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密齋

《育嬰家秘》~ 卷之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7)

1. 驚風諸證

若發而困,亦真癇矣。予特表而出之。按手指三關紋,經曰:脈候若深青,情知四足驚,赤因水火得,紅色是人驚。此治客忤者,以此辨。

養小兒之法,詳見前卷育嬰四要中。凡小兒客忤中惡諸病,皆父母及抱養者之過也。或因生人遠來忤者,或因六畜忤者,或因戲冷水忤者,皆外生者也。人物之氣,自鼻而入,上衝巔頂。經曰: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肺主皮毛,心主血脈,頂巔之上,諸陽之所會也,邪中之即病矣。

宜用沐體法、塗囟法治其外,吹鼻法搐之,內服對證之藥,以扶正氣為主,正氣勝則邪氣自退也(並用釀乳湯)。

病時睡不醒,醒而喜睡者,忤之微也。宜發散惺惺散。

人參,白朮,白茯苓,炙甘草,桔梗,天花粉(各等分),細辛(減半),一方加防風,川芎(各等分)

水煎,薄荷葉引,微汗妙。

浴體法,治客忤中惡自利諸證,有邪者當宜浴之。

川芎,蒼朮,白芷,藁本,零陵香(各等分)

長流水煎,去渣,向無風處浴之,浴後睡片時。

塗囟法,治客忤白虎證。伏龍肝散。

灶心黃土(一錢),雄黃(五分),麝香(少許)

棗肉和丸,捏作餅子,如錢樣,四圍出囟一分,囟門上安餅,取艾作小炷,灸三壯。

搐鼻法(一名救苦散),治傷風寒,頭目不清並客忤。

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玄胡索,牡丹皮,硃砂(飛,各二錢)

為極細末,少許吹鼻,得嚏,則邪氣出矣。如病時,客忤症悉具者,此忤之甚也。宜表裡發散,攝生飲、安神驚氣丸主之。

攝生飲,治一切卒中。大小科同。

南星(包煨),木香,半夏(泡,各一錢半),北細辛,生蒼朮,石菖蒲,甘草(各一錢)

為末,每用生薑同水煎,調驚氣丸服。

驚氣丸,治驚憂積氣,又受風邪,發則牙關緊急,涎潮昏塞,醒則精神如癡,又可治癇。

木香,白殭蠶,白花蛇肉(酒洗,焙),橘紅(去白),天麻,麻黃(去根節),鐵花粉(各半兩),全蠍(二錢半),蘇子(一兩),膽星(半兩),硃砂(飛,二錢半),腦,麝(少許,另入)

此許學士方也。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

癇用薄荷金銀湯下。

以上治外中客忤之法。

如抱兒騎馬,或父母騎馬遠歸,未及換衣薰衣即抱其兒,或戲抱兒在馬鞍上坐得病者,此名馬客忤,或聞馬嘶著驚者,取馬尾燒煙燻兒面,頻熏以醒為度。

如見生人、異扮人,或六畜跳躍異者,或鬼神惡狀者,或迅雷擊鼓、一切大聲使兒成客忤者,此內生之病也。宜安神去痰,不爾,病根日深,但見聞原忤之例即發,兒成癇矣。抱龍丸主之。

水銀(二兩),鉛(一兩五錢,溶化入水銀製死。),以柳枝燒成珠,又入硃砂末,乳香末(各一兩)在內,乘熱用柳木槌擂勻,為丸芡實丸大,每一丸,空心井花水下,服後令睡,不可驚動。或作小丸服亦妙。

白話文:

驚風諸證

孩子發病昏迷不醒,那就是真正的癇症了,我特別把它列出來說明。按壓手指的三關穴位,經書上說:脈象如果呈現深青色,就知道是四肢驚厥;脈象發紅,是因為水火失調或受驚嚇所致。治療小兒客忤,就要根據這些脈象來辨證。

養育小孩的方法,詳見前卷《育嬰四要》。凡是小兒客忤、中惡等疾病,都是父母或照顧者疏忽造成的。例如,生人突然來訪嚇到孩子、家裡養的動物嚇到孩子、或是讓孩子玩冷水受寒,這些都是外邪入侵引起的。人的氣息由鼻子吸入,上升衝擊到頭頂。經書上說:「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肺主皮毛,心主血脈,頭頂是諸陽匯聚之處,外邪入侵就會發病。

治療上,宜採用沐體法、塗囟法等外治法,並用吹鼻法來疏通鼻竅,內服對症的藥物,以扶持正氣為主,正氣充足了,邪氣自然會退去(並可服用釀乳湯)。

孩子生病時睡不醒,醒來又想睡,這是客忤的輕症。宜服用發散醒腦的惺惺散。

[惺惺散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炙甘草、桔梗、天花粉(各等分),細辛(減半),一方可加防風、川芎(各等分)

水煎服,用薄荷葉引藥,微微出汗最佳。

[沐體法]:治療客忤、中惡、腹瀉等症,如有外邪入侵者,應當用此法。

[沐體法組成]:川芎、蒼朮、白芷、藁本、零陵香(各等分)

用長流水煎煮,去渣,在沒有風的地方沐浴,沐浴後睡一小會兒。

[塗囟法]:治療客忤伴白虎證(指面赤身熱)。使用伏龍肝散。

[伏龍肝散組成]:灶心黃土(一錢),雄黃(五分),麝香(少許)

用棗肉和成丸藥,捏成錢幣大小的餅狀,放在囟門上,四周超出囟門一分,用艾絨做成小艾炷,灸三壯。

[搐鼻法](又名救苦散):治療傷風寒、頭目不清以及客忤。

[救苦散組成]: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玄胡索、牡丹皮、硃砂(飛,各二錢)

研成極細的粉末,少量吹入鼻中,使其打噴嚏,邪氣就能排出。如果孩子病情嚴重,客忤症狀明顯,這是客忤的重症,需要表裡兼治,服用攝生飲、安神驚氣丸。

[攝生飲]:治療一切中風,大小兒均可服用。

[攝生飲組成]:南星(包煨),木香,半夏(泡,各一錢半),北細辛,生蒼朮,石菖蒲,甘草(各一錢)

研成粉末,每次用生薑同水煎服,並服用驚氣丸。

[驚氣丸]:治療驚恐憂慮積聚的氣滯,以及感受風邪,發病時牙關緊閉,涎液阻塞,神志昏迷,醒來精神恍惚,也可治療癇症。

[驚氣丸組成]:木香、白殭蠶、白花蛇肉(酒洗,焙乾),橘紅(去白),天麻,麻黃(去根節),鐵花粉(各半兩),全蠍(二錢半),蘇子(一兩),膽星(半兩),硃砂(飛,二錢半),龍腦、麝香(少許,另入)

這是許學士的方子。蜜丸,如芡實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

癇證可用薄荷金銀湯送服。

以上是治療外感客忤的方法。

如果抱著孩子騎馬,或父母騎馬回來,沒有換衣熏衣就抱孩子,或者讓孩子坐在馬鞍上玩耍而生病,這叫做馬客忤,或者聽到馬嘶聲而受驚,可以用馬尾燒煙熏孩子的臉,頻頻熏之,直到孩子清醒為止。

如果見到生人、打扮奇特的人,或者六畜跳躍異常,或者鬼神惡狀,或者聽到迅雷擊鼓、一切巨大的聲音而使孩子患客忤,這是內生之病。宜安神去痰,否則,病根日深,只要見到或聽到類似的情景就會發作,孩子就會變成癇症。服用抱龍丸。

[抱龍丸組成]:水銀(二兩),鉛(一兩五錢,溶化入水銀製成死灰),用柳枝燒成珠狀,再加入硃砂末、乳香末(各一兩),趁熱用柳木槌擂勻,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空腹用井花水送服,服藥後讓孩子睡覺,不可驚動。或者製成小丸服用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