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家秘》~ 卷之二 (8)
卷之二 (8)
1. 驚風總論
右則從庚,乙與庚合,金木相擊而有聲也。女搐右視無聲,申乃庚金旺位,辛之從庚,妹之從兄也,故為順而無聲。左則從丙,辛與丙合,火金釘灼而有聲也。《活幼心書》順搐散可取用之。如此觀之,急驚風為順而易治,慢驚風為逆而難治。
搐有真假,此錢氏論百日內發搐之證也。真者不過三兩次必死,假者發頻不為重。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生風冷。蓋血氣未實,不能勝任,乃發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氣出熱也,治之可發散。
按錢氏肝主病云:氣溫則內生,氣熱則外生。外生者病在表,故可治。發散宜瀉青丸去大黃,加天麻、全蠍主之。內生者病在裡,乃氣動之病也,周歲以後小兒宜瀉其本臟,當歸龍薈丸主之。
治有次第,初發搐時,卒然昏絕,牙關緊急,俗用掐法、灸法以醒其驚者,蓋不知昏絕口噤,皆痰涎壅塞之所為也。輕者可掐可灸即醒,重則先用嚏驚散吹鼻中,嚏出可治;不出則用霹靂散,必醒。如不嚏不醒,不可治也。次用開關散擦牙,涎出自開,然後進藥,急慢同法。
如痰涎壅塞,或吐之,或利之,皆非其治也。蓋痰之上壅者,火載而上也,譬如釜中之水溢沸,故云揚湯止沸,不如釜底去薪。今不瀉火,而但吐之利之,前痰雖去,後痰壅塞復至矣。急驚風用硃砂膏、揭風湯,甚則用礞石滾痰丸。慢驚風用星香散,甚則以礞石丸降之,痰去則搐自止矣。
搐不止者,依後法治之。搐止驚退,可以安也。急,用錢氏涼驚丸;慢,用溫驚定心丸。此治急慢驚風,始終之要藥也。
急慢驚風,氣喘氣鳴、手足冷,皆不可治。
急慢二證貴先知,風在肝經食在脾,
驚恐傷心神志亂,觀其發搐在何時。
錢氏曰:傷風得之,口中氣出熱,呵久頓悶,手足搖動,當發散。小兒本怯者,多此病也。
錢氏曰:因食得之,身體溫,多睡多唾,或吐,不思食而搐,當先定搐,後安神。
兒因嬉戲,指蟲蟻以阻之者,或因啼哭,扮稱異類以止之者,皆能作搐。蓋心藏神,心主驚,驚則傷神;腎藏志,腎主恐,恐則傷志。神志既傷,則心腎俱虛,而膽亦怯矣。如此搐者,若作驚搐治之,誤矣。宜補心腎之神志,定志丸主之。
錢氏曰:病潮熱,寅卯辰時身體壯熱,目上視,手足搖動,口內生熱涎,頓悶項急,此肝旺也。潔古云:潮熱於寅卯辰時,木旺之位,是肝旺也。當先補腎水,以制心火:地黃丸;後瀉肝以止其搐:瀉青丸。
因潮熱,巳午未時發搐,心神驚悸,目上視,白睛赤色,牙關緊急,口內涎潮,此心旺也。潔古云:巳午未時,火旺之位而熱搐者,心熱也,導赤散、涼驚丸。錢氏方或木通散,以瀉心肝之火。
因潮熱,申酉戍時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視,身體似熱,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黃水,是肺旺也。潔古云:申酉戍時,金旺之位,而肝木強,法當補脾,恐被木之賊所克害。當瀉心肝以挫其勢,而後補肺,按瀉心肝,宜木通散;補脾,錢氏異功散;治肺又小阿膠散。
白話文:
驚風總論
右側抽搐是因為庚金與乙木相克,金木相擊而發出聲音。女性右側抽搐卻無聲,是因為申時(庚金旺盛之時),辛金也隨庚金,如同妹妹順從哥哥,所以是順應的,故無聲。左側抽搐是因為丙火與辛金相克,火金相衝,如同火燒金屬,故有聲音。《活幼心書》中的順搐散可以用於治療。由此可見,急驚風屬順而易治,慢驚風屬逆而難治。
抽搐有真假之分,這是錢氏針對百日內發作抽搐的論述。真抽搐不過發作三兩次就會死亡,假抽搐則發作頻繁但病情不重。真抽搐是內生性驚癇,假抽搐是外感風寒。根本原因是血氣不足,無法承受,因而發作抽搐。判斷是假抽搐,可以觀察口中是否呼出熱氣,如果可以,則可以採用發散的治療方法。
錢氏認為肝臟主導此病:氣溫則內生,氣熱則外生。外生者,病在肌表,故可治。發散宜用瀉青丸去大黃,再加入天麻、全蠍。內生者,病在臟腑,是氣機紊亂之病,周歲後的小兒宜瀉其本臟,可用當歸龍薈丸。
治療有步驟:初次抽搐時,突然昏迷,牙關緊閉,民間常用掐法、灸法使其驚醒,卻不知昏迷口噤都是痰涎阻塞所致。輕者掐灸即可醒轉,重者先用嚏驚散吹入鼻中,若能噴嚏則可治癒;若噴不出,則用霹靂散,一定能醒。若無論如何都不噴嚏,則不可治。接著用開關散擦拭牙齒,使涎液排出,然後再服藥,急慢驚風皆同此法。
如果只是單純的吐痰或瀉下,都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因為痰涎上壅,是因火氣上炎,如同鍋中水沸騰溢出,故說「揚湯止沸不如釜底去薪」。現在不瀉火,只吐痰瀉下,雖然一時痰涎減少,但之後痰涎阻塞又會再次發生。急驚風用硃砂膏、揭風湯,嚴重者用礞石滾痰丸。慢驚風用星香散,嚴重者用礞石丸。痰去則抽搐自止。
抽搐不止者,依以上方法治療。抽搐停止,驚厥退去,即可安心。急驚風用錢氏涼驚丸;慢驚風用溫驚定心丸。這是治療急慢驚風始終重要的藥物。
急慢驚風伴有氣喘氣鳴、手足冰冷者,皆不可治。
急慢驚風,要先辨明病因,風在肝經,食積在脾。
驚恐傷心,神志紊亂,觀察抽搐發作時間。
錢氏說:因傷風引起,口中呼出熱氣,呵氣很久感到胸悶,手足顫抖,當用發散法治療。小兒體質虛弱者,多患此病。
錢氏說:因飲食引起,身體溫熱,嗜睡流涎,或嘔吐,不想吃東西而抽搐,當先止住抽搐,再安神。
孩子因嬉戲,手指觸碰到蟲蟻而受驚嚇;或因啼哭,被扮作怪異模樣嚇唬,都能導致抽搐。因為心主神明,心主驚恐,驚恐傷神;腎藏意志,腎主恐懼,恐懼傷志。神志受損,則心腎俱虛,膽氣也怯弱。如此引起的抽搐,如果像治療驚厥一樣治療,就錯了。應該補益心腎,安神定志,可用定志丸。
錢氏說:病發潮熱,寅卯辰時(早上3-9點)身體壯熱,眼向上看,手足顫抖,口中生熱涎,胸悶頸項僵硬,這是肝氣旺盛。潔古云:潮熱在寅卯辰時,是木氣旺盛的時辰,是肝氣旺盛。應先補益腎水,以制心火:用地黃丸;然後瀉肝以止抽搐:用瀉青丸。
因潮熱,巳午未時(中午11點-下午5點)發作抽搐,心神驚悸,眼向上看,眼白發紅,牙關緊閉,口中涎液增多,這是心火旺盛。潔古云:巳午未時,是火旺的時辰,熱而抽搐,是心火旺盛,可用導赤散、涼驚丸。錢氏方劑或用木通散,以瀉心肝之火。
因潮熱,申酉戍時(下午5點-晚上9點)抽搐不甚嚴重但氣喘,眼微微斜視,身體似熱,睡覺時眼睛睜開,手足冰冷,大便稀溏,這是肺氣旺盛。潔古云:申酉戍時,是金旺的時辰,但肝木太盛,當補脾胃,以防被肝木所克。當瀉心肝以抑制其勢,然後再補肺,瀉心肝用木通散;補脾用錢氏異功散;治療肺虛用小阿膠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