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證治大全》~ 四○,痢疾 (2)
四○,痢疾 (2)
1. 四○,痢疾
【家傳】和中湯,治小兒傷於飲食。濕面之物。患泄痢。稍後重。赤白相交。一身無熱者。
青皮,厚朴,枳殼,芍藥,藿香(各中),白朮,蒼朮,砂仁(各小)
上水煎服。按上方延壽院所制。小兒多此證。屢用屢驗。
【局方】胃風湯,治小兒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殼不和。泄瀉注下。及腸胃濕毒下痢。如豆汁瘀血。日夜無度。
人參,白朮,白茯苓,川芎,當歸,芍藥,桂(少許)
上入粟米數粒。水煎食前服。
【選方】一方,治小兒噤口痢。
石蓮肉(去殼留心)
上研為末。每服五分。陳米飲調下。此是毒氣上衝心腹。藉此以通心氣。便覺思食。
【全幼】參苓白朮散,小兒痢疾。久不愈。脾胃虛弱。有熱氣。關閉胸中。禁口加石膏、枳殼。粳米一撮。同煎食前服。心氣通。胃脘開。便能食。(方見泄瀉門)
【全幼】參香散,治嬰兒臟腑氣虛怯。冷熱不調。積在臟腑。作成痢疾。或下鮮血。或如豆汁魚腦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雜。或成五色。裡急後重。日夜頻並。臍腹絞痛。甚不可忍。及禁口疳蟲時瘟諸痢。無問新久。
人參,白扁豆(炒),木香(各四錢),肉豆蔻,茯苓(八錢),陳皮(去白),罌粟殼(去筋帶炙二兩四錢)
上為極細末。用米飲調化。食前服。
【醫統】豆蔻香連丸,治小兒乳食不節。腹胃虛弱。冷熱之氣。客於腹間。下赤白痢。腸內疼痛。日夜頻並。不思乳食。
黃連(炒七錢半),肉豆蔻(二枚麵包煨),丁香(二錢半),木香,訶子(炮各半兩)
上末粟米糊丸。黍米大。三歲服十丸。米飲下。
【醫統】烏梅散,治下痢後。津液減少。臟腑虛燥。煩渴引飲。長治諸病後。煩渴引飲無度。
烏梅肉(半兩微炒),茯苓,木瓜(各一兩)
上入姜。水煎服。
【醫統】桃花丸,治下痢赤白多並。泄瀉青水。
赤石脂,乾薑(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如麻子大。空心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經濟】木香散,治諸般瀉痢。日久不安。並皆治之。
白朮(用麵炒),麥芽,當歸(一錢),木香,人參,陳紅曲(各一錢),甘草,茯苓,神麯,青皮(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白湯調下。一方用紫蘇。木瓜湯。調下。
【袖珍】木香圓(幼幼方),治下痢赤白。
黃連(一兩用吳茱炒去茱不用),肉豆蔻(二個),木香(二錢半二件一處面浸)
上為末。麵糊丸。如黍米大。赤痢粟米飲下。白痢厚朴湯下。大全赤白相雜。陳米飲下。
【宣明】厚朴散,治小兒虛滑瀉痢不止。
使君子(一個),揀丁香(十個),厚朴(半兩),吳白朮,茯苓,青皮(各二錢),甘草(一寸炒),訶子皮(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量歲數加減。用清米湯下。
【袖珍】木香散,治冷痢。肚痛不食。
白話文:
四○、痢疾
【家傳】和中湯,用於治療小兒因飲食不當,食用生冷潮濕食物而引起的泄瀉,初期症狀較輕,後期加重,大便呈赤白混雜,全身無發熱的情況。藥方包含:青皮、厚朴、枳殼、芍藥、藿香(各等量),白朮、蒼朮、砂仁(各少許)。水煎服。此方為延壽院所制,小兒多見此症,屢試不爽。
【局方】胃風湯,用於治療小兒因風寒乘虛入侵腸胃,導致腸胃失調,泄瀉不止,以及腸胃濕熱引起的痢疾,大便如豆汁或瘀血,日夜腹瀉不止。藥方包含:人參、白朮、白茯苓、川芎、當歸、芍藥、桂枝(少許)。加入少量粟米同水煎服,飯前服用。
【選方】一方,用於治療小兒噤口痢(因疼痛而張不開口)。藥方為:石蓮肉(去殼留心)。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陳米湯送服。此法適用於毒氣上衝心腹的情況,藉此通暢心氣,即可恢復食慾。
【全幼】參苓白朮散,用於治療小兒久治不愈的痢疾,伴隨脾胃虛弱,有內熱,胸悶氣滯,拒食等症狀,可加石膏、枳殼,並加少許粳米同煎,飯前服用,以通暢心氣,舒緩胃脘,恢復食慾。(具體方劑見泄瀉門)
【全幼】參香散,用於治療嬰兒臟腑氣虛,陰陽失調,導致積滯於臟腑,形成痢疾,大便可能為鮮血、豆汁樣瘀血、紫黑色血、赤白混雜或五色雜陳,裡急後重,日夜腹瀉不止,臍腹絞痛難忍,以及因禁食、疳蟲或瘟疫引起的痢疾,無論病程長短均可使用。藥方包含:人參、炒白扁豆、木香(各四錢)、肉豆蔻、茯苓(八錢)、去白陳皮、去筋炙罌粟殼(二兩四錢)。研磨成極細粉末,用米湯調服,飯前服用。
【醫統】豆蔻香連丸,用於治療小兒飲食不節,腹胃虛弱,陰陽失調,導致赤白痢疾,腸鳴腹痛,日夜腹瀉,拒絕飲食。藥方包含:炒黃連(七錢半)、煨肉豆蔻(二枚)、丁香(二錢半)、木香、炮製訶子(各半兩)。製成粟米大小的丸劑,三歲兒童每次服用十丸,米湯送服。
【醫統】烏梅散,用於治療痢疾之後,津液不足,臟腑乾燥,煩渴引飲,以及各種疾病痊癒後,煩渴引飲不止的情況。藥方包含:微炒烏梅肉(半兩)、茯苓、木瓜(各一兩)。加入生薑同水煎服。
【醫統】桃花丸,用於治療赤白痢疾,或泄瀉清稀水樣便。藥方包含:赤石脂、乾薑(等量)。研磨成粉末,製成麻子大小的丸劑,空腹服用二十至三十丸,米湯送服。
【經濟】木香散,用於治療各種久治不愈的瀉痢。藥方包含:炒白朮、麥芽、當歸(一錢)、木香、人參、陳紅曲(各一錢)、甘草、茯苓、神麴、青皮(各二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溫開水送服。另一方可用紫蘇、木瓜湯送服。
【袖珍】木香圓(幼幼方),用於治療赤白痢疾。藥方包含:炒黃連(一兩,用吳茱萸炒制,去茱萸不用)、肉豆蔻(兩個)、木香(二錢半,兩味藥材一同浸泡)。研磨成粉末,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劑,赤痢用粟米湯送服,白痢用厚朴湯送服,赤白痢疾混雜則用陳米湯送服。
【宣明】厚朴散,用於治療小兒虛弱引起的滑泄不止的痢疾。藥方包含:使君子(一個)、揀淨丁香(十個)、厚朴(半兩)、吳白朮、茯苓、青皮(各二錢)、炒甘草(一寸)、訶子皮(半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根據年齡調整用量,清米湯送服。
【袖珍】木香散,用於治療寒痢,伴有腹痛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