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家秘》~ 卷之二 (7)
卷之二 (7)
1. 驚風諸證
兒多異病狀如癇,莫作真搐一例看,
家秘幼科皆有法,非人勿示泄心傳。
—天瘹似癇:天瘹者,壯熱驚悸,眼目翻騰,手足搐掣,或哭或笑,喜怒無常,甚者爪甲皆青紫之狀,此肝病也,但不睡臥耳。宜解利風邪則愈,鉤藤散主之。
鉤藤,白茯苓(各五分),大黃(包煨,二分半),防風,硃砂,蟬蛻,羌活,獨活,青皮,甘草(各三分)
白話文:
孩子常有各種奇怪的病症,像是抽搐,別只把它當成一種病來看,家家都有秘傳的育兒方法,但這些方法不能隨便傳授給外人。
天瘹病症類似抽搐,但天瘹是因肝病引起,症狀包括發燒、心慌、眼球轉動、手腳抽搐、哭笑無常、情緒不穩定,嚴重者指甲都變成青紫色,但不會昏睡。治療方法是去除風邪,可使用鉤藤散。
鉤藤散的藥方:鉤藤、白茯苓(各五分)、大黃(包煨,二分半)、防風、硃砂、蟬蛻、羌活、獨活、青皮、甘草(各三分)。
末,姜蜜調服,此瀉青丸加減也。
又方,用:
鉤藤,人參,犀角屑(各五分),炙甘草,天麻,全蠍(各二分半)
為末,薄荷湯調服。
—內瘹似癇:內瘹者,腹痛多啼,唇黑囊腫,傴僂反張,眼內有紅筋斑黑者也,此肝病也,但不昏困耳,乃受寒氣所致。先是內臟抽掣,極病狂叫,則泄瀉縮腳,腸痛而啼。內瘹一過,外證抽掣又來,內外交攻,極難調理,須分內外用藥治之。內瘹甚者,宜乳香膏主之。
白話文:
最後,用生薑和蜂蜜調和服用,這是瀉青丸的加減用法。
另一個方法,使用:
鉤藤、人參、犀角屑(各五分)、炙甘草、天麻、全蠍(各二分半)
研磨成粉末,用薄荷湯調和服用。
—內瘹似癇:內瘹是指腹部疼痛、經常哭泣、嘴唇發黑、脖子腫脹、身體彎曲反弓、眼睛裡有紅色血絲和黑色斑點的症狀,這是肝臟疾病,但是病人不會昏迷,而是由於受寒氣影響而造成的。起初,內臟抽搐,病情嚴重時會發狂喊叫,接著會出現腹瀉、腳抽筋、腸子疼痛哭泣的症狀。內瘹症狀過去之後,外在抽搐症狀又會出現,內外夾攻,非常難以治療,必須分內外用藥治療。內瘹症狀嚴重者,應該使用乳香膏治療。
乳香(五分),沉香(一錢)
為極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用石菖蒲、鉤藤煎湯下。
又方,木香丸
沒藥,茴香,木香(炒,各等分),鉤藤(同上),全蠍,乳香(各半分)
先研乳香,另放,後研上諸藥為末,取蒜(少許,)研和勻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丸,酒下。
白話文:
乳香五分,沉香一錢,研成極細的粉末,用蜜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兩丸,用石菖蒲和鉤藤煎的湯藥送服。
另一個方子叫做木香丸,由沒藥、茴香、木香(炒過,各等分)、鉤藤(用量同上)、全蠍、乳香(各半分)組成。
首先研磨乳香,放在一旁,然後將其他藥物研成粉末,取少許大蒜研磨均勻,與藥粉混合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兩丸,用酒送服。
按此二方,治內瘹之要藥也,內瘹甚者,宜鉤藤丸主之。
鉤藤,白茯苓(各五分),天麻,防風,硃砂(飛),蟬蛻,羌活,獨活,青皮,炙甘草(各二分半)
除硃砂另研,余為末,水煎,調硃砂末服。
按:天瘹內瘹二證,百日內小兒多有之。此二者,皆肝之病也。蓋厥陰肝經,內行於小腸,外行於背,故外感傷風,熱則為天瘹,內傷寒冷,則為內瘹。故曰:天瘹者陽也,內瘹者陰也。
病有盤腸腹痛似內瘹者,乃小腸氣痛也。亦令腹痛作啼,傴僂腰曲,干痛多啼,額上有汗,此小腸為冷氣所搏然耳。宜用和平溫氣之劑,川楝子散主之。眼內無紅筋黑斑,囊不腫者:
白話文:
這兩種方劑是治療內瘹的關鍵藥物。如果內瘹症狀嚴重,應該用鉤藤丸來治療。
鉤藤丸的藥方為:鉤藤、白茯苓各五分,天麻、防風、硃砂(飛)、蟬蛻、羌活、獨活、青皮、炙甘草各二分半。
除了硃砂要單獨研磨之外,其他藥材一起研磨成粉,用水煎煮,再調入研磨好的硃砂粉末服用。
天瘹和內瘹這兩種病症,在百日內的嬰兒身上很常見。這兩種病症都是肝臟的病變。因為厥陰肝經在體內走行於小腸,在體外走行於背部,所以外感風寒,發熱就成為天瘹;內傷寒邪,就會成為內瘹。因此說:「天瘹屬陽,內瘹屬陰。」
如果病人有盤腸腹痛,類似內瘹,那就是小腸氣痛。小腸氣痛還會引起腹痛哭鬧、彎腰駝背、乾痛啼哭、額頭出汗,這是小腸受到寒氣的襲擊所致。應該使用溫和溫暖氣血的藥方,川楝子散可以治療。如果眼睛內沒有紅筋黑斑,眼袋不腫脹,則……
木香,小茴香(鹽炒、去鹽,各一錢),川楝肉(二錢,用巴豆二粒炒,去豆)
共末,酒調服。
—客忤似癇:小兒神氣怯弱,外邪客氣,獸馬異物,暴觸而忤之。其候口吐青黃白沫,水穀鮮雜,面色變異,喘急腹痛,反側瘈瘲,狀似驚癇,脈來弦急而數。視其口中懸雍,在左右若有小腫核,即以竹針刺潰,或以指甲摘破治之。當辟邪正氣,散驚安神,久延則難為力也。古方作客忤及中惡者,急作醋炭,服蘇合丸。此方治客忤、中惡之要藥也。
全按:客忤者,謂客邪之氣忤其兒之正氣也。論其所忤,不但外邪之氣與人物之氣自鼻而入,乃外因之客忤也,聞見之驚,自心而生,乃內因之客忤也。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小兒神氣既虛,故易動耳。邪有微甚,治有輕重,幼科混同論之,所謂辨之未辨者矣。夫癇則病發而困,忤則病發而醒,此似癇而非癇也。
白話文:
木香、小茴香(用鹽炒過後去除鹽,各取一錢)、川楝肉(取二錢,用巴豆兩粒炒過後去除巴豆),將它們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
這種方子適合治療小兒客忤,症狀類似癲癇,表現為神氣怯弱、受到外邪侵襲、被動物或異物驚嚇而出現異常反應。孩子可能會出現口吐青黃白沫、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呼吸急促、腹痛、抽搐、類似癲癇發作的症狀,脈象弦急而數。觀察孩子的口腔,如果懸雍垂左右兩側有小腫塊,可以用竹針刺破或者用指甲刮破。治療要以辟邪正氣、安神散驚為主,拖延時間會導致病情加重。古方中治療客忤和中惡的藥方,是服用醋炭和蘇合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客忤和中惡的重要藥方。
客忤指的是外邪之氣與孩子正氣相衝,導致疾病。客忤的原因不止是外邪之氣和人物之氣從鼻子侵入,這屬於外因客忤;也包括因驚嚇導致心氣不順,這屬於內因客忤。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病邪入侵都需要氣虛作為條件。小兒神氣虛弱,容易受到外邪影響。客邪輕重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幼兒科中常常混淆論述,導致很多疾病都無法區分。癲癇發作會讓人昏迷,而客忤發作後會清醒,因此,客忤雖然表現類似癲癇,但並非真正的癲癇。
若發而困,亦真癇矣。予特表而出之。按手指三關紋,經曰:脈候若深青,情知四足驚,赤因水火得,紅色是人驚。此治客忤者,以此辨。
養小兒之法,詳見前卷育嬰四要中。凡小兒客忤中惡諸病,皆父母及抱養者之過也。或因生人遠來忤者,或因六畜忤者,或因戲冷水忤者,皆外生者也。人物之氣,自鼻而入,上衝巔頂。經曰: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肺主皮毛,心主血脈,頂巔之上,諸陽之所會也,邪中之即病矣。
宜用沐體法、塗囟法治其外,吹鼻法搐之,內服對證之藥,以扶正氣為主,正氣勝則邪氣自退也(並用釀乳湯)。
白話文:
如果孩子發燒又昏迷不醒,那很可能就是真性癲癇了,我特別把它列出來。可以觀察孩子手指的三關紋,經書上說:如果紋路呈現深青色,就代表孩子恐懼不安,四肢抽搐;如果是紅色,就代表孩子是因水火失調而發病,也可能是受到驚嚇。治療小兒客忤時,可以根據這些徵兆來判斷病情。
至於如何照顧孩子,詳見前卷育嬰四要。小兒客忤、中惡等病,大多是父母或照護者疏忽造成的。可能是因為生人遠道而來,孩子受到驚嚇;也可能是因為接觸了家畜,或是玩耍時接觸了冷水,這些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人的氣息會從鼻子吸入,上衝到頭頂,經書上說:五氣從鼻而入,藏於心肺。肺主皮毛,心主血脈,頭頂是諸陽氣匯聚之處,如果邪氣入侵就會生病。
應該使用沐浴的方法,以及塗抹囟門的藥物,來治療外在的病症,再用吹鼻法或搐鼻法來治療內在的病症,同時內服對症的藥物,以扶持正氣為主,正氣強盛了,邪氣自然就會消退。(可以同時使用釀乳湯。)
病時睡不醒,醒而喜睡者,忤之微也。宜發散惺惺散。
人參,白朮,白茯苓,炙甘草,桔梗,天花粉(各等分),細辛(減半),一方加防風,川芎(各等分)
水煎,薄荷葉引,微汗妙。
浴體法,治客忤中惡自利諸證,有邪者當宜浴之。
川芎,蒼朮,白芷,藁本,零陵香(各等分)
白話文:
生病時睡不醒,醒來又想睡,這是受了外邪的影響。適合服用惺惺散來發散風寒。
方劑:人參、白朮、白茯苓、炙甘草、桔梗、天花粉各等分,細辛減半,一方加防風、川芎各等分。
煎水服用,用薄荷葉引導,微微出汗效果最佳。
可以用浴體法治療客忤、中惡、自利等症狀,有邪氣的病人應該用藥浴。
浴體法方劑:川芎、蒼朮、白芷、藁本、零陵香各等分。
長流水煎,去渣,向無風處浴之,浴後睡片時。
塗囟法,治客忤白虎證。伏龍肝散。
灶心黃土(一錢),雄黃(五分),麝香(少許)
棗肉和丸,捏作餅子,如錢樣,四圍出囟一分,囟門上安餅,取艾作小炷,灸三壯。
搐鼻法(一名救苦散),治傷風寒,頭目不清並客忤。
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玄胡索,牡丹皮,硃砂(飛,各二錢)
白話文:
取長流水煎煮,去渣後,在無風處用藥液沐浴,沐浴後睡一小會兒。塗囟法是用來治療客忤白虎證的。藥方是伏龍肝散:灶心黃土一錢,雄黃五分,麝香少許,將其與棗肉混合製成丸子,捏成錢幣大小,四週留出一分空隙,放置於囟門上,取艾草製成小炷,灸三壯。搐鼻法,也叫救苦散,是用來治療傷風寒、頭目不清以及客忤的。藥方是用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玄胡索、牡丹皮、硃砂各二錢製成。
為極細末,少許吹鼻,得嚏,則邪氣出矣。如病時,客忤症悉具者,此忤之甚也。宜表裡發散,攝生飲、安神驚氣丸主之。
攝生飲,治一切卒中。大小科同。
南星(包煨),木香,半夏(泡,各一錢半),北細辛,生蒼朮,石菖蒲,甘草(各一錢)
為末,每用生薑同水煎,調驚氣丸服。
驚氣丸,治驚憂積氣,又受風邪,發則牙關緊急,涎潮昏塞,醒則精神如癡,又可治癇。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取少許吹入鼻中,引發打噴嚏,使邪氣排出。如果患者出現客忤症狀,且症狀明顯,說明病症較重。應當以表裡發散的方法治療,可以用攝生飲和安神驚氣丸。
攝生飲可以治療一切中風,不論病情輕重,都可服用。
配方如下:
南星(包裹後煨熟),木香,半夏(泡製),北細辛,生蒼朮,石菖蒲,甘草(各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用生薑煎水,調入驚氣丸服用。
驚氣丸可以治療驚恐憂慮積聚的氣,以及因受風寒而引起的牙關緊閉,流口水,昏迷不醒,精神恍惚等症狀,也可治療癲癇。
木香,白殭蠶,白花蛇肉(酒洗,焙),橘紅(去白),天麻,麻黃(去根節),鐵花粉(各半兩),全蠍(二錢半),蘇子(一兩),膽星(半兩),硃砂(飛,二錢半),腦,麝(少許,另入)
此許學士方也。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
癇用薄荷金銀湯下。
以上治外中客忤之法。
如抱兒騎馬,或父母騎馬遠歸,未及換衣薰衣即抱其兒,或戲抱兒在馬鞍上坐得病者,此名馬客忤,或聞馬嘶著驚者,取馬尾燒煙燻兒面,頻熏以醒為度。
白話文:
木香、白殭蠶、白花蛇肉(用酒洗淨,烘乾)、橘紅(去除白色外皮)、天麻、麻黃(去除根節)、鐵花粉(各取半兩)、全蠍(二錢半)、蘇子(一兩)、膽星(半兩)、硃砂(研磨成粉,二錢半)、腦、麝香(少量,另行加入)。
這是許學士的藥方。將藥材製成蜜丸,丸如芡實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
若患者患有癇症,則可用薄荷金銀湯送服藥丸。
以上方法用於治療外感客忤。
例如,孩子被抱著騎馬,或父母騎馬遠行回家,沒有換衣服就抱起孩子,或者孩子被抱在馬鞍上玩耍而生病,這種病症叫做馬客忤;或者孩子聽到馬嘶而受驚,可以用馬尾燒煙燻孩子臉,多次熏燻直到孩子清醒為止。
如見生人、異扮人,或六畜跳躍異者,或鬼神惡狀者,或迅雷擊鼓、一切大聲使兒成客忤者,此內生之病也。宜安神去痰,不爾,病根日深,但見聞原忤之例即發,兒成癇矣。抱龍丸主之。
水銀(二兩),鉛(一兩五錢,溶化入水銀製死。),以柳枝燒成珠,又入硃砂末,乳香末(各一兩)在內,乘熱用柳木槌擂勻,為丸芡實丸大,每一丸,空心井花水下,服後令睡,不可驚動。或作小丸服亦妙。
此錢氏五色丸加減也。
白話文:
如果孩子看到陌生人、奇怪的打扮的人,或是家畜異常跳躍,或是看到鬼神凶惡的樣子,或是聽到雷聲、鼓聲等巨大聲響嚇到,這些都是內在因素導致的疾病。應該要安神去痰,否則病根會越來越深,只要聽到或看到類似的事情就會發病,孩子就會變成癲癇。可以使用抱龍丸治療。
將水銀二兩和鉛一兩五錢溶化在一起製成死鉛,用柳枝燒成珠狀,再加入硃砂末和乳香末各一兩,趁熱用柳木槌研磨均勻,做成芡實丸大小的丸藥,空腹用井花水服用,服藥後讓孩子睡覺,不可驚動。也可以做成小丸服用,效果也不錯。
這其實是錢氏五色丸的加減方。
如見平常慣熟之人,喜啖之果,玩戲之物,有所不得,則忤其意,但見神昏不食,即其病也。宜順意,更與之,及服安神之劑,沉香丸主之。
人參(五分),白朮,陳皮(去白),枳殼(麩),桔梗,青礞石(硝煅金色,各一兩),炙甘草,沉香(各五分),硃砂(飛,一錢),黃連(一錢半)
神麯糊為丸,黍米大,麥冬湯下。
白話文:
如果看到平常熟悉的病人,喜歡吃的水果、玩的玩具,因為得不到而生氣,只見他神志昏迷,不吃東西,這就是他的病症。應該順著他的意願,再給他這些東西,並且服用安神藥,沉香丸可以治療。
藥方:
人參(五分),白朮,陳皮(去白),枳殼(麩),桔梗,青礞石(硝煅成金色,各一兩),炙甘草,沉香(各五分),硃砂(飛,一錢),黃連(一錢半)。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神麴糊成丸子,大小如黍米,用麥冬湯送服。
小兒客忤者,吾以為父母之過:有所喜者,乃戲而奪之,則怒而哭矣;有所畏者,乃戲而嚇之,則恐而驚矣。夫失所喜者,思則傷脾;遇所畏者,驚則傷心。因循而成癇,誰之過哉?
—中惡似癇:此客忤之甚者,乃小兒危惡症也。其候因初中惡毒,心腹刺痛,腹皮青黑不能啼息,悶亂欲死。古方治此先用皂角末吹鼻,急服蘇合香丸。全按:中惡與屍厥同,但腹不鳴,心腹俱暖也。此有二證,幼科未辨。有中惡毒之氣,自鼻而入,心肺受之,故忽然倒地,四肢厥冷,兩手握拳,不能喘息也。
有中惡毒之物,自口而入,腸胃受之,故心腹刺痛,腹皮青黑,悶亂欲死者。先用霹靂散搐鼻,令醒進藥,仍以殺鬼丸房內燒之,以熏百鬼惡氣。
白話文:
孩子患上客忤,我認為是父母的過錯。孩子喜歡的東西,你拿來逗弄他,然後又突然搶走,他就會生氣哭鬧;孩子害怕的東西,你拿來嚇唬他,他就會害怕驚恐。失去喜愛之物,就會傷脾;遇到害怕之物,就會傷心。這樣日積月累就會導致癇症,這究竟是誰的過錯呢?
中惡類似癇症,這是客忤的嚴重情況,是小兒的危急病症。症狀是,剛開始時受到惡毒之氣的侵襲,心中腹中刺痛,腹部皮膚青黑,不能啼哭呼吸,昏迷想要死去。古方治療這個病症,首先用皂角末吹鼻子,並迅速服用蘇合香丸。總之,中惡和屍厥相似,只是腹部沒有鳴響,心腹都暖和。這個病症有兩種情況,兒科書籍沒有區分清楚。一種是惡毒之氣從鼻子進入,侵襲心肺,所以突然倒地,四肢冰冷,雙手握拳,不能呼吸。
另一種是惡毒之物從嘴巴進入,侵襲腸胃,所以心中腹中刺痛,腹部皮膚青黑,昏迷想要死去。首先用霹靂散搐鼻,讓患者清醒並服藥,然後用殺鬼丸在房間裡燃燒,用藥煙熏除百鬼惡氣。
霹靂散,治卒惡死者。
牙皂(三分),細辛,川芎,白芷(各五錢),羊躑躅花(一分半),雄黃(二分),麝香(少許)
共末,每用少許,燈心三寸長,蘸點鼻內,噴嚏為驗。
殺鬼丸,雄、雌黃(各二兩),牯羊骨,虎頭骨(各一兩),龍骨,鱉甲,鯪鯉甲,刺蝟皮(各三兩),樗雞(十五枚,無,即以芫青五枚代之),川芎,白蒺藜,鬼臼,禹餘糧,東門上雄雞頭(一枚)
白話文:
「霹靂散」用於治療突然發病而危及生命的人。將牙皂、細辛、川芎、白芷、羊躑躅花、雄黃和麝香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用三寸長的燈心沾取,點入鼻孔中,打噴嚏就表示藥效發揮了。
「殺鬼丸」則是用雄黃、雌黃、羊骨、虎頭骨、龍骨、鱉甲、鯪鯉甲、刺蝟皮、樗雞或芫青、川芎、白蒺藜、鬼臼、禹餘糧和雄雞頭等藥材製成。
用蠟二十兩為丸,梧子大。門口房內燒之,男左女右臂上帶一丸,可闢百鬼。如中惡毒之氣即死者,宜返魂湯主之。即仲景麻黃也。
麻黃(去根節,三錢),杏仁(去皮尖,七個),炙甘草(一錢)
水一盞,煎半盞,分開細服。
如中惡毒之物卒死者,宜雄黃解毒丸主之。(方見驚風。)
又方,通治中毒,用
降真香,白膠香,沉香,虎頭骨,鬼臼,龍膽草,人參,白茯苓,雄黃(各五錢),麝香(一錢)
白話文:
製造一個藥丸,大小像梧桐籽一樣,使用二十兩的蠟。在房子裡燃燒這個藥丸,男性放在左手腕、女性放在右手腕上,可以避開所有的邪靈和鬼怪。如果被有毒的空氣所傷害而死亡的人,應該服用“返魂湯”來治療。這就是張仲景的“麻黃”。
麻黃去掉根部和節點,重量是三錢;杏仁去掉外皮和尖端,有七個;炙甘草重一錢。 一杯水煮到一半,分成幾次慢慢喝下。
如果因為受到有毒物品攻擊突然死亡,應該服用“雄黃解毒丸”。(配方可以在驚風處看到)
另一種方法:適用於所有中毒的情況, 使用降真香、白膠香、沈香、虎頭骨、鬼臼、龍膽草、人參、白茯苓、雄黃 (每樣都重五錢) 和麝香 (重一錢)。
煉蜜丸,芡實大,乳香湯下,或令兒佩帶一丸,即燒臥房妙。
—兒忽大叫一聲而悶絕者,亦中惡例,不治。
—白虎似癇;白虎者,流年白虎神,太歲後五位,是所佔之方,不可犯也。小兒變蒸未滿者,乳母無知,抱兒向其方頑戲,更觸犯之,使兒不精爽,兩目視物不轉,手如數物,此客忤之輕者也。宜用浴體法,更以殺鬼丸房內燒之,使兒聞其煙,又取伏龍肝,搗醋和丸球大,摩兒頭及五心,效。鄉俗婦人以雞子一枚遍身摩之,送糞地埋之,亦禳法也。
白話文:
製作蜜丸,大如芡實,服用時可用乳香湯送下,或者讓孩子佩戴一丸,這樣在睡眠時有療效。
如果孩子突然大喊一聲並失去意識,這是一種中邪的情況,通常無法治療。
白虎類似癇症;白虎指的是流年的白虎神,也就是太歲後面第五位的星宿,所指的方向不能侵犯。對於還沒有完成變蒸(一種中醫理論中的生命階段)的小兒,母親可能不知道這些禁忌,因此在孩子面對這個方向玩耍時,不小心違反了規則,導致孩子精神萎靡,眼睛看東西遲緩,手部動作像是在數物品,這是外來邪氣輕微的表現。應使用沐浴法,同時在房間裡燒殺鬼丸,讓孩子聞到煙味。也可以使用殺鬼丸,將它研磨成大如球狀,然後在孩子的頭部和五個心點上按摩,效果顯著。鄉村的婦女會用一個雞蛋在全身按摩,然後埋在糞土中,這種方法也被認為能抵禦邪靈。
以上內容為中醫古籍中的醫學知識,請在適當情況下參考,並請尋求專業醫師的指導。
—邪祟似癇:汗濯兒衣,不可夜露,恐為雎鳥落羽所汙,染觸兒身,未有不為癇者,其後,面色變異,見人羞怕。宜常用前浴體法,房中燒殺鬼丸,又以囊盛一丸,掛兒背上,男左女右。宜辟邪丸主之。
人參,白茯苓,炙甘草,使君子肉,夜明砂,乾蟾(灰,各一錢),沉香(五分),雄黃(飛),硃砂(飛,各一錢),黃連(一錢五分),麝香(少許)
豬膽汁和粟米糊為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一丸至三十五丸,米飲下。
白話文:
小孩若像中風一樣抽搐,就應該馬上用汗水洗滌孩子的衣服,不可讓衣服在夜晚露水沾染,因為可能被雎鳥的羽毛污染,沾染到孩子身上,沒有不中風的。之後,孩子臉色會變異,見人就會害羞害怕。應該經常使用之前沐浴的方法,房間裡要焚燒驅鬼丸,還要用布袋裝一粒驅鬼丸,掛在孩子背上,男孩掛左邊,女孩掛右邊。可以用辟邪丸來治療。
需要用到人參、白茯苓、炙甘草、使君子肉、夜明砂、乾蟾灰、沉香、雄黃、硃砂、黃連、麝香等藥材。
將豬膽汁和粟米糊混合製成丸藥,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二十一到三十五粒,用米湯送服。
—馬脾風似癇:小兒肺脹喘溺,胸高氣逆,兩脅扇動,鼻張悶亂,嗽喝聲嗄,痰涎潮塞,俗謂之馬脾風者,宜雄黃奪命散主之。
黑白醜(各兩半,取頭末半兩),大黃,檳榔(各半兩),木香(三錢)
為末,三歲者,服二錢,溫水調服。
涎多者,加輕粉少許,方見《丹溪附余》。
—蟲痛似癇:小兒本怯,致胃虛冷,則蟲痛而心痛,口中沫及涎水出,發痛有時,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宜木香化蟲丸主之。
檳榔(一錢),木香,鶴蝨,貫仲,錫灰,乾漆(炒盡煙),使君子肉(各五分),輕粉(二錢),巴豆肉,雷丸(各二錢半)
白話文:
馬脾風類似癲癇:小孩肺部脹滿喘不過氣,胸口高聳呼吸不順暢,兩側肋骨像扇子一樣晃動,鼻子張開呼吸急促雜亂,咳嗽時聲音嘶啞,痰液像潮水一樣堵塞氣管,俗稱馬脾風,應該用雄黃奪命散來治療。
黑白醜(各取頭尾兩半,共兩半兩),大黃,檳榔(各半兩),木香(三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三歲的小孩服用兩錢,用溫水調和服用。
如果痰液很多,可以加少許輕粉,這個方劑出自《丹溪附余》。
蟲痛類似癲癇:小孩本就體弱,導致脾胃虛寒,則會出現蟲痛及心痛,口中會流口水,發病時會痛,但眼睛不會斜視,手也不會抽搐。應該用木香化蟲丸來治療。
檳榔(一錢),木香,鶴蝨,貫仲,錫灰,乾漆(炒至冒煙),使君子肉(各五分),輕粉(二錢),巴豆肉,雷丸(各二錢半)。
飛羅面作糊為丸,五更米飲下。
—痓痙似癇:其症項背強直,腰身反張,搖頭掣手瘈瘲,噤口不語,發熱腹痛,鎮目不醒,病在足太陽經。其候有二:如面紅眼赤,牙緊手張,痰涎壅甚,昏憒煩渴,小便赤澀,先譫語而發者,此剛痙也,宜小柴胡加大黃湯(方見前)。如大便滑泄,不渴不語,手足先冷而發者,此柔痓也,宜理中加桂枝主之。理中湯加桂枝、白芍,水煎服。
白話文:
將飛羅面作成糊狀,做成丸藥,在五更時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