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瘄要論》~ 總論
總論
1. 總論
痘出於五臟,疹由於六腑,皆是命門相火,一感時生,發泄陰陽胎毒。然痘出於五臟,俱有見症,而疹於肺居多,何也?蓋肺屬金,清氣上浮而多嗽。故疹未有不嗽者,若嗽多者肺之鬱火也;疹未有不喉痛者,喉痛肺之竅塞也。肺火上衝於喉故痛,痛者啞之由也。疹多腹痛,大腸與肺相表裡,肺火上衝於內故腹痛。
疹多泄瀉,大腸為肺傳逮之官,肺火下注故泄瀉。疹多喘,喘者肺氣大盛也。疹多痰,痰者肺火蒸腐也。疹症不出於肺,治疹之法,初宜升提,頭面背部俱出,未至手足者,用升中之輕降。如未至爪甲者,切不可重用降藥,宜降中之升藥。疹未出齊,雖有梟毒烈火諸症,只可用破敵之法,如石膏、大黃、力子、山楂、荊芥、乾葛,佐以桔梗、薄荷、木通、杏仁、蘇子之類。瘀血加赤芍、紅花,腹痛加桃仁、青皮,無汗加麻黃,名曰完濟。
待至出齊,重用栝蔞、花粉、生地、丹參、知母、羚羊、山梔、黃芩。舌上黑刺,加犀角、黃連,鼻衄亦宜投。咽痛加元參、山豆根,齦腫亦可用。睛紅目痛,加菊花、木賊草、柴胡之類。蟲積肚痛,加胡連、使君子、雷丸、檳榔、花椒。然此類宜毒有未發之地,後必餘火纏擾,若下稠上疏,須防收緊作喘之症,當用大黃、青皮以透之,再加紫草、赤芍,以導其瘀,徐徐收去,方為無害。切不可風吹,致毛竅閉塞而即沒矣。
白話文:
[總論]
痘疹源自五臟六腑,都是因體內的相火被外界環境觸發,進而釋放陰陽胎毒所導致。痘疹雖源自五臟,但疹子多見於肺部,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肺屬金,易受外邪影響而產生咳嗽。所以,患疹子的人幾乎都會咳嗽,若是咳嗽嚴重,可能是肺部有鬱火;喉嚨疼痛也是疹子常見的症狀,這是因為肺部的通道受阻所致。肺火上衝至喉嚨引起疼痛,而疼痛則可能導致聲音嘶啞。疹子患者常會腹痛,這和大腸與肺互為表裡有關,肺火內衝造成腹痛。
疹子也常伴隨腹瀉,這是因為大腸受到肺火的影響。疹子會導致喘息,這表示肺氣過盛。疹子還會引發痰多,因為肺火蒸煮產生了痰。因此,治療疹子的重點在於調節肺部功能。初期應使用提升法,讓頭面部及背部的疹子先長出來,尚未到達四肢時,可採用輕微的下降法。如果疹子未到達指尖,不可過度使用下降藥物,應以提升藥物為主。
疹子未完全長出前,即使出現高熱等嚴重症狀,也只能使用如石膏、大黃、力子、山楂、荊芥、乾葛等藥材來對抗病情,並輔以桔梗、薄荷、木通、杏仁、蘇子等。如有瘀血,可加赤芍、紅花;腹痛,加桃仁、青皮;無汗,加麻黃,這種療法稱為「完濟」。
等到疹子全部長出,需大量使用栝蔞、花粉、生地、丹參、知母、羚羊、山梔、黃芩等藥材。舌上有黑刺,加犀角、黃連;鼻子出血,也適用。咽喉痛,加元參、山豆根;牙齦腫脹,也可使用。眼睛紅、眼睛痛,加菊花、木賊草、柴胡等。若有蟲害或腹部劇痛,加胡連、使君子、雷丸、檳榔、花椒。
然而,這些方法只適用於疹子尚未全面爆發的情況,之後仍可能有餘火纏繞。如果下肢的疹子已濃厚,而上半身的疹子較稀疏,要小心可能出現緊縮型喘息的症狀,此時應使用大黃、青皮等藥材來疏通,再加紫草、赤芍以去除瘀血,慢慢將疹子消除,纔不會有害。千萬不要讓疹子接觸風吹,以免毛孔閉塞,疹子無法正常發出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