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津壽泉

《幼科證治大全》~ 八,撮口

回本書目錄

八,撮口

1. 八,撮口

聖惠論。小兒撮口。皆由在母胎中。挾於風熱。兒生之後。氣血未調。洗浴當風。而成此病。若口吐白沫。四肢覺冷。必難用藥也。小兒患諸風疾。傳入惡候。至於撮口。病致危急。凡有臍風撮口。胎風撮口。鎖肚撮口。釣腸撮口。卵疝撮口。應病悉入成風。入心脾俱能撮口。

夫患在撮口者。皆由結鬱於中。及於腸胃閉不得通。氣不能化。腹中滿脹。肚下青筋。撮口不乳。證候甚急。若不速與利下。無可救療。若將撮口以為常。少緩之則斃矣。

【醫林】姜蠶散(湯氏方),治面目黃赤。氣息喘急。啼聲不出。蓋由胎氣挾熱。流毒心脾。故令舌強唇青。撮口飲乳有妨。

真姜蠶

上為末蜜調塗口。又牛黃研。竹瀝調一字。抹口中。(聖惠方。)

【醫統】辰砂姜蠶散,治初生撮口。

辰砂(水飛五分),姜蠶(炒一錢),蛇退(炒一錢),麝香(研半分)

上為細末。少許用蜜調。傅唇口。

【準繩】撮風散,治小兒撮口。

赤腳蜈蚣(半條炙),鉤藤(二錢半),硃砂,姜蠶,全蠍梢(各一錢),麝香(一字)

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下。

【醫林】天麻丸,治釣腸鎖肚撮口。

天南星(炮二錢),白附子,牙硝,天麻,五靈脂,全蠍(焙各一錢),巴豆霜(一字),輕粉(半錢)

上為末。稀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調下。

【準繩】甘草湯,治小兒撮口取肚。

甘草(生一錢)

上煎服。令吐出痰涎。即以豬乳。點入口中即痊。

【醫林】益脾散,撮口用龍膽湯。天麻丸類。以去痰涎。後用此方補脾胃。

茯苓,人參,草果(煨),木香,甘草,陳皮,厚朴,紫蘇子(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水煎服。

白話文:

[八,撮口]

《聖惠論》中提到的小兒撮口症,主要是因為在母胎中受到風熱影響,出生後氣血尚未調節好,如果在洗浴時受風,就會形成這種疾病。若出現口吐白沫,四肢冰冷的現象,治療起來會相當困難。小兒若是患有風邪類的疾病,病情發展至撮口,情況就變得十分危急。此病種類繁多,包括臍風撮口、胎風撮口、鎖肚撮口、釣腸撮口、卵疝撮口等,一旦病邪進入心脾,皆能導致撮口。

患有撮口的兒童,主要因為體內鬱結,腸胃閉塞無法通暢,氣機運行不順,腹部因此脹滿,肚皮下呈現青筋,撮口無法哺乳,病情發展迅速。如果不立即施以瀉下法,治療將極其困難。如果把撮口視為常態,稍微拖延就會致命。

醫林中的姜蠶散(湯氏方),適用於治療面目黃赤、呼吸急促、啼哭不出聲的兒童,這些症狀通常是由於胎氣挾熱,熱毒流入心脾,導致舌頭僵硬、嘴脣發青,攝食哺乳困難。

使用真姜蠶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塗於口邊,再將牛黃研磨,以竹瀝調和,抹於口中。

辰砂姜蠶散,適用於治療新生兒撮口症,配方包括辰砂、姜蠶、蛇蛻、麝香等成分,混合後以蜂蜜調和,塗抹於口脣。

撮風散,適用於治療小兒撮口,配方包括赤腳蜈蚣、鉤藤、硃砂、姜蠶、全蠍梢、麝香等,混合後每次服用微量,以竹瀝調和服用。

天麻丸,適用於治療釣腸鎖肚撮口,配方包括天南星、白附子、牙硝、天麻、五靈脂、全蠍、巴豆霜、輕粉等,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丸,以薄荷湯調和服用。

甘草湯,適用於治療小兒撮口,主要成分是生甘草,煎煮後服用,讓兒童嘔吐出痰涎,然後以豬乳點入口中即可痊癒。

益脾散,適用於撮口症狀,先用龍膽湯、天麻丸等去除痰涎,後用此方補脾胃,配方包括茯苓、人參、草果、木香、甘草、陳皮、厚朴、紫蘇子等,混合後每次服用一錢,以薑棗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