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密齋

《育嬰家秘》~ 卷之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0)

1. 驚風總論

藿香,紫蘇,白芷(各二錢),厚朴(姜),白朮,陳皮(去白),桔梗,半夏(各四分),甘草(炙,二錢),加枳實(麩,六分)

為細末,薑汁調服。

吐法,瓜蒂、豬牙皂、硃砂。共為末,每少許,以淡豆豉湯服,即吐。

吐瀉發搐者,病在肝。先病吐瀉,後發搐者,此因吐瀉不止,脾虛生風,乃慢驚風也。治法同後,但吐瀉未止,又加發搐者,宜參苓白朮散,加肉豆蔻,作丸服。

如先發搐,後吐瀉者,此因病時多服利驚之藥,脾胃受傷所致。宜參苓白朮散,或散或蜜丸,如龍眼大,每用一丸,米飲下。如搐甚脹泄者,乃遺屎也,不治。

痢疾發搐者,其病在肝。先病未止,而又發搐者,此因誤服丁香、木香、豆蔻等辛熱止痢之劑太多,以致內有積熱則生風也。蓋肝為厥陰風木,在裡則便膿血,在外則為癰脹,肝乃屬火,反服辛熱助火之藥,安得不發搐也?宜用瀉青丸,加黃芩、黃連,蜜丸,甘草湯下。此瀉青、三黃丸二方合也。

如痢止後發搐者,作脾虛治,同慢驚風法,東垣調元湯加白芍湯主之。

搐後變痢,此表邪入里也。蓋風傷脾,入里則便膿血。先用小柴胡湯加大黃下之,後以加減龍薈丸主之。

當歸,川芎,陳皮,青皮(各一錢),黃連(酒炒),黃芩(酒炒,各一錢半),山梔仁,木香(各五分),人參(一錢),炙草(一錢)

為末,別用阿膠三錢,溶化作丸,陳米飲下。

瘧疾發搐者,其病在肝脾。此有三證,或並病者。瘧至發熱則搐,瘧止搐止,日日如之,病如是者,不必治搐,但治其瘧,瘧退搐亦退也。初起宜用劫藥,風瘧小柴胡湯,暑瘧用白虎湯,食瘧用平胃散,痰瘧用檳榔吐出其痰即愈,久瘧補脾平肝,宜加減平瘧養脾丸主之。

黃耆(炙),人參(各一錢),白朮,當歸,白茯苓,半夏曲,黃芩,陳皮,常山,鱉甲(九肋者,醋炙),使君子肉(各一分),柴胡,草果,厚朴(姜),神麯(炒,各七分),肉桂(五分),青皮(六分),炙草(五分)

神麯糊丸,陳米湯下。

—先搐後瘧者,此肝傳脾也,宜養脾平瘧丸主之。

—先瘧後搐者,脾虛損,肝木乘之也,為慢驚風,治同慢驚。

—咳嗽發搐者,病在肝肺。肝木肺金,金木相搏,故成此病。得此者多不治,但觀新久衰旺何如,如初得咳嗽,數十聲不止而發搐,此痰盛氣逆也,所謂氣逆而作搐,痰聚而發驚是也。宜丹溪薄荷散主之。如久咳發搐者,面目唇白,咳而喘促,此肺虛而肝木乘之也,病不可治。

無上證者,身熱而渴,宜小阿膠散,或搐甚者,宜先補肺後瀉肝,補肺以阿膠散,瀉肝以瀉青丸主之。

如搐後咳嗽者,驚痰未去也,宜丹溪鎮驚丸主之。(以上方並見前。)

白話文:

驚風總論

治療驚風的藥方,以藿香、紫蘇、白芷各二錢,厚朴(用薑汁制)、白朮、陳皮(去白)、桔梗、半夏各四分,炙甘草二錢,加麩炒枳實六分,研成細末,用薑汁調服。

若要催吐,可用瓜蒂、豬牙皂、硃砂研末,每次少許,用淡豆豉湯送服,即可催吐。

如果患者出現嘔吐、腹瀉和抽搐,病在肝臟。先出現嘔吐腹瀉,之後才抽搐,這是因為嘔吐腹瀉不止,脾虛生風,屬於慢驚風,治療方法同後文所述。但若嘔吐腹瀉未止,又出現抽搐,則宜服用參苓白朮散,再加肉豆蔻,製成丸劑服用。

如果先抽搐,後出現嘔吐腹瀉,這是因為治療驚風時服用過多瀉下藥物,導致脾胃受損所致。宜服用參苓白朮散,可製成散劑或蜜丸,如龍眼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米湯送服。如果抽搐嚴重並伴有腹瀉,且排泄物為糞便,則屬於遺屎,不可治療。

若因痢疾而出現抽搐,病也在肝臟。如果痢疾尚未痊癒又出現抽搐,這是因為誤服丁香、木香、豆蔻等辛熱止痢藥物過多,導致體內積熱生風。因為肝屬厥陰風木,內則導致膿血便,外則出現癰腫,肝又屬火,反而服用辛熱助火的藥物,怎能不發抽搐呢?宜服用瀉青丸,再加黃芩、黃連,製成蜜丸,用甘草湯送服。此方是瀉青丸和三黃丸的合方。

如果痢疾痊癒後才出現抽搐,則應從脾虛的角度治療,方法同慢驚風,用東垣調元湯加白芍湯治療。

抽搐後轉為痢疾,這是表邪入裡。因為風邪傷及脾臟,入裡則導致膿血便。先服用小柴胡湯加大黃,之後再用加減龍薈丸治療。

治療此症的另一個藥方,用當歸、川芎、陳皮、青皮各一錢,酒炒黃連、酒炒黃芩各一錢半,山梔仁、木香各五分,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研成細末,另取阿膠三錢溶化,製成丸劑,用陳米湯送服。

瘧疾引起抽搐,病在肝脾。此病有三種症狀,或同時出現。瘧疾發作時發熱而抽搐,瘧疾停止抽搐也停止,每日如此,這種情況,不必治療抽搐,只治療瘧疾即可,瘧疾好了,抽搐也自然會停止。初期宜用攻邪之藥,風瘧用小柴胡湯,暑瘧用白虎湯,食瘧用平胃散,痰瘧用檳榔,將痰吐出即可痊癒,久瘧則需補脾平肝,宜加減平瘧養脾丸治療。

治療此症的另一個藥方,用炙黃耆、人參各一錢,白朮、當歸、白茯苓、半夏曲、黃芩、陳皮、常山、醋炙鱉甲(九肋者)、使君子肉各一分,柴胡、草果、厚朴(用薑汁制)、炒神麴各七分,肉桂五分,青皮六分,炙甘草五分,製成神麴糊丸,用陳米湯送服。

先抽搐後發瘧疾,這是肝邪傳至脾臟,宜服用養脾平瘧丸治療。

先發瘧疾後抽搐,這是脾虛受損,肝木乘之,屬於慢驚風,治療方法同慢驚風。

咳嗽引起抽搐,病在肝肺。肝木肺金,金木相搏,故成此病。得此病者大多難治,需觀察病情的新舊、虛實。如果初次咳嗽,數十聲不止而發抽搐,這是痰盛氣逆,所謂氣逆而抽搐,痰聚而驚厥。宜服用丹溪薄荷散治療。如果久咳而抽搐,面色唇白,咳嗽並伴有氣喘,這是肺虛而肝木乘之,此病不可治。

以上症狀都沒有,但伴有身熱口渴,宜服用小阿膠散;如果抽搐嚴重,宜先補肺後瀉肝,補肺用阿膠散,瀉肝用瀉青丸治療。

如果抽搐後咳嗽,是驚痰未去,宜服用丹溪鎮驚丸。(以上藥方均見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