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家秘》~ 卷之一 (7)
卷之一 (7)
1. 心臟證治
心為神舍易生驚,色脈相通惡熱侵,
實則避嫌惟瀉腑,如虛叢脞要安神。
《內經》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兒之初生,知覺未開,見聞易動,故神怯而易生驚也。錢氏云:心主驚,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虛則困臥,悸動不安,此心病之證也。心主血脈。色者,血之萃;脈者,心之合也。如色見紅潤,脈來大數者,此心氣有餘之象,其兒易養。
如色見昏黯,脈來沉細者,此為不足,其兒多病難養。此觀其形色脈,以知其心中之虛實也。心惡熱,與風相搏則發搐,故肝生風,得心熱則搐也。心屬火,火盛則津液干而病渴。心藏神,熱則神亂而臥不安。喜合面睡臥者,心氣熱,則胸中亦熱,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臥。
心氣實,則氣上下行澀,合面則氣不通,故喜仰臥。有努其身而直伸者,謂之上竄,亦心熱也。舌者,心之苗。熱則舌破成瘡,又為重舌、木舌、舌長出不收之病。《內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於心火。兒病瘤丹、斑疹、龍纏虎帶,蟲疥瘭瘡,皆心火之病也。
錢氏治心熱病以導赤散。夫導赤乃瀉小腸之藥也。心為君主,不可犯之,瀉其腑者,以避嫌也。心虛則主不安,故以安神丸補其臟也。
心為君主豈容邪,客熱來侵事可嗟,
瀉實補虛有成法,何須方外覓靈砂。
心為火臟,常苦緩散而不收。孫真人立生脈散,夏月取之,以五味子之酸,能收耗散之氣也。治兒心病者,擴而充之可也。故心熱病生於內者,宜導赤散、瀉心湯、東垣安神丸之類;生於外者,如口舌生瘡,洗心散主之。心氣虛者,錢氏安神丸;虛易驚者,琥珀抱龍丸。《內經》曰:以苦瀉之,黃連是也。
以咸補之,澤瀉、車前子是也。神氣浮越,多驚悸者,宜硃砂、赤石脂、龍骨以鎮之。如心病久,汗出發潤,或舌出不收,或暴啞不語,或神昏憒亂,或斑疹變黑,此皆心絕之候,不治。
導赤散,治心熱及小便赤,夜啼。
生地,木通,甘草(炙,各等分)
共為粗末,每用二錢,水一盞,入淡竹葉七片,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
錢氏安神丸,治邪熱驚啼,心疳面黃,煩赤壯熱。
麥冬(焙),馬牙硝,白茯苓,寒水石,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分),龍腦(一錢)
蜜為丸,雞頭子大,每服半丸,砂糖水化下,不拘時候。
東垣安神丸,《內經》曰: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苦瀉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以生地、甘草之甘寒,瀉火補氣,滋生陰血為臣;以當歸補血之不足,硃砂納浮游之火,而安神明也。
甘草(五錢五分),黃連(淨酒洗,六錢),當歸(去蘆,二錢五分),生地(一錢五分)
上四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以硃砂(五錢,)另研水飛為衣。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津唾嚥下,食後或溫水或涼水少許送下亦得。此近而奇偶,制之緩也。
瀉心湯,實熱宜服。
黃連(淨,一兩)
為末,每服一字至五分、一錢,臨臥時,溫水調下。
洗心散,治壯熱煩躁,風熱壅塞,大小便閉澀,口舌生瘡。
大黃(包煨),甘草(炙),當歸,芍藥,麻黃(不去節),荊芥穗(各三分),白朮(七錢五分)
共為末,每服二錢五分,生薑、薄荷少許同煎,食後服。
琥珀抱龍丸,(見家傳立法內。)
白話文:
[心臟疾病治療]
心臟是精神的居所,容易受到驚嚇,面色和脈象會反映健康狀況,心臟不喜歡熱邪的侵擾。
根據《內經》所述,心臟就像是統治身體的君王,是精神的源頭。嬰兒剛出生時,知覺尚未成熟,容易因外界刺激而感到驚嚇。錢氏指出,心臟主管情緒反應,實證表現為尖叫哭泣,伴隨發燒和抽搐;虛證則表現為疲倦躺臥,心悸不安,這些都是心臟疾病的徵兆。心臟負責血液循環,面色紅潤、脈象有力快速,代表心氣充沛,孩子較易養育。若面色暗淡,脈象微弱細小,表示心氣不足,孩子易生病且難以照顧。我們可以觀察面色和脈象,來判斷心臟的健康狀況。心臟不耐受熱,與風邪結合可能引發抽搐。心臟屬火,過度的火氣會導致身體乾燥並產生口渴感。心臟藏匿精神,過熱會使精神混亂,影響睡眠品質。喜愛趴著睡的人,可能是因為心氣過熱,胸部也會感覺熱,無法表達,有尋求冷靜的傾向,所以選擇趴睡。心氣充沛時,氣息運行受阻,趴睡會讓氣息更不通暢,因此偏好仰睡。有時候,孩子會伸直身體,這也被稱為上竄,同樣是心熱的表現。舌頭是心臟的延伸,心熱會導致舌頭破損或起泡,也可能出現雙重舌、舌頭腫脹、舌頭伸出後收不回去等症狀。《內經》指出,所有疼痛、瘙癢、皮膚問題都與心火有關。孩子出現紅疹、斑點、龍纏虎帶、蟲咬皮膚病、水泡等,都是心火過旺的表現。
錢氏使用導赤散來治療心熱病。導赤散主要是用來清潔小腸的藥物,心臟作為君王,不可輕易幹預,清潔腑臟是為了避免衝突。心虛時,精神不易安定,因此使用安神丸來滋補心臟。
心臟是身體的主宰,不容許邪氣入侵。實證和虛證都有既定的治療方法,無需到處尋找奇效藥物。
心臟屬火,經常呈現緩慢分散的狀態。孫真人創立了生脈散,夏季適用,利用五味子的酸性,能收斂消耗的氣力。治療兒童心臟病時,可以擴大使用範圍。對於心熱病,內在原因引起的,適合使用導赤散、瀉心湯、東垣安神丸等;由外部因素引發的,如口腔潰瘍,可用洗心散。心氣虛弱者,可用錢氏安神丸;虛弱易驚者,則使用琥珀抱龍丸。《內經》提到,可用苦味藥物來瀉心火,例如黃連;用鹹味藥物來補心氣,例如澤瀉、車前子。對於神氣飄忽不定、頻繁驚嚇的情況,應使用硃砂、赤石脂、龍骨等藥物來穩定。如果心病長期存在,出汗、舌頭伸出後收不回、突然失聲、神志不清、紅疹轉黑,這些都是心臟衰竭的徵兆,需立即處理。
【導赤散】用於治療心熱、小便顏色偏紅、夜間啼哭。 成分:生地、木通、甘草(炒過) 製備方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粗粉,每次使用二錢,加入七片淡竹葉,與一杯水一起煮沸至剩一半,飯後溫服。
【錢氏安神丸】用於治療邪熱引起的驚嚇、啼哭,心疳、面色黃、煩躁、高熱。 成分:麥冬(烘烤)、馬牙硝、白茯苓、寒水石、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分)、龍腦(一錢) 製備方法:使用蜂蜜製成雞頭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半丸,用砂糖水吞服,不限時間。
【東垣安神丸】根據《內經》所述,熱邪過盛時,應使用甘寒藥物來治療,再配合苦味藥物來瀉心火。黃連的苦寒能去除心煩,消除濕熱;生地和甘草的甘寒能清熱補氣,滋養陰血;當歸補充血液,硃砂能安撫精神。 成分:甘草(五錢五分)、黃連(淨酒洗,六錢)、當歸(去蘆,二錢五分)、生地(一錢五分) 製備方法:將以上四種藥材磨成細粉,用湯浸蒸餅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五錢)研磨成水飛,做為藥丸外層。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可以用口水吞下,飯後或用少量溫水或涼水送服也可以。
【瀉心湯】適合治療實證熱病。 成分:黃連(淨,一兩) 製備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至五分,睡前用溫水調和服用。
【洗心散】用於治療高熱、煩躁、風熱阻塞、大小便困難、口腔潰瘍。 成分:大黃(包煨)、甘草(炒)、當歸、芍藥、麻黃(不去節)、荊芥穗(各三分)、白朮(七錢五分) 製備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五分,加入少量薑片和薄荷一同煎煮,飯後服用。
【琥珀抱龍丸】詳細內容請參閱家傳立法內。
2. 脾臟證治
幼科方中脾病多,只因乳食致沉疴,
失飢失飽皆成疾,寒熱交侵氣不和。
《內經》曰:脾胃者,倉廩之官,謂為水穀之所聚也。兒之初生,脾薄而弱,乳食易傷,故曰脾常不足也。錢氏云:脾主困,實則困睡,身熱飲水,虛則吐瀉生風。此脾病之證也。脾屬土,其體靜,故脾病喜困。土主濕,濕傷則為腫,為脹,為黃,為吐瀉不止,則成慢驚風。
《內經》曰:土氣之下,木氣承之。土為坤土,坤為腹,故脾病則腹中痛,脾疳則肚大筋青也。脾之竅在口唇,脾有風則口喎唇動,熱則口臭唇瘡,寒則口角流涎,謂之滯頤,氣不和則口頻撮。脾主舌本,熱則吐舌弄舌。脾主肉,脾虛則瘦,大肉折。脾主味,脾虛則不喜食,脾熱則食不作肌膚,傷於食則成積,積久則成癖。
脾主津液,脾熱則口乾飲水,虛則津液不生而成疳也。
脾與胃異同論。蓋胃受谷,脾消穀也。調其脾胃者,當適其寒溫,節其飲食也。故飽則傷胃,飢則傷脾;熱則傷胃,寒則傷脾。
胃愛清涼脾愛溫,難將脾胃一般論,
陰陽相濟和為貴,偏熱偏寒不可憑。
脾喜溫而惡寒,胃喜清涼而惡熱,喜惡不同,故難拘於一法也。蓋脾胃屬土,居中以應四傍。其立法也,必四氣俱備,五味調和而後可。四氣者,謂寒、熱、溫、涼也。五味者,謂酸、苦、甘、辛、咸也。辛甘溫熱為陽,酸苦鹹寒為陰,氣味合而服之,謂之陰陽相濟,得其中和之法也。
如偏熱則傷胃,偏寒則傷脾,非中道也。錢氏立方,以益黃散十二補脾。東垣老人謂其偏熱,而以異功散代之,其慮深矣。祖訓錢氏諸方,法當遵守,惟脾胃一條,吾於脾熱者,瀉黃散;胃熱者,人參白虎湯;脾胃寒者,理中湯丸;脾胃虛者,異功散、調元湯、人參白朮散、養脾丸;傷食者,消積丸、保和丸;宿食成積者,枳樸大黃丸;濕勝者,胃苓丸;欲成疳者,肥兒丸;已成疳者,集聖丸,此吾家秘之法也,不可輕泄。
如脾病久,大肉消削,肚大青筋,或口噤不開,或唇口開張,或遍身虛腫,或腳背腫,眼下胞腫,或吐瀉不止,飲食不入,或睡則露睛,口開不合,或多食而瘦,口饞,喜啖甜物,或蟲出於口,或唇騫而縮,此皆脾絕之證也,不可治。
益黃散
陳橘皮(一兩),青橘皮,訶子肉,甘草(炙,各五錢),丁香(二錢)
為粗末,每二錢,水一盞,煎六分,食前溫服。
按:益黃散治脾胃寒濕太甚,神品之藥也,以補脾胃之虛則誤矣。東垣云:丁香辛熱助火,火旺土愈虛矣。青橘皮瀉肺,丁香大瀉肺與大腸。脾實當瀉子,今脾虛反更瀉子而助火,重虛其土,殺人無疑。故以異功散代之。病非嘔吐、腹痛、瀉利青白,不可服。
錢氏異功散,溫中和氣,治吐瀉不思飲食。凡治小兒虛冷病,先與數服,以正其氣。
人參,茯苓(去皮),白朮,甘草(炒),陳橘皮(各等分)
為末,每一錢,水一盞,姜五、棗三引,煎,食前溫服。
調元湯,此平肝木,益脾土,瀉邪火,補元氣之要藥也。
黃耆(炙,二錢),人參(一錢),甘草(炙,五分)
銼細末,水煎,食遠服。
養脾丸,健脾消食。
甘草(炙),麥芽(炒),枳實(炒,各五錢),白朮(一兩),陳皮(七錢五分),半夏曲,青皮,厚朴(薑汁炒),神麯(炒,各五錢)
為極細末,薄荷葉浸水,煮粳米粉,作糊為丸,米飲送下。此枳實丸變化法也。
胃苓丸,補脾胃,消積,退熱,解渴,祛瘧疾,止吐瀉,去腫脹,乃幼科之要藥也。
蒼朮(制),陳皮,澤瀉,白朮,白茯苓(各一兩),豬苓,甘草(各七錢),厚朴(二錢半)
共為末,水煎麵糊為丸,補脾胃,常服,米飲下。
祛瘧退熱,竹葉炒陳米,煎湯下;腫,用五加皮、燈芯、長流水順取煎湯下;小便黃,白鹽湯下。
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瀉利。大病後補助脾胃,此藥極妙。
人參,白朮,山藥,白扁豆(去殼,薑汁浸炒,各一兩五錢),甘草,桔梗,薏苡仁,蓮肉(各一兩半)
共為細末,棗湯調服。
瀉黃散,治脾熱弄舌。
藿香葉(七錢),山梔仁(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七錢半),防風(四兩)
共銼,用酒、蜜微炒香為末,水煎溫服。
人參白虎湯,瀉胃火。此治大熱大渴之聖藥也。
石膏(君),知母(臣),甘草(佐),粳米(使)
㕮咀,水煎,待米熟去渣溫服。
保和丸,治一切飲食所傷,胸腹飽悶不安,或腹中有食積痞塊,多服日漸消散。脾胃虛者勿服。
山楂肉(五錢),神麯(炒),半夏(湯泡,各三兩),茯苓,陳皮(去白),蘿蔔子(炒),連翹,發櫱面(炒,各一兩)
為細末,別用生神麯五兩,入生薑汁一小盞,水調打糊為丸。每服白湯或米飲送下。
此方脾胃虛者服之,虛虛之禍,疾如反掌。蓋山楂一味,大能克化食物,若胃中無食,脾虛不運,不思食者服之,則克伐之氣勝,故云然也。
家傳保和丸,治氣虛傷食者。傷食之病有二:小兒素強者,偶被飲食所傷,此食傷脾胃也,宜用上丹溪保和丸治之;如脾胃素弱者,飲食略多,便成內傷,此脾不能傳化,宜服此方,以助傳化之職也。
參,白朮(去蘆,各三錢),白茯苓(去皮,一錢半),甘草(炙),山楂肉,麥芽,神麯(炒,各一錢)
為細末,另用神麯水煎作糊為丸。
加減保和丸,消痰利氣,扶脾胃,進飲食,治痢疾。
山楂,神麯(炒),半夏(湯泡七次),茯苓(去皮,各三兩),陳皮,連翹,蘿蔔子(各二兩),白朮(五兩),蒼朮(米泔浸,去粗皮),枳實(各一兩),香附(酒浸,去皮),厚朴(薑汁炒,各二兩),黃芩(云腐酒浸、炒),黃連(去須、酒浸、炒,各一兩)
共為末,薑汁煮麵糊為丸,每食後服,水湯下。
秘傳保和丸,治小兒五疳及痢、吐瀉,肚大青筋,面黃肌瘦,疳積等證,神效。
白朮(泔浸、土炒,三兩),神麯(炒),木香,檳榔,茯苓,三稜(各一兩),莪朮(一兩半),使君子,厚朴(薑汁炒),青皮,甘草(炙,各一兩),蒼朮(茅山二兩),陳皮(去白),枳實(去穰,麩炒),人參,砂仁(炒),黃連(豬膽制),麥芽(炒),益智(炒),肉豆蔻(制,去油),藿香,白豆蔻(各五兩)
共末,煉蜜為丸,龍眼大,每服一丸,用清水磨化送下。
嘔吐,薑湯下;肉積,加山楂一兩;喘,加蘿蔔子一兩;泄,加豬苓、澤瀉各一兩。如無他症,只服本方神效。
保和丸有四:丹溪保和丸,乃二陳湯加消導藥,氣實者宜用之;家傳保和丸,乃異功散加消導藥,氣虛者宜用之;加減保和丸,乃丹溪保和丸加平胃散、枳朮丸也,惟久積有熱者宜用之;秘傳保和丸,又上加減保和丸、家傳保和丸相合變化也,久積成疳者宜用之。臨病之工,擇而用之可也。
枳實大黃丸,見後積症。
肥兒丸,見家傳三法。
集聖丸,見後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