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中

《陳氏小兒痘疹方論》~ 論痘疹治法 (8)

回本書目錄

論痘疹治法 (8)

1. 論痘疹治法

凡瘡疹已靨未愈之間,五臟未實,肌肉尚虛,血氣未復,被風邪相搏,則津液氣滯,遂成疳蝕,宜用雄黃散、綿繭散等藥。治之久而不愈則潰,多致不起。

愚按:前症屬足陽明胃經,其方解毒殺蟲之劑。若毒發於外,元氣未傷者,用之多效。若胃氣傷損,邪火上炎者,用蕪荑湯、六味丸。若赤痛者,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肝脾疳症,必用四味肥兒丸,及人參白朮散,更佐以九味蘆薈丸。○一女子,痘痂將脫,回其穢氣以湯浴,已而身熱如灸,四肢強直如發痙然。

此腠理開泄,熱毒乘虛而入,用十全大補湯,一劑頓安。○一小兒,痘出甚密,先四肢患毒,膿潰而愈,後口患疳,涎蝕牙齦。先用大蕪荑湯、活命飲,各一劑,又用清胃散加犀角,及蟾蜍丸而愈。後發熱作渴,口中作痛,服蟾蜍丸,搽人中黃而安。

白話文:

論痘疹治法

痘瘡結痂尚未痊癒時,五臟尚未充實,肌肉仍然虛弱,氣血尚未恢復,如果受到風寒的侵襲,就會導致津液氣機阻塞,進而形成疳蝕(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此時應該使用雄黃散、綿繭散等藥物治療。如果治療時間很長仍未痊癒而潰爛,往往會導致死亡。

我個人的看法是:前面提到的症狀屬於足陽明胃經的病症,其藥方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如果毒邪只發於體表,元氣尚未受損,使用此類藥方往往療效顯著。如果胃氣受損,邪火上炎,則應使用蕪荑湯、六味丸。如果患處又紅又痛,則應該使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如果是肝脾引起的疳症,就必須使用四味肥兒丸,以及人參白朮散,再配合九味蘆薈丸。

曾經有一個女子,痘痂快要脫落了,她用藥湯沐浴,想清除穢氣,結果卻導致發熱如燒,四肢僵直,像發作痙攣一樣。

這是因為皮膚腠理開泄,熱毒乘虛而入,因此使用十全大補湯一劑,病症就立刻痊癒了。

還有一個小孩,痘疹長得很密集,一開始四肢長出毒瘡,膿潰後痊癒,後來口腔患上疳症,唾液腐蝕牙齦。開始先用大蕪荑湯、活命飲各一劑,又用清胃散加犀角,以及蟾蜍丸才治癒。後來又發熱口渴,口腔疼痛,服用蟾蜍丸,並在人中穴位塗抹人中黃藥物後,才得以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