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瘄要論》~ 虞氏麻疹治法 (5)

回本書目錄

虞氏麻疹治法 (5)

1. 虞氏麻疹治法

養榮雙和湯

人參,當歸,熟地黃,黃耆,肉桂,白芍,麥冬,甘草

水煎服。

一、疹退之後,熱毒未盡,或發癰毒,四肢骨節疼痛者,宜用羌活散,黃酒沖服一二錢,量大小強弱與之。使其微汗微利而愈。

羌活散

羌活,穿山甲,大黃,全蠍,皂角刺,乳香,一葉金,白芷梢,甘草

一、疹退之後,餘熱未盡,或熱甚而失血者,犀角、地黃合黃連解毒湯治之,或四物湯加茵陳、木通、犀角之類,以利小便,使熱氣下行而愈也。

犀角地黃湯

犀角,白芍,黑山梔,生地黃,丹皮,黃芩,紅花,當歸,甘草,藕節

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力子,連翹,黑山梔,防風,木通,荊芥,元參,甘草,竹葉

四物湯,見上。

一、疹收之後,餘熱未退,日夜煩躁,譫語昏狂者,宜用益元散,煎燈心湯下,或五苓散去白朮、肉桂,加辰砂、黃芩、黃連治之。若初發疹時,即有煩躁譫語之證者,升麻葛根湯,加蔥白、黃芩,夏令再加石膏。如或風盛者,並加消風散,兼調益元散服。

益元散

滑石,辰砂,甘草

五苓散

茯苓,豬苓,白朮,肉桂,澤瀉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赤芍,力子,木通,連翹,甘草

水煎服。

一、孕婦出疹者,宜用四物湯,加白朮、黃芩、艾葉等養胎清熱為主,使胎無虞,而疹易沒也。如胎氣上攻,急以苧麻根、艾葉少許煎湯,磨生檳榔服之,更宜多服上藥為妙。

一、熱毒蒸胎,胎多受傷,但胎雖傷,而母實無恙也。蓋疹與痘不同,痘宜內實,故胎落而母易亡。疹宜內虛,故胎去而母易存。然與其胎去而母存,孰若母子兩全之為愈也。

一、出疹之症,比較出痘似輕,然調治失宜,其禍反不旋踵。蓋痘由胎毒而發,其形勢輕重多少,自可預斷。至於疹子,雖由感受邪氣而發,然輕者可重,重者可輕,全在調治有方,方保無虞。故其飲食禁忌,比痘為甚。若食雞魚,則終身皮膚粟起如雞皮之狀,但遇天行出疹之時,又要重出。

誤食油肉,則每歲出疹之月,必然下痢膿血;誤食鹽醋,即患咳嗽,且遇出疹之時,必復發咳;誤食五辛之物,不時驚熱,必待過四十九日,或百日之後,始可無忌也。

白話文:

虞氏麻疹治法

養榮雙和湯 此方包含人參、當歸、熟地黃、黃耆、肉桂、白芍、麥冬、甘草,水煎服用。

疹退後處理:

若疹子退了,但仍有餘熱未消,或出現癰腫、四肢骨節疼痛,則可服用羌活散,用黃酒沖服,劑量需根據患者體質調整,使其微微出汗、輕微腹瀉而痊癒。羌活散的成分包括:羌活、穿山甲、大黃、全蠍、皂角刺、乳香、一葉金、白芷梢、甘草。

若疹退後餘熱未盡,或因高燒而失血,則可使用犀角地黃湯或黃連解毒湯治療,也可在四物湯中加入茵陳、木通、犀角等藥材,促進排尿,使熱氣下降而痊癒。犀角地黃湯包含:犀角、白芍、黑山梔、生地黃、丹皮、黃芩、紅花、當歸、甘草、藕節;黃連解毒湯包含:黃連、黃芩、黃柏、力子、連翹、黑山梔、防風、木通、荊芥、元參、甘草、竹葉;四物湯的組成在文中已有說明。

若疹子消退後,餘熱未退,日夜煩躁,出現譫語、神志不清等症狀,則可用益元散,以燈心湯送服,或服用去白朮、肉桂的五苓散,再加入辰砂、黃芩、黃連治療。如果麻疹初發時就出現煩躁、譫語等症狀,則可服用升麻葛根湯,並加入蔥白、黃芩,夏季再加石膏。若風邪較盛,則需加服消風散,同時服用益元散。益元散的成分是:滑石、辰砂、甘草;五苓散的成分是:茯苓、豬苓、白朮、肉桂、澤瀉;升麻葛根湯的成分是:升麻、葛根、赤芍、力子、木通、連翹、甘草,水煎服用。

孕婦出疹:

孕婦出疹,宜用四物湯,並加入白朮、黃芩、艾葉等藥材,以滋養胎兒、清熱為主,確保胎兒安全,使疹子容易消退。若胎氣上逆,則可用苧麻根、艾葉少許煎湯,研磨生檳榔服用,並多服用上述藥物。

麻疹與痘疹的區別:

麻疹與痘疹不同,痘疹多因胎毒而發,病情輕重較易預判;而麻疹雖由外感邪氣引起,但病情輕重變化較大,治療得當則可痊癒,反之則後果嚴重,故飲食禁忌比痘疹更嚴格。

飲食禁忌:

誤食雞魚,終身皮膚會粗糙如雞皮,再次遇上麻疹流行時,還會復發;誤食油膩食物,每年麻疹流行時都會腹瀉,並伴有膿血;誤食鹽醋,會引起咳嗽,麻疹流行時咳嗽會加重;誤食辛辣食物,會經常發熱,需49天或100天後才能恢復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