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二集 (1)

回本書目錄

二集 (1)

1. 脈要

楚瞻曰:脈為臟腑,虛實之據,水火氣血之徵。正痘之出,全賴氣煦血濡,更賴真水真火,以為氣血之根,而後煦濡有力,所以報苗時,即宜預為調治,或自先天而資其水火,或從後天而培其氣血,以為灌漿計。苟氣血一衰,充貫自難,毒火無從消化,重則內攻臟腑,輕則變生諸證。

矧有等嬰兒,受質澆漓,有真陰不足之輩,尤多元陽不充之子,極虛之候,每多難出難膿,若徒守古法,始也,惟疏表清裡為事,則表虛者不任約束,任其一湧而出,將氣血充貫不周,定有難漿難靨、癢塌空殼等類;裡虛者中氣愈餒,無力載毒成形,蠶種蛇皮,變百出矣。

繼也,以清解為事,則陽虛者冰伏於中,陰虛者枯涸於表,水火不行,無形之化,氣血難成有質之功。且稟薄之人,一經發熱數日,元氣已傷於中,再加疏表攻托,氣血益耗,痘之少者,猶或不傷性命,痘之多者,終恐絕其生機。

白話文:

楚瞻說道:脈象是臟腑虛實、水火氣血狀況的依據。痘疹的生長,全賴氣血溫煦滋潤,更需要真水真火作為氣血的根本,才能使溫煦滋潤的力量充沛。因此,痘疹初發時,就應該及早調治,或是從先天入手,滋養其水火,或是從後天入手,培補其氣血,就像給幼苗灌溉一樣。

如果氣血衰弱,氣血循環就會困難,毒火無處消散,嚴重則會侵犯臟腑,輕則會演變成各種病症。

尤其是那些先天稟賦不足的嬰兒,真陰不足,或陽氣不足,體質極虛弱,痘疹常常很難長出來,也很難化膿。如果只按照古法,一開始就只疏散表邪,清熱解毒,那麼表虛者無法約束痘毒,任其大量涌出,會導致氣血循環不暢,出現難長、難化膿、癢癢的空殼等症狀;裡虛者中氣更加虛弱,無力承載毒氣化為痘疹,就會出現蠶種痘、蛇皮痘等各種變化。

接著,如果以清熱解毒為主,那麼陽虛者體內的陽氣就會被冰封,陰虛者則會出現表虛枯竭,水火失衡,無法進行正常的化生,氣血難以轉化為有形的痘疹。而且體質虛弱的人,發熱數日,元氣就已經受損,再加重疏散表邪、攻托毒邪,就會更加消耗氣血。痘疹數量少的,或許不至於傷及性命,但痘疹數量多的,恐怕就會危及生命。

惟於六脈洪滑有力,氣實形壯者,從古法以解肌;六脈沉微無力,氣弱神衰者,以溫補而托裡,俾中氣不餒,斯逐毒有力,起脹灌漿,不謀而至;六脈弦數無力,或豁大無神者,可於壯水之中,佐以補火之藥,使煦濡有情,則痘亦自出自化矣。

脈總六部,不越表裡陰陽。七歲以上,五至為平,七歲以下,六至為平,過則為數而邪氣實,不及為遲而正氣虛。人迎緊,外感也;氣口數,內傷也。浮而數,表熱也;浮而遲,表氣衰也;沉而緊實而滑大,裡熱也;沉而細弱而空散,元氣脫也。痘疹之脈,浮沉俱宜帶洪數,若弱而無力,則為陽證見陰脈,非峻補不可。

白話文:

如果患者脈象洪滑有力,氣息充實,身體健壯,就應該按照古法使用解表藥物;若脈象沉微無力,氣虛神衰,則應該溫補脾胃,托裡驅邪,讓中氣不虛弱,才能有效地驅除毒素,使痘疹自然發出並消退。如果脈象弦數無力,或者豁大無神,則可以在滋陰藥物中加入溫補藥物,使陰陽調和,則痘疹也能自然消退。

脈象分為六部,不外乎表裡陰陽。七歲以上的人,以五指脈為正常,七歲以下的人,以六指脈為正常。脈象過於快速則為數脈,代表邪氣盛;脈象過於緩慢則為遲脈,代表正氣虛。人迎脈緊,代表外感;氣口脈數,代表內傷。脈象浮而數,代表表熱;脈象浮而遲,代表表氣虛衰;脈象沉而緊實且滑大,代表裡熱;脈象沉而細弱且空散,代表元氣虛脫。患有痘疹的人,脈象應該浮沉俱宜帶洪數,如果脈象虛弱無力,則為陽證見陰脈,必須用峻補藥物才能治療。

至若浮而無根,雀啄、屋漏、魚躍,不治。先師云:阿阿緩若陽春柳,此是脾家居四季。蓋言六部陰陽,皆要有胃氣,胃乃元陽之子,五臟六腑之本耳,故脈靜身涼神寧者生,脈躁身熱心煩者危。況六日以前,毒自內出,陽之候也,其脈宜動;六日以後,毒從外解,陰之候也,其脈宜靜,反是則病,可不加意乎?

白話文:

如果病人病情浮躁無根,像雀鳥啄食、屋頂漏水、魚兒躍動那樣,就無法治癒。老師曾經說過:「病情緩慢如春風吹拂柳枝,這是脾氣安定,如四季循環。」意思是說,人體六部陰陽都要有胃氣,胃是元陽之子,是五臟六腑的根本。所以,脈象平和、身體涼爽、精神安寧的人就會活下來,脈象躁動、身體發熱、心煩意亂的人就危險了。況且,病發六天之前,毒素由內而外,是陽氣的表現,脈象應該動;病發六天之後,毒素由外而內,是陰氣的表現,脈象應該靜,反之則病,難道不值得重視嗎?

2. 雜論

脾為水穀之本,固不可以不補;腎為津液之源,尤不可以不充。土雖為水之防,水能制火之亢,毒火灼燔,腎水且涸,榮氣敗壞,脾土亦傷,故補脾不如救腎,養陰所以退陽。

按:治痘大法,大約陽可生陰,氣能統血,惟陰極虛而陽獨亢者,乃以救陰為主。熱甚者,宜清利之,正所以存陰,豈專行滋補之謂而無泄法哉?

一,大熱安靜,為毒隨熱出,無妨。小熱煩躁,為毒與熱留,可慮。小便欲清長,大便欲堅實。

一,痂不著而壅腫,為榮血之淖溢。按:此為氣虛不能攝毒,以致迫血妄行,宜大補氣。

一,瘡盡裂而皺揭,為衛氣傷殘。

一,便多膿血,為倒靨,宜審形脈調養之,勿過清涼。

白話文:

脾臟是消化吸收的根本,絕對不能不補;腎臟是體液的源泉,更不能不充實。土雖然可以防禦水,水卻可以制約火氣過盛,如果毒火灼燒,腎水枯竭,精氣受損,脾土也會受傷,所以補脾不如救腎,滋養陰氣才能退去陽氣。

治療痘病的大原則是,陽氣可以生陰氣,氣血可以相互統攝,但如果陰氣極度虛弱,只有陽氣過盛,就要以救治陰氣為主。熱症嚴重者,應當清熱利濕,這才是保存陰氣的根本,怎麼能單純滋補而沒有瀉法呢?

第一,大熱而安靜,是毒氣隨著熱氣排出,無妨礙。小熱而煩躁,是毒氣和熱氣停留在體內,就值得擔憂了。小便應該清長,大便應該堅實。

第二,痘痂不著而腫脹,是精血外溢。這是因為氣虛不能收攝毒氣,導致血液妄行,應當大力補氣。

第三,瘡瘍全部破裂而皺縮脫落,是衛氣受損。

第四,大便有許多膿血,是倒靨,應當根據病人的外貌和脈象進行調理,不要過於清涼。

一,形色者,氣血之呈;氣血者,形色之本。氣盛則痘窠必圓滿而周正,且氣盛則血亦盛,痘暈亦必光明而紅活。故氣虛則頂陷,氣散則窠塌,然間有氣虛而不塌陷者,乃陰虛而血不化漿,氣離血而空浮於上,是以雖見圓滿而實為空泡,治宜十全大補湯,峻補氣血,從真陰真陽源頭上補來,若拘火載之說,豈空殼之痘可以清涼瀉熱為務乎?

一,血虛則暈淡,血憊則暈枯。按:淡則淡紅灰白之謂,乃氣血虛寒之甚,宜進參、茸、耆、朮、附、桂,何得僅謂血虛?暈枯雖由血憊,亦為熱毒梟炎,宜清毒活血湯之類,所以每多脈躁身熱,氣粗便閉,若昧於清解,則熱熾毒深,腎水灼焦矣。

白話文:

痘瘡的形狀和顏色反映了人體的氣血狀況,氣血是形色的根本。氣旺盛則痘坑必定圓滿且周正,而且氣旺則血也旺盛,痘暈也必定明亮且紅潤。因此,氣虛則痘頂凹陷,氣散則痘坑塌陷。然而,有些氣虛卻沒有凹陷,這是因為陰虛導致血無法化為漿液,氣離開血而浮於表面,雖然看起來圓滿,實際上卻是空泡。治療應以十全大補湯峻補氣血,從真陰真陽的源頭補起,如果只拘泥於清熱解毒,豈能治好空殼的痘瘡?

血虛則痘暈淡薄,血虛乏力則痘暈枯萎。淡薄是指淡紅色、灰色或白色,這是氣血虛寒的極端表現,應服用人參、鹿茸、黃耆、白朮、附子、桂枝等藥物,怎能只說是血虛?痘暈枯萎雖然是由血虛乏力引起,但也因為熱毒熾盛而導致炎症,應服用清毒活血湯之類的藥物。所以,患者常伴有脈象躁動、身體發熱、氣粗、便秘等症狀。如果不明辨清熱解毒,則熱毒熾盛,腎水會被灼燒。

一,痘以養衛氣為主,經曰:衛氣者,所以溫肉分,充皮毛,實腠理,司開合也。故衛氣強則肉分堅,皮膚厚腠理密而開闔得矣。所以收斂禁束,制其毒而不得肆,乃色蒼而蠟,形緊而實,漿濃而濁,痂厚而堅,自易收結。如衛氣弱則肉脆皮薄,腠理疏而開闔失,所以不勝其毒,而毒得恣其猖狂,乃浮腫瀉泄,鋪紅破漏,無所不至,非借參藥以培補之,飲食以滋養之不可。

一,凡痘疹不熱不得透,然太過則真元耗爍,有限之血,難抵無涯之火,血愈損而出愈難,故熱甚脈滑,雖不可過用寒涼冰伏,只宜升發,而芩、連、紫草,有時亦不得不用也。

白話文:

痘瘡的治療重點在於養護衛氣,古籍記載:衛氣負責溫暖肌肉、滋養皮膚毛髮,充實肌膚組織,掌管開合功能。所以衛氣強壯,肌肉就會堅實,皮膚厚實,肌膚組織緊密,開合功能正常。因此,可以收斂禁束,抑制毒氣肆虐,痘瘡呈現蒼白色,形狀緊實,痘漿濃稠混濁,痂皮厚實堅硬,自然容易癒合。如果衛氣虛弱,則肌肉鬆軟,皮膚薄弱,肌膚組織疏鬆,開合功能失調,因此無法抵抗毒氣,毒氣就會肆虐猖狂,導致浮腫瀉泄,皮膚發紅破裂,無所不在,必須依靠參藥補益,飲食滋養才能恢復。

痘疹不發熱就不能透發,但過於燥熱會耗損真元,有限的血氣難以抵擋無盡的熱毒,血氣損耗越多,發散越困難。所以熱毒嚴重,脈象滑數,雖然不能過度使用寒涼藥物,但需要升發散熱,因此芩、連、紫草,有時也是必須使用的。

一,安靜能食,勿謂便實可下,瀉泄煩渴,恐是脾氣下陷,腎中津液不得上潮,勿謂證熱而妄投寒涼。

一,起脹時,熱甚脈躁而無漿者,多宜清火退熱,火熱退而漿自行,若氣血虛而作潮熱不止,宜十全大補湯主之。

一,痘後潮熱者,是猶產後氣血大虛,所謂火從虛發,每於午後面赤發熱也,宜保元、十全加減。

一,熱雖微,而其人口渴煩躁,唇舌焦裂,小便赤,大便閉,是毒深而熱亦深,故表不大熱而裡熱甚也。

一,熱雖甚,而其人口不渴,唇舌俱潤,二便調,神清能食,是毒淺而熱亦淺,表熱里和也。

白話文:

一、平時安靜能吃飯,不要以為只是肚子脹滿就可以瀉藥,瀉肚子後出現煩躁口渴,恐怕是脾氣下陷,腎臟中的津液無法上湧,不要以為是熱證就胡亂服用寒涼藥物。

一、起脹時,如果熱度很嚴重,脈搏跳動很快且沒有津液,多半應該清熱退火,火熱退了津液就會自行恢復。如果氣血虛弱導致潮熱不斷,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

一、出痘後出現潮熱,就像產婦產後氣血大虛一樣,所謂火從虛發,經常在下午時臉紅發熱,可以用保元湯、十全大補湯加減服用。

一、雖然熱度不嚴重,但患者口渴煩躁,嘴唇舌頭乾燥裂開,小便顏色深,大便不通,這是毒素深入,熱度也很深,所以表面沒有很熱,但內裡卻非常熱。

一、雖然熱度很嚴重,但患者沒有口渴,嘴唇舌頭都濕潤,大小便正常,精神清醒能吃飯,這是毒素淺,熱度也不深,表面熱內裡也和緩。

一,表裡俱熱,晝夜不休,種種火證,無論痘疹前後,皆宜加用芩、連,不嫌冰伏。若內無蘊熱,不特芩、連禁用,即生地、丹皮亦宜慎之。

一,痘初出,色豔者皮自嫩,嫩則易破,須防癢塌。

一,漿清者,雖見成痂,須防後發癰腫。

一,頭面先腫者,宜防易消而倒陷,此虛而毒肆之證。按:此為痘密應腫者言也,必痘先腫,肉乃漸腫,方順;肉先腫,恐痘不腫矣,故必倒陷。

一,論氣血,則以元氣為主帥,氣血為卒徒,元氣一虧,則氣血交會不足,氣在內而外不固,血即載毒以出而為外剝,氣在外而內不續,血即載毒以入而為內攻,惟智者補益真元,調理榮衛焉。然氣血盛,固能逐毒,而火毒盛,亦能傷正,故治標治本,或標本兼治,有衡權焉。要之,補氣血,以益氣為主,補血為助,所謂氣能統血也。

白話文:

體內外都熱,白天晚上都不停,各種熱症,不論是出痘前還是出痘後,都應該加入黃芩、黃連,不用擔心太寒涼。如果體內沒有積熱,不僅黃芩、連不能用,就連生地、丹皮也要小心使用。

痘痘剛長出來,顏色鮮紅的,皮膚就比較嫩,嫩就容易破,要注意防止抓撓,避免潰爛。

痘痘裡面的膿液清澈的,即使結痂了,也要注意防止之後出現癰腫。

頭臉先腫起來的,要注意防止容易消退而出現凹陷,這是虛弱而毒氣肆虐的症狀。這指的是痘痘密集應當腫起的狀態,必須是痘痘先腫,然後肉才漸漸腫,才是順利的;如果肉先腫,恐怕痘痘就不會腫了,所以就會出現凹陷。

從氣血的角度來看,以元氣為領導,氣血是士兵。元氣一旦虧損,氣血就不能很好地結合,氣在體內,而體表無法守住,血液就帶著毒氣往外,導致外皮潰爛;氣在體表,而體內不能延續,血液就帶著毒氣往裡,導致內攻。只有聰明的人才會滋補元氣,調理營衛。雖然氣血旺盛可以驅逐毒氣,但毒氣旺盛也會傷及正氣,所以治療要兼顧標本,或者標本兼治,要有所權衡。總之,補氣血,以補氣為主,補血為輔,因為氣能統血。

一,足漿時,痘頂有微白疙瘩,此血分有熱,上衝痘頂,不能開化毒氣,其痘暈亦必紫赤,藥不宜辛溫。亦有氣餒,不能充貫巔頂,疙瘩如萎黃,其痘暈亦不老紅,又當補氣,不可誤作血熱治。

白話文:

當腳部出現水泡時,如果痘痘上有微微白色的疹子,這表示血液中有熱氣向上沖到痘痘頂端,無法散發出毒素,痘痘周圍也會變得紫色或紅色。這種情況下,用藥不應該使用辛辣性溫的藥物。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氣力不足,無法充滿頭頂部位,導致疹子呈現枯黃狀態,痘痘周圍也不是健康的暗紅色。這種情況下,應該要補充氣力,不要錯誤地認為這是血液過於燥熱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