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闡註》~ 自敘

回本書目錄

自敘

1. 自敘

麻疹一科,古無專書,惟於痘症後略見之,痘重而麻輕也。近數十年,麻多劇症,較重於痘,於是有心濟世者,各著書以傳之。然猶少刊本,往往私相傳抄,矜為秘方,其實瑕瑜不掩,醇駁雜出,甚至有以蜈蚣全蟲、五虎散治麻疹,誇為神方,筆之於書,而互相傳授者,是可哀也!

余所見麻科,自萬氏而後,以謝氏七十二症、趙氏麻瘄匯補,最為平穩。然謝氏未免煩瑣,愈煩瑣則愈掛漏,蓋言其常,風、痰、食、火四者可該;窮其變,則千變萬化,非七十二症所能盡也。趙氏匯補,悉本御定醫宗金鑑,故較謝氏尤醇,但變易其方藥詞句,使若不出於金鑑者,以神為心得。

又條款倒置,線索不清,未為善本,總不若金鑑之醇而又醇也。但金鑑言簡而賅,非得其言外之意,必疑其略而不詳。余所闡發,未必得其奧旨,然悉本前賢,未敢杜撰,而所採之說,趙氏尤多,不注姓名者,以便文勢耳,非敢掠美也。

歲在癸卯大淵獻月,惟皋諸暨張廉敘。

白話文:

[自序]

對於麻疹這門學問,古代並沒有專門的書籍來討論,僅能在痘症的相關資料中略見一二。一般來說,痘症被認為比麻疹嚴重。然而,近幾十年來,麻疹的病例轉趨嚴峻,其嚴重程度甚至超越了痘症。因此,一些有志於救世的人開始著書立說,希望將經驗傳承下去。然而,這些著作大多未經正式出版,而是私下流傳,甚至有人將其視為獨家祕方。事實上,這些方法良莠不齊,甚至有人用蜈蚣、全蟲、五虎散等偏方治療麻疹,並稱之為神效。這種情況實在令人感到悲哀。

我所接觸到的麻疹相關研究,從萬氏開始,謝氏的「七十二症」和趙氏的「麻癰匯補」,兩者都算是比較穩定的方法。然而,謝氏的理論過於繁瑣,越詳細反而越容易遺漏重要環節。一般而言,風、痰、食、火四種因素可以概括大部分常見的麻疹情況,但是當病情變化時,就會呈現出千變萬化的狀態,不是「七十二症」可以完全涵蓋的。趙氏的「麻癰匯補」,主要參考了御定醫宗金鑑,因此理論更為純粹,只是改變了一些藥方和詞句,讓讀者不易察覺其來源。

然而,趙氏的著作有些條款排列混亂,缺乏清晰的脈絡,不能算是一本優秀的參考書。總體而言,還是御定醫宗金鑑的內容更為精純。但是,金鑑的文字簡潔,如果不深入理解其中含義,可能會誤以為內容過於簡略。我在此提出的見解,未必能完全掌握其深奧的意涵,但我都是基於前人的智慧,不敢擅自捏造。我引用的觀點,趙氏的理論佔了很大一部分。之所以沒有註明出處,只是為了行文流暢,絕非想要冒領他人的功勞。

此序寫於大淵獻月,由浙江諸暨的張廉敘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