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津壽泉

《幼科證治大全》~ 三八,泄瀉 (1)

回本書目錄

三八,泄瀉 (1)

1. 三八,泄瀉

泄瀉乃脾胃顓病。凡飲食寒熱三者不調。此為內因。必致泄瀉。又經所論春傷風。復飧泄。夏傷暑。秋傷濕。皆為外因。亦致泄瀉。醫者。當於各類求之。毋徒用一止瀉之方。而云概可施治。此則誤兒。豈淺云耳。若不治本。則瀉皆止。暫而復瀉。耽誤久脾胃益虛。變生他證。良醫莫救。

【局方】藿香正氣散,中濕泄瀉。腸鳴。肚腹脹痛。

【醫統】六神湯,治脾虛吐瀉。不進飲食。

黃耆(炙),扁豆(炒),人參白朮茯苓,粉草(炙各等分),加藿香亦可

上入薑棗。水前服。或作末。薑棗湯調服。

【醫統】人參安胃散(出東垣方),治暑熱傷乳。損其脾胃。吐瀉。久恐成慢風。

人參(二錢),黃耆(四錢),生甘草,炙甘草(各一錢),芍藥(二錢),茯苓,陳皮黃連(各二錢)

上水煎。

【醫林】錢氏白朮散,治小兒冷瀉。臟腑冷。洞瀉如水。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木香,藿香,葛根

長澤氏曰。小兒脾胃虛寒。而兼發熱。惡寒。泄瀉者。理中湯。大溫難輕用。補中益氣湯之峻補。未適當。於此時必投之。謂之中治也。

【活幼】加減五苓散,治小兒暑月水瀉。小便赤澀。或全不小便者。

赤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木瓜(五分),白朮(六分),木通(八分),車前子(略炒四分)

上入燈心一圍。水二鍾。煎一鍾。入鹽少許。令藥微有鹹味。飢時服之。小便自利。其瀉立止。

【回春】五苓散,小兒傷食作瀉。腹脹。四肢浮腫。小便不利。加木香。用之而愈。

【回春】益元散,小兒水瀉殊效。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加白朮(一兩)

上為極末。米湯下。一錢許。

【直訣】五味異功散,治小兒脾胃虛冷。腸鳴腹痛。自利不思飲食。按薛氏曰。小兒食積瀉。飲食已消。而泄瀉未止。此脾胃氣傷宜此。

【醫述】參朮薑桂飲,小兒久瀉。面色赤。身熱口渴。屬脾胃極虛。陽氣外散者。此方主之。俗概為有餘邪熱。用寒涼之藥。則殺人者。不為不多矣。

人參(五分),白朮(炒六分),乾薑(炒),桂,茯苓,扁豆(薑汁炒),山藥(炒各六分),陳皮,甘草(各四分)

上入薑棗。水煎服。

【醫統】藿香散,治小兒脾胃不調。作瀉。青黃黑白。乳食不消。糞中有如雞子清。兼瀉如水。其證腹痛微熱。

陳皮,藿香,枳殼(炒),厚朴(制),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紫蘇湯調下。或米湯下。亦可。如黃白色。木瓜湯下。如瀉止。棗湯下。大能和胃進食。

【百問】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泄瀉不止。及大病後。以此養胃。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白扁豆,山藥,砂仁,蓮肉,薏苡仁桔梗(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分。棗湯米湯送下。

【醫統】香橘餅,治積瀉、冷瀉、傷食泄瀉。

木香,青皮,陳皮(各二錢半),厚朴,神麯,麥芽(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餅。或米湯下。

【醫統】胃苓湯,治泄瀉。脾胃不和。傷食瀉。

豬苓,澤瀉,白朮,茯苓,厚朴,陳皮,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燈心陳米煎湯調服。

【錢氏】益黃散,小兒不能食乳。瀉褐色。身冷無陽也。宜此。

陳皮(十兩),青皮,訶子(各五兩),丁香(一兩),甘草

上細末。白湯調下。

【準繩】田氏云。便青者。因驚風內藏脾氣不和。宜白朮湯

【丹溪】瀉青。亦是寒。宜用蘇合香丸平胃散。各等分蜜湯調服。

【中藏經】白朮圓,治小兒白瀉。

白朮,當歸,芍藥,木香(減半)

上等分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米飲下。

【濟世】一方,治小兒久瀉。用山藥炒為末。不拘多少。入粥內食之。立愈。