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密齋

《育嬰家秘》~ 卷之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7)

1. 積聚證治

宿食停傷脾胃中,是名食積法宜攻,

必詢原物分寒熱,莫犯虛虛可立功。

按:東垣云食者有形之物,傷之則宜損其谷。其次莫若消之,不止則攻之。此治初傷乳食之法也。只因不早治之或治之晚,以致陳莝菀聚,乃成積也。小兒病積者多,其候面黃色白,腹大或緊,食少,或腹作痛,無時發作,發作則數日不止。治其積者,若不問平日所傷之物是寒是熱,觀兒之形或虛或實,一概用偏寒偏熱峻下之劑,而犯虛虛之戒,其害大矣。如曾傷乳熱食熱者,則為熱積;如傷冷乳冷食者,則為冷積。

傷五穀者,則為食積。傷五畜之肉者,則為肉積,熱積。傷五果之類者,則為果子積,生冷積。傷五菜之類者,則為菜積,有冷有熱。冷積宜丁香脾積丸下之,以原食生冷之物作湯。熱積宜丁香檳榔丸下之,以原傷穀肉之物作湯,謂之溯源湯。

凡用攻下取之藥,必先補其胃氣,如異功散之類,而後下之。所謂補而瀉之,勿犯胃氣也。

家傳丁香脾積丸,治冷積腹痛,又治傷食積瀉,效。

丁香,木香,良薑(清油炒,各一錢),青皮,皂角(燒存性),檳榔(各二錢),三稜(煨),莪朮(煨,各三錢),巴豆(四十九粒,去殼、膜,另研如泥)

上前八味細末,入巴豆泥,研令勻,用醋煮麵糊丸,麻子大,每五丸,原物湯下。

如取蟲,苦楝根皮湯下。

木香檳榔丸,治熱痰腹痛,又治痢疾。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枳殼(炒),莪朮(煨),黃連,黃柏(各一兩),香附,大黃(各三兩),黑牽牛(取頭末三兩)

上細末,滴水為丸,麻子大,每服十丸,原物湯下。

原物湯取原日所傷之物,用韭菜搗爛捏成餅子,燒存性,研細煎湯送下,名取積丸。

如素弱者,不可輕下,當以補藥去之。用錢氏益黃散,加莪朮、木香、黃連(炒),共細末,水煎,神麯糊丸,黍米大,服二三十丸,米湯下。

白話文:

[積聚證治]

在脾胃中停留太久的食物導致傷害,這被稱為食物積聚,應採取治療方法來清除。

必須詳細詢問原本造成傷害的物質是屬寒還是屬熱,避免在虛弱狀態下使用過度的治療手段,這樣纔能有效。

東垣先生說,食物是有形的物質,如果它傷害了身體,應該減少食物的攝入。其次,最好是消化掉這些食物,如果不能,就應該採取更強烈的清除手段。這是治療剛開始由食物傷害身體的方法。但因為沒有及時治療或者治療太晚,導致舊的食物堆積,形成了積聚。小孩出現積聚的情況較多,他們的臉色會變得黃白,腹部可能變大或感覺緊繃,食慾減退,或者腹部會疼痛,並且這種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一旦發生,可能持續數天不停。在治療積聚時,如果不考慮平時受傷的物質是寒還是熱,不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是虛弱還是健康,統一使用極端寒或熱的劇烈下瀉藥物,這就會違反不要在虛弱狀態下過度治療的原則,其危害很大。例如,如果孩子之前吃了過熱的母乳或食物,就會形成熱積;如果吃了過冷的母乳或食物,就會形成冷積。

吃了過多的五穀類食物,會形成食積。吃了過多的各種肉類,會形成肉積,通常是熱積。吃了過多的水果,會形成果子積,可能是冷積或生冷積。吃了過多的蔬菜,會形成菜積,可能是冷積或熱積。

對於冷積,適合使用丁香脾積丸,並用原本吃的生冷食物做湯。對於熱積,適合使用丁香檳榔丸,並用原本吃過的穀類或肉類做湯,這叫做溯源湯。

在使用劇烈下瀉藥物前,一定要先補充胃氣,例如使用異功散等藥物,然後再進行下瀉。這就是所謂的補而瀉之,不要損害胃氣。

家傳的丁香脾積丸,可以治療冷積導致的腹痛,也可以治療因食物傷害引起的腹瀉,效果顯著。

丁香脾積丸的配方包括:丁香,木香,良薑(清油炒),青皮,皁角(燒存性),檳榔,三稜(煨),莪朮(煨),巴豆(去殼、膜,研成泥)。將前八種藥材磨成細粉,加入巴豆泥,混合均勻,用醋煮麪糊做成丸子,大小如芝麻,每次服用五顆,用原本的食物湯送下。

如果要清除寄生蟲,可以用苦楝根皮湯送下。

木香檳榔丸,可以治療熱痰導致的腹痛,也能治療痢疾。

木香檳榔丸的配方包括:木香,檳榔,青皮,陳皮,枳殼(炒),莪朮(煨),黃連,黃柏,香附,大黃,黑牽牛。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用水滴成丸子,大小如芝麻,每次服用十顆,用原本的食物湯送下。

原本的食物湯,就是用原本造成傷害的食物,用韭菜搗碎捏成餅子,燒至焦黑,研磨成細粉,煎湯送下,叫做取積丸。

對於平時體質較弱的人,不能輕易使用劇烈下瀉的藥物,應該使用補藥來緩慢治療。可以使用錢氏益黃散,加上莪朮,木香,炒黃連,一起磨成細粉,用水煎煮,用神麯糊做成丸子,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二三十顆,用米湯送下。

2. 泄瀉證治

泄瀉先須辨五因,治分三法見於經,

養其脾胃嘗為本,莫使五虛成慢驚。

泄有五者,謂風、寒、暑、濕、食積也,皆屬濕論。故風濕、寒濕、濕熱,中濕,此者濕之生於外者也。食積,則濕之生於內者也。叔和云:濕多分五瀉者是也。治有三法者,按仲景《傷寒論》云:下利不止者,宜理中丸。理中者,理中氣也。治瀉,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

不止者,利在下焦也,宜赤石脂禹餘糧湯止之。故初則溫中,理其胃氣也;次則分利,使陰陽和暢,水穀分別也;末則止澀,澀可去脫,恐腸胃滑而穀氣不收也。此三者治瀉之大法也。故予家傳心法,初用理中湯,中用五苓散,末用七味豆蔻丸,或一粒白玉丹,即是仲景之法。

七味豆蔻丸,治泄瀉不止,澀可去脫之法也,又治虛泄。

肉豆蔻(麵裹煨),木香,砂仁(各三錢),白龍骨,訶子肉(各五錢),赤石脂,枯礬(各七錢)

共細末,麵糊丸,麻子大,量兒加減,小者十五丸,服止五十丸,米飲下。

白玉丹(又名一粒丹),治滑瀉不止,神效。大人通用。

寒水石(煉研,水飛,二兩),枯白礬(一兩)

共細末,麵糊丸,小者麻子大,大者皂子大,中者豌豆大,母服一丸,米飲下。久者宜用,初則勿用。

傷風泄瀉,其症口中氣熱,呵欠頓悶,乍涼乍熱,睡多氣粗,大便黃白色,嘔吐乳食不消,令咳嗽。宜發散,加減惺惺散主之。

加減惺惺散,治小兒風泄,補脾胃,發散風邪為主。

人參,白朮,白茯苓(各一錢),炙甘草(七分),防風,川芎,藿香(各三錢半),細辛(二錢)

按:小兒科論夏至後泄者,熱多;秋分後泄者,寒多;中間按節氣分寒熱多少之說,似太瑣細,不若《原病式》明白。蓋冷泄熱泄,四時有之,但暑月多熱,冬月多寒。

熱瀉者,《原病式》云: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澀。凡穀消化,無間色及他症,便為熱也。寒瀉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然熱瀉亦有不化谷者,邪熱不殺穀也。穀雖不化,乃糟粕耳,非若邪氣之完穀出也,此宜辨之。如夏月得之,大渴者,宜五苓散作湯,調玉露散,另身熱與渴略減者,只服五苓散,不可更加玉露散,恐生中寒之症。瀉仍不止,用胃苓丸和一粒丹止之,神效。

非夏有此熱瀉者,渴飲水,白朮散乃聖藥也。

寒瀉者,《原病式》云: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此為寒也。冬月得之,宜理中湯、丸。不止,以五苓散加薑棗煎;再不止者,七味肉豆蔻丸主之。春秋月同,惟夏月得之,先服理中湯、丸,後以五苓散和玉露散。

玉露散,一名甘露飲,治傷熱瀉黃色。

石膏(二兩),寒水石(煅研、水飛,二兩),生甘草(七分半)

上極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溫水調下。

如寒泄久不止,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腹中鳴,宜黃耆補胃湯。

黃耆補胃湯

黃耆(炙),歸身,川芎,柴胡,益智仁,陳皮,炙甘草(各二錢),升麻(六分)

共末,水煎服。

濕瀉者,身重泄水;風濕者,水穀混雜。宜升麻除濕湯。濕熱者,宜五苓散加玉露散。濕不渴,宜胃苓湯。此病夏秋間多有之,益黃散尤妙。

升麻除濕湯,治風濕作瀉,自下而上者,引而竭之。

升麻,柴胡,神麯(炒),防風,澤瀉,豬苓(各五分),蒼朮(一錢),陳皮,炙甘草,麥芽(炒,各五分)

如胃寒腸鳴,加益智仁、半夏等分,入薑、棗煎,非腸鳴不得用也。上㕮咀,分作五服,水煎。

胃苓湯,治夏秋間,脾胃傷冷,水穀不分,泄瀉不止。

五苓散,平胃散(二方相合)

入薑、棗同煎服。

今治泄瀉者,不問大人小兒,通用此方。

如寒濕瀉不止,宜益黃散,此治寒濕之要藥也。

食積泄者,因飲食過多,遂傷脾胃,以致泄瀉。其候大便不聚,臭如敗卵,或作酸臭之氣,或色黃白,腹中或有痛者,宜先補胃氣而後下之。補用錢氏異功散加神麯,下用丁香脾積丸,小下積之方,惟此能去痛止瀉也。有巴豆,按藥性,巴豆能令未瀉者瀉,能令已瀉者止故也。

凡大瀉引飲者,其病不論新久,皆服白朮散,痢病亦同。蓋脾惡濕,腎惡燥,飲水太多,其腎益燥,津液不升,則渴益不止。水止於脾,濕傷脾胃,瀉亦不止。故白朮散治渴瀉之聖藥也。常宜服之以代湯水,不可再飲湯水,兼之不效矣。

白朮散,治泄瀉胃熱煩渴。間陰陽並宜服之。

人參,白朮,茯苓,木香,甘草,藿香(各一錢),葛根(二錢)

共細末,水煎服。

本方治小兒陽明經本虛,陰陽不和,吐瀉亡津液,煩熱口乾。以參、朮、甘草甘溫補胃和里;木香、藿香辛溫以助脾;茯苓甘平,分陰陽,利水濕;葛根甘平倍於眾藥,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津液,又解肌熱,治脾胃虛弱,泄瀉之聖藥也。不問泄痢,但久不止者,並服之。

錢氏云:瀉黃者,傷熱乳也。瀉青者,傷冷乳也。予家通用胃苓湯為丸主之。熱者用車前草湯下,寒者用煨薑湯下。

又瀉不止,非清氣之下陷,則腸滑不禁,及肺虛不行收令也,宜家傳升陽固脫湯主之。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炙),當歸,白芍,地黃,升麻,豬苓,澤瀉,葛根,陳皮,烏梅,訶子肉

共十四味,等分,量兒大小,㕮咀,水煎服無時,即大人亦可服之。

久瀉不止,多屬虛寒,無有熱也。故經曰:暴瀉無寒,久瀉無熱。宜豆蔻丸和胃苓丸各半相合,陳米炒熟煎湯送下即止;如再不止,宜用人參白朮散加肉豆蔻麵裹煨,訶子肉為丸服,庶不成虛,變慢驚風也。

有先瀉未止而成疳者,易治,宜參苓白朮散加肉豆蔻、訶子肉丸服之,則泄自止,津液漸生,不致成疳也。有先疳而後瀉者,謂之疳瀉,難治。宜用集聖丸去蘆薈、莪朮、五靈脂三味,加肉豆蔻、訶子肉等分,為末,山藥糊丸,黍米大,每二十五丸,四君子湯下。

經曰:五虛者,一脈細,二皮寒,三少氣,四泄瀉不止,五飲食不入。五虛悉具者生,能食者生。又瀉不定,精神好者,脾敗也;吐瀉唇深紅者,內熱故也,不退必死:面黑氣喘者不治:大渴不定,止之又渴,腎敗也,遺泄不覺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