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家秘》~ 卷之三 (11)
卷之三 (11)
1. 諸疳
大抵疳之為病,皆由乳食過飽;或因無乳而以他物飼之;或因病後,被食所傷,於脾胃一家有積,不治,傳之他臟。亦有兒飢食少,或病後食少,脾胃亦虛,五臟六腑皆無所稟,乃成五疳之症。治此者,只以脾胃為主,集聖丸主之。其有五臟兼症,或因他病變成疳者,各視其症,從權加減,不必多求方法也。
集聖丸,不問冷熱諸疳病,皆治之。此治疳之神方也。
蘆薈,五靈脂,夜明砂,陶砂仁,陳皮,青皮,莪朮(煨),使君子肉,木香,當歸,川芎(各二錢),黃連,乾蟾(炙焦,各三錢)
用豬膽一個,取汁和藥,粟米糊丸,黍米大,服三十丸,米飲下。
病有咬牙舒舌,舌上生瘡,愛飲冷水,唇紅面赤,喜伏地而睡,此心疳也,又名驚疳,前方去莪、縮、青、陳、芎、木香六味,加生地、白茯苓、膽南星各二錢,甘草(炙)、硃砂(水飛)各一錢。目生眵淚,髮際左臉多青,或目生白膜,泄痢夾水,或如青色,此肝疳,又名風疳。
前方去莪、縮、陳、木香四味,加龍膽草、山梔仁、防風、天麻、蟬蛻各二錢,青黛一錢半。
病愛吃泥土冷物,飲食無度,身面俱黃,發稀作穗,頭大項小,腹脹腳弱,間或釀瀉肌瘦,晝涼夜熱,不思乳食,此脾疳也,又名食積疳。宜前方主之。
病鼻下赤爛,手足枯細,口出腥氣,或作喘咳嗽,右腮㿠白,名肺疳;宜前方去莪朮、縮砂、青、芎、木香五味,加桑白皮(焙)、桔梗、炙甘草、紫蘇葉、阿膠(炒)各二錢。為丸,外用蘭香葉(燒灰)一錢,銅青五分,輕粉二錢半。細末,貼鼻下赤爛處。一方用熊膽泡湯,筆蘸洗鼻中。
病兩耳內外生瘡,腳如鶴膝,頭縫不合,或未能行,或齒生遲,或齒縫臭爛,傳變作走馬疳之例,名曰腎疳。前方去莪、縮、陳、木香、五靈脂六味,加澤瀉、茯苓、丹皮、山茱萸、山藥各二錢,地黃(焙)三錢。為丸。外治兩耳前後赤爛,用:
黃丹(煅赤色),枯白礬,綠豆粉(各一錢)
研末搽之,或以唾調亦可。
又方,治牙疳。
取尿桶內白莖(颳起,新瓦上火煅過,五分),鼠婦(七枚),文蛤內蟲(二分),枯礬(半分)
末,效。
病積成疳,又復傷食,其症形瘦腹緊,時發潮熱,羞與人見,見之則哭,依前方去蘆薈、五靈脂二味,加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炙甘草、半夏曲、枳實(炒)、厚朴(炒)、神麯(炒)、麥芽(炒)、鱉甲(醋炙)、三稜(煨)各二錢。為丸。
痢有瀉久不止,胃虛成疳者,此疳瀉也。宜前法去蘆薈、莪朮、五靈脂三味,加人參、白朮、茯苓、肉豆蔻(煨)、訶子肉各二錢。粳米糊丸。如先病疳,又病瀉者,宜先止泄,用錢氏異功散加白芍、訶子肉、豆蔻、乾薑(炙)各等分,山藥作糊丸服,待瀉止,又服治疳瀉本方。
白話文:
諸疳
總的來說,疳病大多是因為奶水餵食過多;或是因為沒有母乳而用其他東西餵養;或是因為疾病後,飲食受損,導致脾胃積滯,久治不癒,而蔓延到其他臟腑。也有些孩子因為飢餓吃得少,或者病後吃得少,導致脾胃虛弱,五臟六腑都缺乏營養,最終形成五疳的症狀。治療這種病,關鍵在於調理脾胃,集聖丸是主要的藥方。如果同時伴有其他臟腑的症狀,或者是由其他疾病轉變成疳病的,就要根據具體症狀,靈活增減藥量,不必拘泥於單一療法。
集聖丸,無論寒熱,各種疳病都能治療,這是治療疳病的特效藥方。
藥材:蘆薈、五靈脂、夜明砂、砂仁、陳皮、青皮、炮薑、使君子肉、木香、當歸、川芎(各兩錢),黃連、乾蟾(炙焦,各三錢)
用法:用一個豬膽取汁與藥材混合,用粟米糊做成黍米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米湯送服。
如果孩子咬牙伸舌,舌頭上長瘡,喜歡喝冷水,嘴唇紅潤臉色發紅,喜歡趴在地上睡覺,這是心疳,也叫驚疳,藥方中去除莪朮、縮砂仁、青皮、陳皮、川芎、木香六味藥,加入生地黃、白茯苓、膽南星各兩錢,炙甘草、朱砂(水飛)各一錢。
如果孩子眼睛分泌很多眼屎淚水,頭髮邊緣和左臉發青,或者眼睛長白膜,拉肚子且糞便稀薄,甚至呈青色,這是肝疳,也叫風疳。
藥方中去除莪朮、縮砂仁、陳皮、木香四味藥,加入龍膽草、山梔仁、防風、天麻、蟬蛻各兩錢,青黛一錢半。
如果孩子喜歡吃泥土和冷的東西,飲食沒有節制,身體和臉都發黃,頭髮稀疏像麥穗一樣,頭大脖子小,肚子脹、腿腳無力,偶爾腹瀉消瘦,白天涼晚上熱,不想吃奶,這是脾疳,也叫食積疳。用上述主要藥方即可。
如果孩子鼻子下面紅腫潰爛,手腳枯瘦,嘴巴有腥味,或者咳嗽喘息,右臉頰發白,這是肺疳;藥方中去除莪朮、縮砂仁、青皮、川芎、木香五味藥,加入桑白皮(焙)、桔梗、炙甘草、紫蘇葉、阿膠(炒)各兩錢。做成丸藥,另外用蘭香葉(燒成灰)一錢,銅綠五分,輕粉二錢半,研磨成細末,敷在鼻子下面紅腫潰爛的地方。另一種方法是用熊膽泡水,用筆蘸取塗抹鼻腔。
如果孩子耳內外長瘡,腳像鶴的膝蓋一樣彎曲,頭縫合不攏,或者不能行走,或者長牙遲,或者牙縫臭爛,有發展成走馬疳的趨勢,這是腎疳。藥方中去除莪朮、縮砂仁、陳皮、木香、五靈脂六味藥,加入澤瀉、茯苓、丹皮、山茱萸、山藥各兩錢,炮製地黃三錢。做成丸藥。外治耳前後紅腫潰爛,用:
藥材:煅燒至紅色的鉛丹、枯白礬、綠豆粉(各一錢)
用法:研磨成粉末塗抹,或者用唾液調和後塗抹。
另一個藥方,治療牙疳。
藥材:尿桶內白色結晶(刮取,在新瓦上用火煅燒,五分),鼠婦(七枚),文蛤內寄生蟲(二分),枯礬(半分)
用法:研磨成粉末,效果很好。
如果積滯形成疳病,又再次傷食,症狀是身體消瘦、腹部緊繃,時發潮熱,羞於見人,見到人就哭,藥方中去除蘆薈、五靈脂二味藥,加入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炙甘草、半夏曲、炒枳實、炒厚朴、炒神麴、炒麥芽、醋炙鱉甲、炮製三稜各兩錢。做成丸藥。
如果腹瀉久治不癒,胃虛弱形成疳病,這是疳瀉。藥方中去除蘆薈、莪朮、五靈脂三味藥,加入人參、白朮、茯苓、炮製肉豆蔻、訶子肉各兩錢。用粳米糊做成丸藥。如果先患疳病,又患腹瀉,應該先止瀉,用錢氏異功散加入白芍、訶子肉、豆蔻、炙乾薑各等分,用山藥做成糊狀丸藥服用,待腹瀉停止後,再服用治療疳瀉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