不振,矧發熱日久,汗泄吐利,真陽尤易喪失,豈一名為疹,雖形色脈氣皆見虛寒,而亦必主屬腑之說,進以寒涼乎?而痘更可知矣。
其有疹之起勢,脈即稍帶洪滑,發熱和緩,身體滋潤,乃為肺胃腑證,至躁數滑大,壯熱乾燒,又為真水不足之咎。予故謂痘疹之發,臟本腑標,脈法宜詳審,形證宜細參,雖主陰主陽之微分,其原皆一理也。
白話文:
更何況虛弱的人出疹,眼睛大多不紅,身體大多怕冷,有的會嘔吐腹瀉,有的會出現白色痢疾,有的想大小便卻氣力不足無法排出,脈象大多微弱,有的反而緊弱遲澀,有的表面浮數,但按下去卻虛空無神,肺部和脾部都沒有洪滑的脈象,而且兩尺脈摸不到,若不加強培補,必定會有伏藏喘脹、無法恢復元氣的危險。
因為這種人天生體質虛弱,還沒出疹子時,元氣已經衰敗了,何況發熱已久,又出汗嘔吐腹瀉,真陽氣更加容易流失。難道因為叫做疹子,即使形色脈氣都顯示虛寒,就一定屬於腑證,用寒涼藥物來治療嗎?痘疹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出疹時,脈象稍微帶有洪滑,發熱溫和,身體潤澤,就是肺胃腑證。如果脈象躁數滑大,發熱乾燥,就是真水不足的毛病。所以說,痘疹的發病,臟腑是本,病症是標,脈象要仔細觀察,形狀也要細心參閱。雖然有陰陽之分,但其根本道理都是一樣的。
3. 用手推法論
看疹大法,雖憑眼觀察,尤貴手推摸。燃紙照之,以通紅潤澤為佳,淡紅淡白為虛,紫紅紫赤為熱,此用眼觀法也。繼以大指次第輕重推摸,以隨手轉白,隨白轉紅血色,又不散漫為順,其稠密成塊之處,難概言活動,將及收靨之時,血自闊散,亦難推摸,但須辨其滋潤焦燥何如。
陰虛者恆多血熱,血熱則毒肆,多有血凝毒滯,推之不得盡白,是以手推去,雖面上一層可以推過,其痘處總不見動,推時仍有紅紫之象留於疹中也,起指亦見血能還復,卻只得面上一層,其根底終是不轉不動,此為熱極,若全無動處,並見燥槁,真水底烈將盡矣。
又有淡紅中見灰黑色,推之亦不活動,總是晦暗之氣凝結於中,脈或緊澀微弱,或虛大空散遲軟,身體或清冷多汗,或不食,嘔吐泄瀉,疹形不高腫肥美,又多畏寒,喜飲熱湯,此陰寒凝澀,血為寒錮,屬極虛寒。然亦必有三四處,可以推動方順,若全是晦暗色,疹形平塌,肉腫而疹不腫,脈微欲絕,陽氣汩沒無餘矣。看痘之法,亦大略相似。
白話文:
觀察疹子,不僅要靠眼睛觀察,更要用手推摸。用燃燒的紙照亮,顏色通紅潤澤最佳,淡紅淡白則虛弱,紫紅紫赤則熱,這就是用眼睛觀察的方法。接著用大拇指輕重交替推摸,順利推摸時,皮膚會隨手轉白,再轉為紅潤,而且顏色不會散開。疹子密集的地方,推摸起來就不容易,快要結痂的時候,血會擴散,也很難推摸,但要辨別其滋潤或乾燥程度。
陰虛的人常伴隨血熱,血熱則毒素肆虐,容易出現血凝毒滯,推摸時無法完全轉白。雖然表面可以推過,但疹子處始終不動,推摸時依然有紅紫色留在疹子中。手指離開後,血色能恢復,但僅限於表面,其根底依然不動,這是熱氣過盛的表現。如果完全不動,且乾燥枯槁,就表示真水快要耗盡了。
有些疹子呈現淡紅色中帶灰黑色,推摸時也不動,這是晦暗之氣凝結在內部的表現。脈象可能是緊澀微弱,或虛大空散遲緩,身體可能是清冷多汗,或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疹子形狀不高腫肥美,且容易畏寒,喜歡喝熱湯,這表示陰寒凝滯,血液被寒氣阻礙,屬於極度虛寒。但也一定會有三四處可以順利推動,如果全是晦暗色,疹子扁平塌陷,肉腫而疹子不腫,脈象微弱將要消失,陽氣已經耗盡無餘了。觀察痘症的方法也大致相同。
4. 臟腑論
痘疹既原於胎毒,自無痘出於臟、疹出於腑之分,蓋臟腑相為表裡者也。麻疹之發,以氣相傳,亦如痘之從肺受氣,以次歸於命門,然後五臟之邪氣內蒸,命門之胎毒外達,惟胎毒之動而陽者為疹,其候多熱,故常有肺燥陰虧有餘之證。凡病以有餘者易治。昔人稟賦甚厚,疹常有餘,遂以為疹出於腑,致使理終不明,後世因之受害。
如疹出身有微汗,滋潤清醒,氣不甚粗,熱不甚燥,脈息和平,二便如常,疹粒累落肥美,以常法治之可也。如壯熱氣粗,洪滑數,鼻乾口渴,焦灼煩躁,疹色紫赤,毒火熾盛者,急宜清熱救陰,毋令毒火熬煎,反傷臟氣。惟脈弱神疲,元氣喪失,疹出如面如㾦,真氣盡出於外,或反安靜者,誠為臟傷險候,認為腑毒,害莫大矣。
白話文:
痘疹的病因源於胎毒,並沒有從臟腑中生長出來的區分,因為臟腑是互相表裡相連的。麻疹的傳播是透過氣息,就像痘疹從肺部吸入氣息,依序傳到命門,接著五臟的邪氣內蒸,命門的胎毒外達。只有胎毒的陽氣外發才會形成疹子,症狀大多以熱為主,所以常伴隨肺燥陰虛的現象。一般來說,病症有餘者比較容易治療。古代的人體質強健,疹子經常有餘,因此認為疹子是從腑中生出來的,導致醫理一直沒有明瞭,後世的人因此受到影響。
如果疹子長出來時,病人有微汗,精神清醒,呼吸不急促,熱度不燥,脈象平和,大小便正常,疹粒逐漸脫落且飽滿,可以用一般的治療方法。如果出現壯熱、氣粗、脈搏洪滑數、鼻乾口渴、焦慮煩躁、疹子顏色紫紅、毒火旺盛等症狀,就要趕快清熱救陰,避免毒火消耗陰氣,反過來傷害臟氣。如果脈象虛弱、精神疲憊、元氣衰竭、疹子長得像面部和脖子一樣,真氣全部外泄,或者反常地變得安靜,這是臟器受損的危險徵兆,誤認為腑毒,後果將十分嚴重。
治疹者,必與之審虛實,辨陰陽,究脈候,察形色,乃為合法,不然,痘出於臟,豈無有熱屬腑者乎?先儒治疹,多用補陰,原謂其屬臟也,而獨未見有臟寒之疹,故後世遂有臟腑之別云。
白話文:
治療疹子的人,必須仔細評估病人的虛實、分辨陰陽、探究脈象和觀察外觀顏色,這樣才符合正規的方法。如果不是這樣做,那麼如果疹子是從內臟出來的,難道就沒有因為腸胃發炎而出現疹子的情況嗎? 以前的儒家醫生在治療疹子時,大多使用滋養陰氣的藥物,這是認為疹子是由於內臟問題所引起的。但是他們卻忽略了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內臟寒冷而出現疹子,因此後來就有了區分內臟和腸胃的不同說法。
5. 形色論
麻疹以細密紅潤為佳,舒氏謂淡紅者虛寒,白色尤屬元陽不足,天庭面部㿠白者虛寒更甚,宜耆、朮、附、桂、芎、歸、薑、蔻,與治痘同。若但知補血而不敢補氣,則氣虛而寒者斃矣。紅紫為熱,通用清涼,黑則毒熱熾,急宜下以救陰,疹中固有是候,然不辨脈息神氣,及審其所因,亦每致誤。蓋黑為水色,有屬大虛寒者,非明眼人莫辨。
一凡出疹之際,切忌風寒生冷,否則皮膚閉塞,毒氣壅滯,遂變渾身青紫,或復隱伏,毒反內攻,煩躁腹疼,氣喘悶亂,而成危殆。如未見惡證,宜再表發升托之,然多有陽虛而復感風寒亦變青紫者,須主溫中散寒之法,不可大表。其有紅焰紫赤之疹,推之不能隨手轉白,隨白轉紅者,尤為毒氣凝滯,宜清血熱。
白話文:
麻疹辨證論治
麻疹以細密紅潤為佳,舒氏謂淡紅者虛寒,白色尤屬元陽不足,天庭面部㿠白者虛寒更甚,宜耆、朮、附、桂、芎、歸、薑、蔻,與治痘同。若但知補血而不敢補氣,則氣虛而寒者斃矣。
麻疹的疹子以細密紅潤為最佳,舒氏認為疹色淡紅的人體質虛寒,白色則屬於元陽不足,如果頭頂和臉部出現白疹,則虛寒更甚,應當使用黃芪、白朮、附子、桂枝、川芎、當歸、生薑、肉蔻等藥物,與治療痘疹的方法相同。如果只知道補血而不敢補氣,那麼氣虛而寒的人就會有生命危險。
紅紫為熱,通用清涼,黑則毒熱熾,急宜下以救陰,疹中固有是候,然不辨脈息神氣,及審其所因,亦每致誤。蓋黑為水色,有屬大虛寒者,非明眼人莫辨。
疹色紅紫屬於熱症,應當使用清涼的藥物治療。疹色發黑則代表毒熱熾盛,應當急用瀉下藥來救陰。麻疹中確實會有這些症狀,但如果不辨別脈象、呼吸、精神狀態,不仔細審查病因,就會容易誤診。因為黑色也屬於水色,有可能是大虛寒所致,只有經驗豐富的醫生才能辨別。
一凡出疹之際,切忌風寒生冷,否則皮膚閉塞,毒氣壅滯,遂變渾身青紫,或復隱伏,毒反內攻,煩躁腹疼,氣喘悶亂,而成危殆。
凡是在出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風寒和生冷之物,否則皮膚毛孔就會閉塞,毒氣就會滯留在體內,導致全身變成青紫色,或者毒氣隱伏於內,反過來攻入體內,出現煩躁不安、腹痛、氣喘憋悶等症狀,最終危及生命。
如未見惡證,宜再表發升托之,然多有陽虛而復感風寒亦變青紫者,須主溫中散寒之法,不可大表。其有紅焰紫赤之疹,推之不能隨手轉白,隨白轉紅者,尤為毒氣凝滯,宜清血熱。
如果沒有出現惡性症狀,可以繼續使用表發升托的方法治療。但是很多陽虛的人再次感受風寒,也會出現青紫的症狀,這種情況就需要使用溫中散寒的方法,不能再使用發散的藥物。如果疹子呈現紅焰紫赤,用手按壓之後不能立即恢復白色,反而由白轉紅,這就說明毒氣凝滯,需要使用清血熱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