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津壽泉

《幼科證治大全》~ 七八,腫脹

回本書目錄

七八,腫脹

1. 七八,腫脹

丹溪云。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胃與脾合為水穀之海。因脾虛而不能傳化。腎水氾濫。反得以浸漬脾土。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水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發腫也。其狀自目胞下微起。肢體重著。咳嗽怔忡。股間清冷。小便澀黃。皮薄而光。手按成凹。舉手即滿是也。

諸家只知治濕。多利小便之說。執此一途。用諸利水之藥。往往多死。殊不知脾極虛損。雖劫目前水氣復來。束手待斃。大都小兒尤是飲食傷脾。不能行水。而作脹滿。只用實脾為主。佐之分證治。而得之矣。

【局方】藿香正氣散,半井春蘭子祿驗書云。小兒水腫腹脹。用之有數功。

【濟世】實脾散,治小兒陰水發腫。用此先實脾土。

厚朴,白朮,木瓜,木香,乾薑(煨各一兩),草果仁,大腹,附子,茯苓,甘草(炙各半兩)

上入薑棗。水煎服。按水氣肢體浮腫。口不渴。大便不秘。小便不澀者。陰水也。此方主之。名曰實脾散者。實土以防水也。雖其藥味。不皆實土。然能去其邪。乃所以使脾氣之自實也。

【丹溪】加味五皮散,治小兒四肢腫滿。陽水陰水皆可服之。

茯苓皮,陳皮,桑白皮,生薑皮,大腹皮(各一錢),薑黃,木瓜(五分)

上水煎服。

【經驗】大橘皮湯,治濕熱內攻。腹脹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陳皮(一兩半),木香(二錢半),滑石(一兩),檳榔(三錢),茯苓(一兩),豬苓,白朮,澤瀉,肉桂(各半兩),甘草(一錢)

上水煎服。按竹氣。治濕熱。利水道之劑。此蓋五苓散。合益元散。加陳皮、木香、檳榔子。

【醫統】三稜丸,治小兒停積。腹脅脹滿。乾嘔噁心。全不入食。

三稜,木香,神麯,陳皮,半夏(各一兩),丁香,桂心(各半兩)

上為末。麵糊丸。粟米大。乳食後。薑湯下。十餘丸。

【醫鑑】加減胃苓湯,半井翁云。小兒水腫。用之最有奇功。

陳皮,豬苓,澤瀉,茯苓,木瓜,白朮(各一錢),厚朴,神麯,檳榔(各八分),香附子,大腹,山楂,砂仁(各七分),蒼朮(二錢半),甘草(炙二分)

上入生薑、燈心。水煎服。

【醫林】五苓散,治小兒通身浮腫。小便不利。

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

上入燈心。長流水煎。時時灌服。小便利則愈。

【醫統】溫肝散,治小兒脾不和。虛脹不乳食。憎寒壯熱。困倦無力。

訶子,人參(各七錢半),甘草(二錢半炙),白朮,木香,茯苓,黃耆,藿香,陳皮,桔梗(各半兩)

上入薑棗。水煎服。

【幼幼集】補中行濕湯,治小兒諸般虛腫。小水不利者。

陳皮,人參,茯苓,白朮,豬苓,肉桂,澤瀉,蒼朮,厚朴,甘草

上姜燈心。水煎服。泉按丹溪云。諸濕腫脹。補中宮。故補中行濕。治腫滿之要法也。

【御藥】勻氣散,治脾肺氣逆。喘嗽面浮。小便不利。

陳皮(七錢),桑白皮,桔梗,赤茯苓,甘草(各半兩),藿香(三錢),木通(二兩)

上入姜燈心。水煎服。

【全幼】營衛飲子,治嬰孩小兒。調補氣血俱虛。四肢頭面手足浮腫。以致喘急。

當歸,熟地,人參,茯苓,川芎,白朮,甘草,芍藥,枳殼,陳皮,黃耆(蜜炙各二錢)

上水煎服。

【全幼】分氣飲子,治嬰孩小兒。調理腫脹作喘。氣短促急。坐臥不任。四肢浮腫。飲食吐逆。神困喜睡。

五味子,桔梗,茯苓,甘草,陳皮,桑白皮,草果,枳殼,大腹,白朮,當歸,紫蘇,蘇子,半夏

上入薑棗。水煎服。一方無五味子、當歸、白朮。

【丹溪】白文舉兒五歲。身面皆腫。尿少。

山梔(炒),桑皮(炒各一錢),黃芩(二錢半),白朮,蘇梗(各一錢半)

上作三貼。水一盞半。煎至半盞。食前溫服。

【湯氏】退腫氣方。

赤小豆,陳皮,蘿蔔子,甘草(炙各半兩),木香(炮一錢)

上入薑棗。煎服。大小加減。

【綱目】又方,用錢氏益黃散。加木香。去丁香。加蘿蔔子。去訶子為末。大小加減。米飲調下。(方見泄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