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津壽泉

《幼科證治大全》~ 八三,行遲

回本書目錄

八三,行遲

1. 八三,行遲

小兒行遲者。因稟受肝腎氣虛。肝主筋腎主骨。肝藏血。腎藏精。血不足則筋不營。精不足骨不立。故不能行也。

【回春】錢氏地黃丸,治肝腎虛弱。骨髓不充。不能行。

依本方。加酒炙鹿茸、牛膝、五加皮、同服。自然髓生而骨強。即能漸漸行也。

【醫林】五加皮散,治小兒四五歲。不能行。

五加皮(一兩),牛膝,木瓜(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下。日二服。服後再用好酒半盞。與兒飲。仍量兒大小。

【醫統】虎骨丸,治小兒腳軟行遲。

虎脛骨(酥炙),生地,酸棗仁,茯苓,防風,川芎,牛膝,肉桂,當歸

上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酒送下。或木瓜湯下。

【準繩】調元散,治小兒稟受元氣不足。行遲手足如筒。

山藥(五錢),茯苓,白芍,茯神(各二錢半),白朮(二錢半),菖蒲(一錢),人參,熟地,當歸,黃耆,川芎(各二錢半),甘草(炙一錢半)

上入薑棗。水煎服。嬰兒乳母同服。

【袖珍】羚羊角丸(錢氏方),治小兒五六歲。骨氣虛。腳筋弱。不能行。

茯苓,酸棗仁,羚羊角,虎脛骨(醋炙),生地(各五錢),黃耆,桂心,防風,當歸(各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豆大。食前以溫酒化下。二三丸。服之一月。漸漸即可行也。

【醫統】五加皮散,治小兒三歲。不能行。五加皮為末。以酒服。

白話文:

[八三,行走緩慢]

小孩行走緩慢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先天肝腎之氣虛弱。在中醫理論中,肝負責管理筋絡,腎則主管骨骼,肝臟儲存血液,腎臟則儲藏精華。如果血液不足,筋絡就得不到充分的滋養;精華不足,骨骼的成長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小孩便無法正常行走。

《回春》中的錢氏地黃丸,適用於治療肝腎虛弱,骨髓無法得到充足滋養導致的行走問題。按照此方,可額外加入用酒炮製的鹿茸、牛膝、五加皮一起服用,這樣可以促進骨髓生成,使骨骼更強壯,小孩就能逐漸學會行走。

《醫林》中的五加皮散,適用於治療四到五歲的小孩,他們因肝腎虛弱而無法行走。所需材料包括五加皮(一兩)、牛膝、木瓜(各五錢)。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每次服用兩錢,最好在空腹時以米湯送服,每日兩次。服用後,再讓孩子喝半杯好酒,但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酒量。

《醫統》中的虎骨丸,用來治療小孩腳部軟弱,行走緩慢。所需材料有虎脛骨(用酥油烤過)、生地、酸棗仁、茯苓、防風、川芎、牛膝、肉桂、當歸。將所有材料磨成粉,用煉蜜製成丸,大小如同芝麻,每次服用十粒,用酒送服,或者用木瓜湯送服。

《準繩》中的調元散,適用於治療小孩因元氣不足,行走緩慢,手腳無力。所需材料有山藥(五錢)、茯苓、白芍、茯神(各二錢半)、白朮(二錢半)、菖蒲(一錢)、人參、熟地、當歸、黃耆、川芎(各二錢半)、炙甘草(一錢半)。將所有材料與薑、棗一起用水煎煮,嬰兒和哺乳期的母親都可以服用。

《袖珍》中的羚羊角丸(錢氏方),適用於治療五到六歲的小孩,因骨氣虛弱,腳筋柔弱,無法行走。所需材料有茯苓、酸棗仁、羚羊角、虎脛骨(用醋烤過)、生地(各五錢)、黃耆、桂心、防風、當歸(各二錢半)。將所有材料磨成粉,用煉蜜製成丸,大小如同小豆,飯前以溫酒化開服用二到三粒,連續服用一個月,小孩就能逐漸學會行走。

《醫統》中的五加皮散,適用於治療三歲的小孩,因肝腎虛弱而無法行走。將五加皮磨成粉,用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