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嘔吐瀉泄論 (7)
嘔吐瀉泄論 (7)
1. 子來救母論
痘先平塌,用藥催之,復又出細小痘粒,隨出隨灌,至子漿充滿,毒已化其大半,母漿亦漸次成膿矣。若痘已平塌難起,所出小痘,又隨出隨沒,不見長漿,是正氣已盡,不能長養矣,尚何法救之哉?
白話文:
當天花病毒在人體內繁殖時,會出現一些平坦的小痘痘,這時候需要用藥來促進它們成長。如果這些小痘痘再次出現並且逐漸變大,那麼就表示病毒已經被身體部分抵禦了。同時,皮膚上的液體也會逐漸轉變成膿包。但如果這些小痘痘一直沒有成長且很快消失,而且也看不到任何液體,那就代表著人的免疫力已經耗盡,無法再抵抗病毒了,那還能有什麼方法可以拯救呢?
2. 似痢非痢論
有痘後便膿血,腹中間或作痛,但不裡急後重,以清水試之,覺浮動有痂皮樣,此因腸胃有痘,收結滑下,或見有熱,稍清解之,但此多不腹痛。
一,痘後腸胃發癰,皆由痘毒不能盡托於外,膿漿不滿所致,亦每由痘暈紫赤,不與清解,以致熱毒留伏,其發必先腹痛,脈必滑數,以大連翹飲解之,或可內消,如已成熟內潰,便出膿血兼有,一二日腹痛自止,亦用大連翹飲一二劑,但不可過下,以癰毒既破,元氣又宜培養。
白話文:
長痘後,痘瘡化膿流血,腹部中間偶爾會疼痛,但沒有裡急後重的情況,用清水試探,感覺痘瘡浮動,有痂皮狀。這是因為腸胃裡也有痘毒,導致收斂結聚,滑潤下降,或是伴隨發熱。稍微清解一下,但多半不會腹痛。
痘瘡後腸胃發癰,都是因為痘毒不能完全外泄,膿液不足所致。也可能是因為痘疹發紅紫,沒有及時清解,導致熱毒殘留,發作時必先腹痛,脈象必定滑數,可以用大連翹飲來解毒,或許能內消。如果已經成熟內潰,就會流出膿血,一兩天后腹痛自然消失,也可用大連翹飲一兩劑,但不可過度服用,因為癰瘡已經破裂,元氣需要休養。
3. 痘後毒火攻目論
前人皆云目中有痘,獨聶九吾、朱豫章云此非有形之痘,乃無形之毒也。痘至不能充漿,及回水時,外見身熱頭痛,眼胞紅腫,不能開視,而毒火已攻目矣,此時若用清毒保目湯一二劑,尚可解上攻之毒火。故入目之毒,必作於收靨之時,其為無形之毒益明,且目有陰陽,左陰而右陽也。
目有五臟之分,黑珠屬肝,大小眥屬心,白珠屬肺,黑珠中之一點真水屬腎,眼外之上下皮屬脾。痘後壞目,翳膜獨遮瞳人、黑珠,豈心與脾肺不受毒耶?緣痘出稠密,先借五臟之真氣送毒,即借腎中之真陰真陽,灌漿收結,迨不能足漿之後,毒火上攻,急用清毒保目湯一二劑,庶免目患,失此不治。
白話文:
古人普遍認為眼睛長痘是肉眼可見的痘疹,然而聶九吾和朱豫章卻認為這不是有形的痘疹,而是無形的毒素。當痘疹發展到無法充盈漿液,進入回水期時,患者會出現發熱頭痛、眼皮紅腫、視力模糊等症狀,這表示毒火已經攻入眼睛。此時若及時服用清毒保目湯一兩劑,尚能化解上攻的毒火。因此,眼睛裡的毒素,必會在收靨(痘疹結痂)時發作,其無形的毒性更為明顯。此外,眼睛有陰陽之分,左眼屬陰,右眼屬陽。
眼睛與五臟也有關係,黑珠(瞳孔)屬肝,大小眥(眼角)屬心,白珠(眼白)屬肺,黑珠中的一點真水屬腎,眼外上下皮屬脾。痘後眼睛受損,翳膜遮蓋瞳孔和黑珠,難道心、脾、肺就沒有受到毒素影響嗎?這是因為痘疹出現時,會先借用五臟的真氣將毒素送出,並借用腎臟的真陰真陽來灌漿收結。當無法充盈漿液時,毒火就會上攻,此時應立即服用清毒保目湯一兩劑,才能避免眼疾。錯過了這個時機,治療就會十分困難。
毒火愈炎,攻脾,兩眼胞紅腫;攻心,大小眥皆紅腫大痛;攻肺,白珠紅絲障蔽,日夜啼哭,痛苦異常;內動肝氣,惱怒實深,致肝家相火,與痘之毒火,內外夾攻,安有不焚燎肝木,爍干腎水者乎?且肝乃腎之子,肝既受火,腎必力救,腎中之真水有限,安能制伏毒火,可保肝不受害乎?既莫保肝,腎亦受困,肝部黑珠之翳膜,漸入瞳人而目壞矣。有翳者,服清毒撥翳湯一二劑,切不可概用寒涼,冰凝血脈,亦不可點香竄藥,責效旦夕。
按:有過於溫補攻漿,毒火上攻,眼中生翳,如有痘形,服清毒撥翳湯即愈,或吹摘毒丹。左眼有犯,焠右手掌心燈火一炷,右即焠左皆效。於眼中稍見紅絲,即頻點胭脂水亦效。
白話文:
毒火越發熾熱,侵犯脾臟,導致雙眼眼胞紅腫;侵犯心臟,眼角大小眥皆紅腫疼痛;侵犯肺臟,眼白佈滿紅絲白點,日夜哭鬧,痛苦難忍。毒火內動肝氣,導致脾氣暴躁、怒氣衝衝,使得肝火與痘毒之火内外夾攻,肝木怎麼可能不被焚燒殆盡,腎水怎麼可能不被蒸乾呢?而且肝臟是腎臟的子,肝臟受火,腎臟必然全力救援,腎臟中的精華之水有限,怎麼可能制服毒火,保護肝臟不受傷害呢?無法保護肝臟,腎臟也會受到困擾,肝臟部位的黑點翳膜,逐漸侵入瞳孔,導致眼睛壞掉。患有翳膜者,服用清毒撥翳湯一兩劑即可,切忌一概使用寒涼藥物,以免凝結血脈,也別用香料和刺激性藥物,妄圖快速見效。
有些人過於溫補或進食辛辣食物,導致毒火上攻,眼睛長出翳膜,形狀像痘瘡,服用清毒撥翳湯即可治癒,或者吹服摘毒丹。左眼有問題,可以用燈火灸烤右手掌心一炷香的時間,右眼有問題就灸烤左手,皆有療效。如果眼睛裡只是稍微看到紅絲,可以經常點一些胭脂水,也能起到效果。
4. 甄別是非論
痘疹雖有專科,立論恆多疵謬,歷觀請書,殊難盡收,惟朱豫章宗《活幼心法》,永為合理,然於麻疹,則猶一於清涼,亦書之無全闢也。惟立齋、介賓、進賢、楚瞻諸公,論說常多精義,惜書繁,難於攻閱,治疹亦未必盡得真詮。是以鄉鄰赤子,每多困於庸工之手,一遇痘疹,竟成沿門闔戶之凶,殊堪太息。
其家藏先輩名書者,又復不知取裁,見清涼解毒,則喜而從之,見辛溫補助,則畏而止之,所以必誤,亦皆因前人辨理未明,指示未真故也。他如魏桂岩云:始出之前,宜開和解之門,豈無始出即宜補助正氣者?翁氏則首重解毒,且謂氣虛不能出者,只須微補其氣,不可輕用黃耆,恐腠理密而難出,則是升、葛可以肆進,肌膚無嫌鬆懈矣,害豈淺乎?至立意解毒,抑解之即輕,或可不出耶,其謬已甚。
白話文:
痘疹治療之探討
痘疹雖然有專門的醫學典籍,但論述往往存在錯誤和偏差。歷代醫書浩如煙海,很難一一收錄。唯獨朱豫章所著《活幼心法》,一直被認為是合理之論。然而,該書在麻疹的治療上,仍然過於強調清涼,也未盡完美。
立齋、介賓、進賢、楚瞻等醫家,論述常有精妙之處,可惜書籍繁多,難以深入研究,其對痘疹的治療也不一定完全精準。因此,鄉村百姓的孩子們,常常受困於庸醫之手,一遇到痘疹,就可能導致家破人亡,令人嘆息。
有些人家中收藏着祖先留下的醫書,卻不懂得取捨。看到清涼解毒的方子,就欣喜地使用;看到辛溫補氣的方子,就害怕地放棄。因此,往往誤用藥物,也是因為前人辨理不清,指示不真所致。
例如,魏桂岩認為痘疹初期應該開啓和解之門,難道初期就不應該補益正氣嗎?翁氏則過於強調解毒,甚至認為氣虛不能出疹的人,只需要稍微補益氣血,不可輕用黃耆,因為擔心腠理密閉而難以出疹。這就意味着升麻、葛根可以大量使用,肌膚無需顧慮鬆弛。這種做法危害甚大!
有些人一味強調解毒,認為解毒過度,痘疹就會輕微,甚至可能不發,這種論述錯誤極為嚴重。
更可議者,五六日起發之期,宜用清涼,八九日後,方用溫補,吾恐虛者縱不投以清涼,延至八九日,亦必補之不應。錢氏恐腎氣太旺一語,示天下輕易泄腎,尤其不法。劉氏河間、王氏海藏,宗其說而一於寒涼,致令冤沉莫白。陳氏文中,矯其偏過於溫補,是以偏濟偏均之誤也。
丹溪欲酌乎其中,而仍偏於涼,謂痘密則毒盛,多服寒涼解之,全不顧慮脾腎,並視一齊湧出者,俱作熱治,悖理實甚。王氏謂痘為胎毒,旋覆謂有鬼祟,語言自相矛盾,胸中已全無領悟,首立代天宣化一方,以為奇特,重在人中黃、芩、連、莊黃、川柏之類,昊天顧有是化歟?張氏雖多集前言,而不得其要。
白話文:
更值得討論的是,發病初期(五六日)應該使用清涼的藥物,八九日後才適合用溫補的藥物。我擔心虛弱的人即使不使用清涼藥物,拖到八九日,補藥也可能不起作用。錢氏擔心腎氣過旺的說法,顯示世人輕易泄腎,尤其不法之徒。劉氏河間、王氏海藏都遵循這個說法,一味偏向寒涼,導致很多冤枉病症無法得到真相。陳氏的文章矯枉過正,過於強調溫補,這也是偏濟偏,都是錯誤的做法。
丹溪想要折衷,但仍然偏向涼性,認為痘疹密佈代表毒性強盛,就多服用寒涼藥物來解毒,完全不顧脾腎,並且把所有一起冒出來的痘疹都當成熱症來治療,這確實不合常理。王氏認為痘疹是胎毒,旋覆認為有鬼祟作祟,他們的話自相矛盾,胸中根本沒有領悟,就擅自創立了代天宣化方,自以為奇特,方子裡面大量使用人中黃、黃芩、黃連、莊黃、川柏等藥物,難道上天真的有這種化解之法嗎?張氏雖然收集了前人的說法,但並沒有抓住重點。
痘科因以不明,而前人之於麻疹,更無一言溫補之法,先後次第,拘守成方,不應者謂之不治,絕不歸咎藥誤,可長嘆也。愚遍覽群書,仰體金鑑,別有會心,每證必分別虛實二候,親切指明,而麻疹尤為論辨精審,處處皆徒從陰陽五行會來,語語卻自先聖先賢體出,以公同好,雖極知僭妥,亦未嘗無補於醫學云。
白話文:
痘科因其病因不明,而前人對於麻疹的治療,更沒有任何溫補的方法可言。醫者們只是依循著前人的方劑,按部就班地治療,若病人不治,便歸咎於病症本身,絕不反思藥物是否有所誤用,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我遍覽群書,仔細研讀古今醫典,有所感悟,對於每種病症都能分別辨明虛實之症,並親切地指明治療方法。而對於麻疹的論述,我更是特別精審,處處皆參照陰陽五行之理,句句卻都出自先聖先賢的醫學精髓。
我將這些心得公諸於世,希望能與同好分享,雖然我知道自己的學識不足,但仍希望能夠對醫學有所貢獻。
5. 預先調養身體論
既欲布痘,必先保體,脾胃固宜堅強,腎陰尤須完固。陰之衰者水不足,不足則血虧乾涸,焦枯之病可虞。陽之弱者火不旺,不旺則虛寒淡白伏陷之災可必,故必先補水火,以為氣血之根,力培中土,以為生髮之道,兩者皆無所虧,斯萬無一失矣。主厚生湯,隨脈氣酌用之。有陰極虧者,非多服八味或六味加揀冬、北味不可,陽極虧者,仍不宜混加陰藥。
白話文:
想要讓痘痘冒出來,首先必須要保養好身體。脾胃要強健,腎陰更要完整。陰氣不足的人,水分不夠,就會導致血虛乾涸,容易出現焦枯的病症。陽氣不足的人,火氣不旺,就容易出現虛寒、淡白、伏陷的毛病。因此必須先補水火,作為氣血的根基,並加強脾胃,作為生髮之道。兩者皆無所虧,才能萬無一失。建議服用厚生湯,根據脈象酌量使用。陰氣極度虧損的人,必須多服用八味丸或六味地黃丸,並加入滋陰的藥材;陽氣極度虧損的人,則不宜混加滋陰的藥物。
6. 不可布種論
軀不健旺,脾腎不足,或大病後,多生瘡癤,元氣未復後,皆不可布種。
地方出痘不清潔,多見逆證,是為時令不清,不可布種。
苗不佳,及取自病中,由諸險逆來者,皆不可作種。
白話文:
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好、脾胃和腎功能不足,或者曾經患過重病且尚未完全康復,容易長出皮膚疾病(如水泡),在這種情況下都不可以進行接種疫苗。 如果接種的地方環境不衛生,出現反常症狀,這可能是因為當時季節變化不明顯,也不能進行接種。 接種用的疫苗品質不良或是從病人身上取得的,都不能作為接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