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家秘》~ 卷之二 (11)
卷之二 (11)
1. 驚風總論
—丹毒發搐者,病在少陽。少陽者,膽之相火也。先搐後發丹瘤者,此毒火自內出外也,可治;先發丹後發搐者,毒自外入內也,必死。自內出者火之餘,宜發散解毒及砭法,防風通聖散主之,或用加減升麻葛根湯。
桔梗,乾葛,升麻,川芎,赤芍,歸尾,羌活,柴胡,甘草(各等分)
井水煎服。此驚丹之要藥也。
—瘡癰發搐,此胎毒也。小兒身生蟲疥,浸淫癢痛,不知用藥,內服解毒之劑,外用砒硫毒藥搽之,瘡忽自平,或不搽自平者,其候腹脹便秘,膚無血色,目閉不開而發搐者,乃惡候也,急進解毒之劑。瘡出方生,瘡不出加喘者死。雄黃解毒丸主之。
雄黃(另研),鬱金(各一兩),巴豆(去油,炒焦,八錢),乳香(另研),沒藥(另研,各二錢)
各製為末,醋糊丸,硃砂衣。
此方治諸惡病甚妙。
凡小兒未周歲者,不問癰毒、瘡疥、丹瘤,但發搐者,皆難治。脾胃嫩脆,穀氣未實,難以藥攻也。
—痘疹發搐者,其病在心。初發熱時作搐,此瘡毒欲出也,宜清心安神,導赤散入硃砂末調服,神效。瘡出搐止者,吉;瘡出搐不止者,凶。瘡正發時作搐者,宜錢氏涼驚丸,加硃砂主之。搐不止者,不治。瘡結靨作搐者,此非正靨,乃倒靨也,瘡毒陷於內,乃凶惡之候,急用雄黃解毒丸,紫草井水煎湯下,瘡復起者,吉;搐不止者,凶。
白話文:
驚風總論
丹毒伴抽搐者,病在少陽經。少陽屬膽經,與心火相關。先抽搐後出現丹毒腫塊者,毒火由內向外發,可治癒;先出現丹毒腫塊後才抽搐者,毒邪由外侵入內,必死。由內向外者是火邪的餘勢,宜發散解毒並用針刺療法,防風通聖散為主方,也可加減升麻葛根湯。
處方:桔梗、乾葛、升麻、川芎、赤芍、當歸尾、羌活、柴胡、甘草(各等分),用井水煎服。這是治療丹毒驚風的要藥。
瘡癰伴抽搐,這是胎毒。小兒身上長蟲疥,浸淫瘙癢疼痛,若不知用藥,內服解毒藥,外用砒霜硫磺等毒藥塗抹,瘡瘍忽然自愈,或不塗藥也自愈者,若出現腹脹便秘、皮膚無血色、眼睛閉合不能睜開並抽搐,這是惡兆,需立即服用解毒藥物。瘡瘍已出現,又伴有喘息者將死。雄黃解毒丸為主方。
處方:雄黃(研磨)、鬱金(各一兩)、巴豆(去油,炒焦,八錢)、乳香(研磨)、沒藥(研磨,各二錢),研末,用醋糊做成藥丸,硃砂衣。此方治療各種惡性疾病效果甚好。
凡小兒未滿周歲者,不論是癰毒、瘡疥、丹毒腫塊,只要出現抽搐,都難以治療。因其脾胃嬌嫩,穀氣未足,難以承受藥物攻伐。
痘疹伴抽搐者,病在心。初期發熱時就抽搐,這是瘡毒欲外出之象,應清心安神,導赤散加入硃砂末服用,療效神奇。痘疹已出,抽搐停止者,預後良好;痘疹已出,抽搐不止者,預後凶險。痘疹正在發時抽搐,宜用錢氏涼驚丸,加硃砂服用。抽搐不止者,難以治療。痘疹結痂後抽搐,這不是正常的結痂,而是痘毒內陷,這是凶險的徵兆,需立即服用雄黃解毒丸,用紫草井水煎湯送服,瘡瘍復起者,預後良好;抽搐不止者,預後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