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密齋

《育嬰家秘》~ 卷之三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0)

1. 泄瀉證治

有先瀉未止而成疳者,易治,宜參苓白朮散加肉豆蔻、訶子肉丸服之,則泄自止,津液漸生,不致成疳也。有先疳而後瀉者,謂之疳瀉,難治。宜用集聖丸去蘆薈、莪朮、五靈脂三味,加肉豆蔻、訶子肉等分,為末,山藥糊丸,黍米大,每二十五丸,四君子湯下。

經曰:五虛者,一脈細,二皮寒,三少氣,四泄瀉不止,五飲食不入。五虛悉具者生,能食者生。又瀉不定,精神好者,脾敗也;吐瀉唇深紅者,內熱故也,不退必死:面黑氣喘者不治:大渴不定,止之又渴,腎敗也,遺泄不覺者死。

白話文:

瀉肚子還沒好就變成疳積的,比較容易治,可以用參苓白朮散,再加點肉豆蔻、訶子做成藥丸服用,這樣拉肚子就會停,津液也會慢慢恢復,就不會變成疳積了。如果先是疳積然後才拉肚子的,叫做疳瀉,就比較難治。應該用集聖丸,把蘆薈、莪朮、五靈脂這三味藥去掉,再加等量的肉豆蔻、訶子研磨成粉,用山藥糊做成米粒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五丸,用四君子湯送服。

經書上說:五種虛弱的症狀,一是脈搏細弱,二是皮膚冰冷,三是氣少,四是拉肚子不止,五是吃不下東西。五種虛弱症狀都出現的人,如果還能吃東西就能活;如果拉肚子不定時,但精神卻很好,這是脾胃出了問題;如果吐瀉,嘴唇卻鮮紅,這是內熱,退不下去就會死;臉色黑、氣喘吁吁的,就沒辦法治療了;非常口渴,喝水後還是渴,這是腎臟出了問題,如果尿失禁不自覺,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