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訂痘疹濟世真詮》~ 初集 (11)

回本書目錄

初集 (11)

1. 倒陷倒靨論

在內不出為伏,出而復入為陷,倒陷者,從上倒下之謂,從前頂俱尖聳,及行漿時,忽然中臍下陷,謂之倒陷。看其痘色,辨其寒熱虛實,分別五陷,用藥催助,斯陷者復起,而膿漿自成矣。

倒靨者,以長漿之時,不能及時對證用藥,及回水結痂之際,漿既不能充足於中,靨必平塌於外,其候亦危,急宜用藥催漿,雖十二日之久,如無他凶證,猶可望其足漿。

催漿之法,原無新法,在憑脈證陰陽虛實,如法用藥,漿自不期而充足矣,如桑蟲、地龍、狗蚊,皆不可用。主用丹方者,尤為術士愚人,且恐害事。

白話文:

【倒陷倒靨理論】

在體內無法排出的狀況被稱為「伏」,排出後又再進入體內的則被稱為「陷」。「倒陷」指的是原本應向上發展的情形,卻反向向下發展。例如,當痘疹原本應在頭頂部位突出,但在漿行過程中,忽然肚臍下方出現凹陷,這種情況就被稱為「倒陷」。觀察痘疹的顏色,判斷是寒是熱,是虛是實,進一步區分為五種不同類型的陷症,使用合適的藥物進行催促和輔助,這樣陷下去的部分就能再度鼓起,而膿漿也會自然形成。

而「倒靨」,指的是在長膿漿的階段,未能及時根據病情使用藥物,以及在水分迴流、結痂的過程中,如果膿漿無法在內部充足,那麼外部必然會出現扁平或塌陷的現象,這種情形同樣危險,應該立即使用藥物來催促膿漿的生成,即使已經過去十二天,只要沒有其他不良症狀,仍有可能讓膿漿達到充足的狀態。

催促膿漿的方法並無新奇,關鍵在於根據脈象和證候來判斷陰陽虛實,按照正確的方法使用藥物,膿漿自然會達到充足的狀態。像桑蟲、地龍、狗蚊這些東西,都不適合使用。那些主張使用丹方的人,尤其是那些缺乏醫學知識的人,更可能會造成危害。

2. 鼻血吐血嘔血分別論

鼻衄之證,乃毒氣上衝於肺,以致鼻衄,而毒亦從衄解,宜清肺飲解之,將來痘必稀疏。

痘初報苗,以致出齊之後,如遇吐血或大小便下血,多致不救。證之實者,不過敗毒和中,清毒活血,猶易為力;證之虛者,恐脾腎兩敗,陽不制陰,急宜大劑溫補,稍投寒涼立斃。誰其知之,吾願醫者勿執俗說,惟審脈察形以善治之,無枉人性命可耳。

痘初嘔血,而神氣清爽,痘粒亦尖圓紅潤,此毒氣因嘔血而去,不必用藥。

血屬陰,諸經賴以養育,痘瘡資以成功,一為毒火熏灼,則血隨火動,逼迫妄行,惟未甚者,以毒從衄解為順。若痘色紫赤,燥渴便赤,而衄多者,為毒火刑金,須於清毒活血中,帶用清肺之品,若因虛而血上溢,則痘色不侔矣。有靨後餘毒乘脾而衄者,為脾虛不能統血歸經,主人參白朮散加歸、芍。

若毒火熾盛,流注大腸,大便下血,加味歸芍湯主之。設痘色灰白陷塌便血者,此脾氣虛弱,不能攝血,歸脾湯主之。至大吐血、溺血,及七孔出血,不治。

薛氏案:一小兒出痘,吐血,其痘赤痛如錐,或痘出血,謂為肝火熾盛,用小柴胡湯加生地一劑,隨用濟生地黃湯而安。

一,小兒出痘,正發時而便血,倦怠少食,作渴飲湯,此脾虛不能攝血也。其食少作渴,脾虛津液短少也,用五味異功散,加蜜耆、升麻而愈。

一,小兒出痘,便血,腹脹,困倦,發熱,口乾飲湯,四肢冷厥,此脾氣虛寒,不能攝血,用五味異功加公丁香、炮姜,二劑而安。

小兒出痘,八九日間腹脹,公謂其脾氣虛寒,急宜補脾,更醫投以清毒寒涼之藥,即大便下血而歿。

一,小兒出痘三四日,下紫血,日數滴,至八日不止,而痘不起。錢春林謂其脾氣虛寒,用木香散加人參五錢,公丁香十粒。二劑,痘起有膿,由是血漸止,二十餘日而安。

一,小兒起發紅活,但不時作癢,口乾作渴,便血,面赤,發熱,此腸胃有熱也,用生地、丹皮、甘草、柴胡、酒芍、山藥、白芷。一劑,諸證漸退,形體倦怠,此邪去正虛,用四君子湯加歸、耆、紅花,二劑而安。

白話文:

[對於鼻血、吐血、與嘔血的區別探討]

鼻子出血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有毒氣沖向肺部,導致鼻子出血,而毒氣也會隨著鼻血排出,應該使用清肺飲來治療,預測未來痘子會變得比較稀疏。

當痘子剛開始長出直到全部出現後,如果遇到吐血或大小便出血,大部分情況下病情會難以挽回。對於實證,只要排毒調和中氣,清除毒素活化血液,還算是比較容易處理的;然而虛證的情況,可能脾腎兩處都受損,陽氣無法抑制陰氣,應該立即使用大量的溫補藥物,一旦使用了寒涼的藥物就會立即死亡。誰能理解這種情況,我希望醫生不要被世俗的說法束縛,應當詳細診斷脈象和觀察病人的外在表現,妥善地進行治療,不要枉費了病人的性命。

如果痘子初期嘔血,但是精神氣色仍佳,痘子顆粒仍然尖圓且紅潤,這表示有毒氣隨著嘔血排出,不必額外使用藥物。

血液屬於陰性,所有經絡依賴血液來滋養,痘子也是靠血液才得以成熟,一旦受到毒火的燻燒,血液就會跟著火勢移動,被迫亂竄,只有在情況尚未嚴重時,讓毒氣通過鼻血排出纔是正常的。如果痘子呈現紫色,感到口渴,尿液呈紅色,而且鼻血很多,這是毒火傷害到肺部的徵兆,必須在清毒活血的同時,加入清肺的成分;如果是因為虛弱導致血液上湧,那麼痘子的顏色就不會正常。有的痘子痊癒後,殘留的毒素影響到脾臟而導致鼻血,這表示脾臟虛弱,無法控制血液回歸經絡,可以使用人參白朮散,並加入歸、芍。

如果毒火過盛,流向大腸,導致大便出血,可以使用加味歸芍湯來治療。假如痘子顏色灰白、下陷,而且大便出血,這是脾氣虛弱,無法控制血液,應該使用歸脾湯。至於大量吐血、尿血,以及七孔出血,基本上已經無法治療。

薛氏案例:一個小孩長痘子,並且吐血,他的痘子紅色且疼痛,有人認為這是肝火旺盛,使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服了一劑後,再使用濟生地黃湯就安穩了。

另一個案例,小孩長痘子,正在發作的時候就開始大便出血,感到疲倦且食慾不佳,常常口渴想喝湯水,這是脾虛無法控制血液的現象。他食慾不好且口渴,顯示脾虛導致津液不足,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蜜耆、升麻,就康復了。

又有一個案例,小孩長痘子,大便出血,腹部脹大,感到疲倦,發燒,口渴想喝湯水,四肢冰冷,這是脾氣虛寒,無法控制血液,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公丁香、炮薑,服了兩劑後就安穩了。

有一個小孩長痘子,在七八天之間腹部脹大,醫生認為他脾氣虛寒,應該立即補脾,但另一名醫生卻使用清毒寒涼的藥物,結果立刻開始大便出血而去世。

還有一個案例,小孩長痘子三、四天,開始排出紫色的血液,每天幾滴,到了第八天仍然沒有停止,而且痘子沒有長出來。錢春林認為他是脾氣虛寒,使用木香散加上五錢的人參,十粒公丁香,服了兩劑後,痘子開始長出膿包,從此血液逐漸停止,二十多天後就康復了。

最後一個案例,小孩痘子開始長出,紅色活潑,只是偶爾會感到癢,口渴,大便出血,臉色紅潤,發燒,這是腸胃有熱的症狀,使用生地、丹皮、甘草、柴胡、酒芍、山藥、白芷。服了一劑後,各項症狀逐漸減輕,身體感到疲倦,這是邪氣消失後正氣虛弱的現象,使用四君子湯加上歸、耆、紅花,服了兩劑後就安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